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11首成就最高的咏物诗 皆是托物言志的巅峰之作 平时收不齐

11首成就最高的咏物诗 皆是托物言志的巅峰之作 平时收不齐

时间:2022-09-25 21:30:26

相关推荐

11首成就最高的咏物诗 皆是托物言志的巅峰之作 平时收不齐

顾名思义咏物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诗人人文思想的诗歌。咏物诗一般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诗歌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下面精选11首托物言志的诗歌,供大家品读。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咏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咏蛙》

【现代】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对后世许多有志之士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题画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咏物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以及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质朴,执著有力、寓意深刻。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咏物诗同样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马诗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是一首咏马诗,通过对马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浑然天成。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