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幸运的卖炭翁 真实的宫市比诗中描写的更黑:《卖炭翁》历史背景

幸运的卖炭翁 真实的宫市比诗中描写的更黑:《卖炭翁》历史背景

时间:2024-06-06 01:31:49

相关推荐

幸运的卖炭翁 真实的宫市比诗中描写的更黑:《卖炭翁》历史背景

#唐朝那些事儿#

大唐宪宗元和二年,大诗人白居易的百余首乐府诗流传到宫中。白居易时任盩厔县尉兼集贤校理,其诗极具现实主义风格,对时弊多有规劝讽谏,大唐中兴之主唐宪宗读罢十分赞赏,史书载“上见而悦之,召入翰林为学士。”

白居易百余首乐府诗中,有一篇《卖炭翁》,描写大唐百姓“苦宫市也”的情形。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什么是宫市?

唐德宗朝以前,宫中用度都是由政府官吏负责采买,按市价付款。唐德宗贞元年间,规矩改了,宫中采买改由宦官负责,称为“宫市”。

宫市之初,宦官采买要有宫中发放的文书,以证明是皇家采购,“手把文书口称敕”,说的就是这回事;购买物品也还能按稍低于市价付款。

但是时过不久,阉宦们倚仗皇家身份,开始胡作非为。不再要文书了,“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宦官在长安东、西两市以及繁华热闹的城坊曲巷安排了好几百个四处张望,察看人们所卖的物品,被称作“白望”。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骑就是“白望”。“白望”相中物品,便以宫市为名强行买卖,百姓不辨真假,也不敢问,更不敢讨价还价。

“白望”们通常以“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用价值百钱的物品换别人价值千钱的物品。

真实的宫市比《卖炭翁》描写的更黑

白居易诗中所写的卖炭翁相对来说是“幸运”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起码还能拿到“半匹红纱一丈绫”,还能赶着牛回家。

真实的宫市,阉宦们“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经常用染上红色、紫色的陈旧衣服和变坏的丝帛,按照尺寸撕下来付给卖主。所以,卖炭翁所得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其实是旧衣烂丝。

可恶的是,许多百姓连旧衣烂丝也得不到,史书上说“名这宫市,其实夺之”,名义上是宫中采买,其实是强取豪夺。

更可恶的是,有时候百姓不但得不到货款,还要倒贴财物。阉宦们“采购”物品后,仍要向卖家“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钱”,勒索卖家进宫门钱和运费!

《治资通鉴》记载了一桩故事。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市场上卖,阉宦称宫中要买,付给几尺绢充木柴款,要求农夫用驴将木柴送到宫中,并索要进宫门钱。农夫急哭了,将绢还给阉宦,白送木柴。阉宦还不放过,直说:“必须得到你的驴。”

农夫怒道:“我家有父母、妻儿,要靠驴子嫌钱养家。现在木柴送你,不要钱,你还不肯放我,只有和你拼了!”遂将阉宦打了一顿。

巡街的官吏抓住农夫,将事情奏报皇上,德宗李适下诏,免除那个宦官的职务,赏赐农夫绢十匹。

故事是喜剧,然而历史却是悲剧。史载:“然宫市亦不为之改,谏官御史数谏,不听。”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卖炭翁》是课本诗,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多了解一点真实的历史背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