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关于诺奖作家那些事

关于诺奖作家那些事

时间:2019-05-01 08:52:03

相关推荐

关于诺奖作家那些事

原创 开卷研究 北京开卷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成为新一任诺奖得主。在获得诺奖之前,露易丝·格丽克就曾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博林根诗歌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她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国内已于翻译出版了两本合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收录了她的多部诗集。

截至,诺贝尔文学奖已颁过113次,其中109次由一人获得,4次由二人分享,共117人获奖。自莫言获奖以来,国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诺奖作家”成为很多图书的宣传卖点,吸引读者购买。那么“诺奖作家”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下面我们通过数据来一探究竟。

早年诺奖青睐诗歌,近年获奖多为小说家

得主露易丝·格丽克是一位诗人。纵观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诗歌为主要创作方向的共有34人,其中16位仅创作诗歌,不涉及其他形式的文学,是纯粹的诗人。总体来说,外国诗歌在国内的普及度相对较差,读者也较少,但获得过诺奖的诗人中依然有不少国人熟知的名字,例如泰戈尔、叶芝、艾略特等。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按照获奖年代进行拆分,可以发现早年的诺奖更为青睐诗歌,1901年的首位得主苏利·普吕多姆就是一位诗人,1903和1904年的得主也均以诗歌见长。随着时间推移,以小说为主的作家获奖人数明显增多。进入21世纪以来的间,有15位得主的主要创作方向为小说,而诗人仅有3人(包括以歌词为主的鲍勃·迪伦),另有1人为散文和纪实文学作家(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1:不同年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写作方向分布(人数)

注:按照作者最主要的作品类型统计,泰戈尔涉及方向众多,在此统计为诗歌;鲍勃·迪伦统计为诗歌。

获奖作家以欧洲人为主

在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117名作家中,超过70%均来自欧洲,其次是北美洲。从获奖作家使用的写作语种来看,使用印欧语系的超过了90%,其中使用英语写作的作家最多,共29人,如果算上使用双语种写作(其中一种为英语)的泰戈尔、塞缪尔·贝克特和约瑟夫·布罗茨基,英语作家共有32人;其次是法语和德语,分别有15人和14人。整体来看,诺贝尔文学奖可称得上欧美作家的盛宴,亚洲作家很难跻身其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全体院士从诺贝尔文学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中评选出的,欧亚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和语言隔阂,使得亚洲作家参选更为困难,很容易被诺奖拒之门外。相比之下,印欧语系各语种之间差异较小,很多欧洲人都熟练掌握多门外语,可以阅读各语种原文,且欧美各国文化相对接近,这些国家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被瑞典文学院院士们理解。

在获奖作者中,使用中文和日语写作的作家各有两位,为诺贝尔文学奖画下了亚洲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使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之一是国内读者十分熟悉的莫言,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后,其作品销量迅速增多,达到历史最高,并在其后保持了较高销量,《丰乳肥臀》《红高粱》《蛙》等多部作品在开卷月度虚构类畅销榜TOP30中累计上榜86次,是诺奖在国内引发的效果最明显、持续时间最长的畅销浪潮。另一位中文作家则是法籍华人高行健,他于2000年获奖,是第一位获诺奖的华语作家。

获奖的两位日语作家分别是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其中川端康成的作品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伊豆的舞女》《古都》等书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雪国》更是常被列为学生推荐读物。与其他经典名著和学生推荐类图书类似,川端康成的作品也常在中小学寒暑假和开学季出现销量上升,说明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能多多阅读此类经典作品。

图2: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使用的写作语言

注:泰戈尔、塞缪尔·贝克特、约瑟夫·布罗茨基3人使用双语种写作(其中一种均为英语),此处按照非英语统计,分别统计为孟加拉语、法语、俄语。

女性得主逐渐增多

露易丝·格丽克是第16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是1909年的得主西尔玛·拉格洛夫,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却是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1990年之前,女作家的身影只是零星出现在获奖名单上,其中在1910-1919、1950-1959、1970-1979和1980-1989这4个十年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均为男性。1990年之后,获奖的女性有所增多,每个十年间都有3位女性得主,女性对于文学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

表1:不同年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性别分布

作者文学生涯的成就,也可能浓缩为一部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作者的奖项,用以奖励其文学生涯的成就,因此诺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通常较大。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鲁德亚德·吉卜林,他在1907年获奖时年仅41岁。吉卜林也是一位作品比作者更知名的获奖者,他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在国内也常被选入世界名著丛书,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奇幻森林》在国内上映,进一步提升了这部作品的知名度。最年迈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则是获奖的多丽丝·莱辛,获奖时已88岁高龄。

因为诺奖是对作者文学成就的整体评价,所以通常不会特别限定某一部作品,但也有9名获奖者的获奖理由中明确提到了特定的一部作品,说明这些作品极大地影响了瑞典文学院的各位院士,是他们最终将奖项颁给该作者的重要原因。这9位作家中,海明威无疑是国内读者最为熟知的一位,他的获奖理由中提及的《老人与海》更是被选入语文课本,每个中国学生都曾学习过。托马斯·曼和肖洛霍夫的作品也较为读者熟悉,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在国内市场有多个版本,还被改编成了连环画。但托马斯·曼在国内销售最好的作品并非使其获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而是《魔山》,市面上共有14个不同版本的《魔山》动销。

表2:明确因某一部作品获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有人陪跑多年终获奖,有人首次提名即折桂

每年临近诺奖揭晓的时候,总会有不少媒体对诺奖得主进行预测,并调侃村上春树还要“陪跑”多少年。但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名单是不对外公布的,要保密封存50年之后才可查询,媒体所谓的“提名名单”和“陪跑者”,只是基于博彩中赔率较高的作者进行的推测。目前在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询到1966年之前各年的提名名单。根据官方网站的资料,在1939-1957年间,胡适和林语堂曾数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其中胡适2次,林语堂3次,但均未获奖,这是中国作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最早记录。

从官网已公布的提名资料(1901-1966)来看,1944年得主约翰内斯·延森在获奖之前“陪跑”过最多次,共被提名了才最终获奖;1926年得主格拉齐亚·黛莱达也曾被提名过12次。另一方面,有10位得主首次被提名即斩获诺奖,其中包括19获奖的泰戈尔、1938年获奖的赛珍珠和1950年获奖的罗素。同时,诺比尔文学奖的提名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平均每年有25位作家被提名,其中多的年份有超过30位被提名者,而最少的一年只有12名。由此可见,一位作家何时能获得诺奖并无定数,最为耀眼的明星可以在众多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而竞争者较少的年份则可能是“陪跑者”转正的时机。至于村上春树究竟陪跑过多少次,恐怕要等50年后才能揭晓答案了。

注:本文主要数据均来自诺奖官网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关于诺奖作家那些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