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

时间:2021-11-02 03:53:55

相关推荐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七绝名叫《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从它的题目来看,是讲读(观)书时的体会和感悟的,但粗看之下,诗里并没有出现“读书”的字眼儿,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些诗句,一看就知道是鼓励人们读书的内容。朱熹写读书类的诗,总是喜欢用曲笔,让读者自行去体会感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只有半亩大小,像镜子一样展开,天上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在水面上一起徘徊。方塘,并非是指那些随处可见方形的池塘,是特指,位于福建尤溪城南的南溪书院之内,因为只有半亩大,所以又叫半亩塘。朱熹幼年就在方塘边上的书屋里读书。鉴,本意是指盛满水的大盆子,远古时代的人当镜子照,后来青铜镜发明,自然而然就引申为铜镜的意思了。

诗的前两句当写景诗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池塘,碧波粼粼,太阳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之上。“共徘徊”三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光伴随着影来来回回移动,缠绵悱恻,不肯离去的情态。小小的方塘,安详宁静,显得岁月静好。这种环境,确实很适合读书,静坐,冥想。

“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七个字明艳动人,情致无限,意境幽远,真不愧为中国诗词史上的千古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方塘里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源头源源不绝地输送活水。渠,这个字需要好好说道说道,我开始理解为“水渠”,“要问那水渠为什么这样清澈”,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稍感不太通顺,后来一查才知道,“渠”应该是江西一带的方言,读作“客(kei)”音,意思就是“他”。(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这第三、四句诗说出了一个很浅显、很朴素的真理:要想保持水塘的清澈,得有活水不断地注入。到了此处,我们似乎模模糊糊地抓住了一些东西,但不甚清晰,所以要重新对全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从方塘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出“天光云影”来看,稍一思索,就会明白,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澈。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是污水、浅水,断不可能照出清晰的影子来。假如让王维、孟浩然这些山水诗人来写方塘,肯定接下来要抒情,表达对这一潭清水的喜爱,称赞自然之美,田园生活的恬淡等等,但朱熹是理学家,所以他进行了另一个层面的发掘。

他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塘水这么清?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这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站到了哲学高度。引申开来,小小方塘好比是人之求学,只有把学问研究深了,研究透了,才能映出“天光”。天光是一个多义词,道家称为“自然的智慧之光”。那么,如何不让知识陈旧乃至过时呢?持续的输入“活水”,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当然,我只是提出了一种解读方法,还有多种解读,读者可自行感悟。我就不再啰嗦。

在这首诗里,朱熹先写景,然后进行潜移默化的说理,富有理趣。这也正是《观书有感》成为宋诗名篇的重要原因。

各位读者,如果你的家里有学生,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她)听,同时也敬请持续关注“山枫说文化与历史”,后续还会有关于读书的诗继续与各位共同解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