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描写项羽自刎乌江的三首诗 各有各的看法。

描写项羽自刎乌江的三首诗 各有各的看法。

时间:2018-09-14 05:45:21

相关推荐

描写项羽自刎乌江的三首诗 各有各的看法。

描写项羽自刎乌江的三首诗,各有各的看法。

项羽自刎乌江,英雄落幕,有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叹息,有多少评说与讨论。

大家一直喜欢的也是比较著名的是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素有大丈夫气概,她看重的正是项羽不逃不遗,临危不惧,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气慨。战死沙场对一个英雄来说,应是最佳结局,尤其是一个末路英雄。

李清照此诗,受到多少人的赞颂!人们崇拜项羽,正是因为他身上有着战死沙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英雄面对死亡从而视死如归,不求苟且偷生而气壮山河,千古留名。

而军事家杜牧《咏史》却是这样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是军事家,他的诗从战术、兵法角度考虑: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时候,选择活着比选择死亡更不容易。活着需要面对世人的耻笑,要有“厚颜无耻”,无所顾忌,要有更长远的孝虑。杜牧假想,只要项羽渡江,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诗人和军事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道义结论载然不同。

杜牧和李清照的观点,正体现着科学和道德的冲突。杜牧从军事科学的谋略角度考虑,所以忌讳一味蛮干拼死和死要面子,特别是用别人的生命来换自己的面子。打不赢就走在军事上无可厚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就是最大限度保存自己有生力量,防止无谓消耗,将家底拼光。这样重整力量等待时机重来,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李清照看重的是道德形象。宁可轰轰烈烈地死,不愿苟且可怜地生。军事家的大丈夫概念和诗人才女的大丈夫概念竟如此迥异!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生死决择,许多人在要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总有人从这一个角度劝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人不可只顾自己一了百了,也要考虑跟你的一般人和未竞的事业。要死的人就顺坡就驴,有台阶就下,厚着脸皮活下来,历史从此继续下去。如曹孟德在一次行军过程中,为防止士兵战马踩踏麦田,下令有马踩踏麦田者处死,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因为受惊践踏了麦田,这下有戏看了,作为统帅,自己发出的号令自己违反,不执行今后如何发号施令?曹操只能自己为自己找台阶下,用割头发代替砍头。这就是“削发代首”,曹操深知一刀下去,一了百了,但他有雄心壮志啊,对于“老骡伏坜,志在千里!志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来说,不可能象项羽那样一刀抹去,了却一生。

而政治家王安石看待项羽过不过江东时,却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分析,他想到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想到的却是时耶?命耶?势耶?请看王安石的《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中原一败后,形势逆转,已成定局,败局已定,时过境迁,难以回天矣。

所以,项羽过不过江东,都不可能扭转乾坤了。对项羽来说,如果鸿门宴上他果断一下,厚黑一下,他也就没有垓下的悲歌。事实是,项羽在鸿门宴上的犹豫不决,决定了日后他在乌江边的结果。

鸿门宴并不是项羽预设的圈套,但因范增、项庄的所为使它成为阴谋、陷阱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对刘邦来说,“赴宴”又意味着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同时,它还象征着机遇。

机遇,面对敌对的双方,它只属于有意于抓住它的一方。

刘邦冒险赴鸿门,是要消解项羽既定的重大军事行动“旦日雅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的双方,在思想准备上极不平衡。刘邦是将宴会当作政治斗争,项羽却只当是真的宴席。在整个宴会中,项羽地位最高,实力最强,最能左右局势也最能改写历史,可是,他没有看清形势,没有认清刘邦的真面目。机会一次次从他掌中溜走。他甚至压根儿就没明白这就是历史机会。这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将军,面对亡秦之后的新局面,他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刘邦已经调整了战略,把项羽视为夺取天下的主要对手,因而必欲彻底消灭方能安枕无忧。而项羽仍把这位将来会势不两立的对手视为战友。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反秦阶段。秦室已灭,天下无事,诸将分封,各自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去也!项羽的短见是他在鸿门宴无所作为的根本原因。他是个英雄,却不是政治家。在战场上他可以所向披靡,吓破敌胆;在政治上他却头脑简单,有勇无谋,无所作为。他匹夫之勇,难成帝业,跟着他只有去当炮灰,不可能成就大业,有那个无头脑的“江东子弟”会再跟他来送死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