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三首著名咏蝉诗 被誉为“咏蝉三绝” 托物言志篇篇经典

三首著名咏蝉诗 被誉为“咏蝉三绝” 托物言志篇篇经典

时间:2022-03-15 08:45:52

相关推荐

三首著名咏蝉诗 被誉为“咏蝉三绝” 托物言志篇篇经典

大家好,欢迎来到平平历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罗大佑的这首童年,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吧?小编是一个不喜欢夏天,但更讨厌冬天的人。到了夏天太热,总是盼望着赶紧到秋天吧!但等到现在寒冬腊月,一迈出家门,小编又十分想念夏天的蝉鸣声。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天一出门小编就在想念夏天那声声不绝于耳的高亢蝉鸣声。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几首关于咏蝉的诗作吧。

蝉是古典文学中的一个大的意象,它高居树上、餐风饮露、鸣叫不已,也被多情的文人们赋予了多样的情感色彩,让蝉的生物特性自带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某些情怀,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咏蝉的名篇。历来的咏蝉的诗词很多,柳永、辛弃疾等都写过咏蝉的词句。不过,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被誉为“咏蝉三绝”的三首著名咏蝉诗。

一首是虞世南的《蝉》;一首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还有一首是晚唐李商隐的《蝉》,三首诗虽立意不同,却都是托物言志的咏蝉杰作,历代以来皆是广受好评。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说:同一咏蝉,虞世南是清华人语;骆宾王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是牢骚人语”。他的这一看法也确实非常中肯。

首先,第一首 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是初唐时期朝廷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深受唐太宗的器重。死后,赐谥“文懿”,陪葬唐太宗的昭陵。

他的这首诗的含义是: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诗中满含政治家的胸襟和抱负,在他的笔下,“蝉”清而贵,不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反映的是虞世的风度气韵和耿介自信。身为朝堂重臣,不骄不躁,非以鲲鹏,而以小小的蝉自居,可见其心中格局。

第二首,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此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此时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得罪武则天,被诬陷下狱,这首诗就是他在狱中所作的。

首联见景生情,以蝉声引起客思。蝉在日渐萧瑟的秋日鸣叫,而作为囚徒的诗人,身心不得自由,而落魄孤寂。颔联蝉人并举,物我对比。高唱的秋蝉两鬓乌玄,对比自己,已是星星白发,不禁自伤老大。再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何尝不如这秋蝉高唱,可如今不但一事无成,还身陷囹圄。颈联表面上写蝉受因露水、风的摧残而无法高歌。实际上指的是如今政治环境恶劣,因此自己有口也难辩,蒙受不白之冤。尾联表明自己的品行高洁,却无人相信的悲苦心情。

第三首,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于晚唐乱世,虽然才华盖世,却始终壮志难酬。朝堂之上,”牛李党争“斗争愈演愈烈。而李商隐的身份却比较尴尬,他的恩师是牛党要人令狐楚,而他的岳父则是李党骨干王茂原。他处在水火不容的两党之中,受两边排挤,一生穷困潦倒。

蝉栖高树,餐风饮露,难以果腹,它哀婉地鸣叫却无人理睬。而诗人官职卑微,家园荒芜,漂泊不定,他四处呼号却不被当赏识。即使如此他却仍然坚守做人的底线,和士人的风骨。他像蝉发出哀嚎,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警示,即使我的家境贫寒而又凄清。表达了诗人虽仕途不顺,却坚守高洁之志的决心。

三首经典咏蝉诗,皆是以蝉比兴表寄托,但由于三位诗人人生际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人生境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