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考作文谈经验:怎么写 更容易得高分

中考作文谈经验:怎么写 更容易得高分

时间:2019-03-17 20:45:14

相关推荐

中考作文谈经验:怎么写 更容易得高分

许多孩子相当头痛写作文,常见的做法是在网上查找相似的范文,自觉的孩子会从中寻找到思路和素材进行仿写;不自觉的孩子,则是一抄了之。上个月,某校初一某班四十五名学生中,在一篇人物描写作文中,二十三名学生作文里的“父亲”雷同,其中十一名学生的父亲几乎“一模一样”。想写好作文,需要素材积累,需要懂一点写作常识。

本文在此不谈平时如何积累素材,不谈常说的“凤头猪肚豹尾”作文三要素,只谈一谈中考时,如何选择体裁,根据批卷内容组织行文方式,并且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求取得高分。(此文篇幅长,要分两次发出。希望您能有耐心保持看完。)

1、定体裁:中考作文的文体形式,通常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选题作文。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比如命题作文,《常州中考作文》:请以“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半命题作文”,以《北京中考作文》为例,在给出两个可选题目中,其中第一题: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材料作文”,可见《烟台中考作文》:在完成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材料《坑》后,直接以该篇文章为材料,要求:主人公撞人逃离后又勇敢承认,是“他”良知的不缺席。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不能缺席,请以“--------,不能缺席”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可以从作文给分基本要求(按50分计,44—50分算一等)中找出“写好作文的基础点”:主题思想“立意深刻,中心明确”;写作内容“选材典型,内容充实”;篇章结构“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无论哪种形式的作文,都要求“写出感情和对生活感悟”。不过,选取的体裁不同,行文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在动笔之前,首要决定写作体裁。日常练习的作文体裁,通常是“写人写景写物的记叙文”和“夹叙夹忆的记叙文”两种。

记叙文,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孩子们,许多孩子记叙文写得较多,相对熟练。有的教师主张:把记叙文练好,“只要妙语动情,高分不愁。”这话很有道理。但记叙文需要丰富的感情和感悟,需要写出“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才会打动他人,否则,只会沦为“记事记物流水帐”,文章“形散神散中心乱”,得分无从谈起。

翻看历年中考作文会发现,“夹叙夹忆,带散文味道的议论性记叙文”得高分的比例相对较高。只要读懂题,开篇“引题”、文中“扣题”,稍有感情等细节描写,适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受和观点,结尾议论“呼题”,不仅能够满足文章基本字数“不少于600字(或要求不多于800字)”的要求,基本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因此,建议学生尽可能杜绝“纯记叙型的记叙文”,采用“夹叙夹议式记叙文”,即“精记叙,重情理”的文体结构。

比如,江苏镇江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刻,我没有回头》,如果单纯写一篇记叙文,很容易造成“事件描绘过细,满纸废话”的场面。如果定下全文的基调,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先用一段简洁的语言,抓住“一件遗憾、失落,又带一点点庆幸”的小事,写出没有回头的原因,没有回头的心理感受,穿插自身感情,以此引述出作者对这件事的“生活所悟”,用两段文字结合论据展开描述,做一些升华感悟,最后点题收笔,即使落入俗窠,如果文笔生动,感情直挚,四十分以上没有太大疑问。

2、定文题:不要采用过激语言,也不要过度发挥,用“华丽、夸张”的题目力求吸引阅卷老师的眼光。须知:无论你用什么题目,阅卷老师都会看你的作文。但是,如果你的题目过于浮夸,导致“文不对题”,最后被判定是“跑题”,最后的得分“不会超过20分”。因此,选题要贴实自己的素材,并从素材中提炼精华内容,使选取的素材“自然真切”,进而有效组合,构筑文题。

文章的题目要求简洁明炼,凝结主题,反映中心思想。好的题目,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要求学生考场灵光乍现,写出好的题目,更多的是要求学生题目“中规中矩”,以素材中心拟定文题,力求便于和结尾内容相互照应,不求多得分,只求后面行文时不跑题、少失分。

(今天是完不成了,如果孩子想行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敬请您后天再接续:《再谈中考作文:没有好的写作手法,靠什么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希望您能继续点阅。谢谢您的本次阅读,敬请继续关注作者“观海松说教育”。如果您有更好建议,恳请评论分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