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谢向英:在惠质秋水里洗练心灵的丁香之语‖老赵读诗

谢向英:在惠质秋水里洗练心灵的丁香之语‖老赵读诗

时间:2023-10-13 01:18:42

相关推荐

谢向英:在惠质秋水里洗练心灵的丁香之语‖老赵读诗

——谢向英新古诗《雨后的丁香》诗集赏析

文:赵福治(原创)

在京的日子总是匆匆,但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尽量抽出一段时间,掸掸身上的灰尘,泡一杯绿茶,翻开一本诗集,静静地坐下,在古琴袅袅的音韵中,任茶香和诗意在眼前袅袅升起。作为一个诗人,我感觉这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在这样不多的时间里,去年底,凭借阅读诗集《雨后的丁香》,我认识了向英——一位作品典雅清秀,兼工新古典诗词与书法艺术创作、颇具新古风代表性的70后新时代女诗人。

由已逝近代杰出诗人、原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臧克家先生题写书名的诗集《雨后的丁香》,按女诗人历程和题材大致可分为“豆蔻年华初长成”、“千山越过浮云后”、“画堂惠质秋水心”和“归云轩里说旧事”四部分组成。作品既“意象典雅出新”,而又“文词着笔清丽”,且具“情韵跌宕悠长”等众多创作元素,呈现出与现代诗不同的艺术风格。既有尚雅的审美倾向,又有新的审美发现与唯美创造,呈现出作者力求完美人生的愿望和追求,实为当下不可多得之诗集。

一、剪一朵豆蔻年华,任红尘在梦里梦外游走

向英作品审美苛求完美,这个与其出身书香世家,以及幼小时候,受唐诗宋词风格的熏陶和影响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满族正黄旗女子,她的童年,在有着塞外明珠之称的河北承德龙凤山脚下度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澈的山泉水流向不远处的鹦鹉河,是史上满族聚集之地,多出才子。向英幼时就在这里生活,与小伙伴们在溪水边、山脚下捉鱼,玩水,戏石。在这灵气之地,受自然清灵的滋润,和她内心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以及内心表达需要,她写出了自己的低吟与感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聆听雨后风的低吟,静静感悟心灵的丁香”。

这在她最初创作的《十六字令·暮晚》中,可以感觉到。那是在一个傍晚,向英看到暮色有感而发,写下了:“天。暮归夕阳笼四山。红霞下,逝去鸟空旋。”的诗句。

诗达意。这第一首作品,看似对景致的描述,其实也融合了她的感受。对于向英来说,是她第一次拿起笔,用诗的语言描述心情——是她的处女之作,如春天破土的草芽,说不清的懵懂中,却有一种欣喜跃然心头。

诗集中,诗人把《十六字令·暮晚》放在第一部分“豆蔻年华初长成”中开篇,可看出对此首作品的看重。每个人的一生,最幸福的莫过于童年美好和对故乡小村庄的回忆。幼时,向英最喜欢的事情是读书,在星期天不上学的午后,带把小椅子坐在自家院落的樱桃树下,翻开书本。她“扫落春阶前,静然待日闲。”,看“蜂且邻树忙,粉杏引婵娟。”——一首《春日读书歌》也印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向英自幼就经常参加各类诗书画活动,1984年她在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奖,参加了在北戴河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尽管海边的夜色优美,但由于是第一次独自离开亲人在外,不由得想起家来,挥笔而就出一首《相思》:“明月几多泪,洒我相思床。清风不明白,顾自在梦乡。”少女情怀,溢于言表。

“豆蔻年华”一词,最早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豆蔻年华的向英进入中学后,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被大家选为学生会副会长,主管宣传,还要负责共青团的工作,压力很大。

也就在那个时候,她开始迷恋上武侠小说,在自家的阳台上,一个稚弱的女孩子,做起了侠客梦,填下了《朝中措·少年行》一词:“莫言秋色涨秋窗,弯月旧时长。何时畅游大漠。了我年少心狂。 遥思梦里,驼铃声冷。古塞沙寒,月夜秦关路上,我独策马苍茫。”那时,少年的向英整天想象着自己背负长剑浪迹江湖的样子,以至于到如今,她对长剑依然有着一种情结,收藏各种长剑。

少年的时光是梦想的开端,向英也在豆蔻年华中,不觉长成一株颇具雅意风骨的秀丽丁香——开始了她人生艺术成长的第一站。

二、忆两三浮云抒怀,指尖千山朦胧丁香诗雨

向英自幼随父亲——书画大家谢云生研习楷隶多年,在满族第一书法家关阔老先生,和哈占元、赵永发、郝宝昆和吴震启等众多书画界名师的指点下,精于楷书,隶书。其书风秀丽俊拔,风骨高远,不矫揉造作,不媚俗,而在此东方审美基础上创作的诗词作品,风格自然兼具荡气在胸,而又清新如兰。

向英作品创作不受约束,一如其人,来去自如,随意性很强,各类题材皆可入诗。这在诗集的第二大部分“千山越过浮云后”中得到较好体现,既有多姿的历程,也有艺苑笔墨之情怀,其诗词艺术造诣也较年少时有很大提高,创作由以往单纯的少时感受描述,随着年龄的长大,转而向人生风雨主题的靠近与提升。

向英虽为女儿身,但为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事业四处奔波,有着行者矫健的步伐。她在《风雨兼程》一诗中说:“今我来兮风雨行,乍暖还寒夜朦胧。航班迟来鸿影只,捧腮独坐咖啡冷。痴痴书海弄潮儿,点点隽语半腮红。相约月下孤灯暗,恍惚纱影蓝雪裙。休羡繁华染霓虹,才笑虚荣皆是空。”把行者的心,行者的路展现给读者。

在风雨的路上,总有些默默关切的眼神伴随着向英匆忙的身影,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也总会对关心她的朋友发出不胜的感慨:“城郭临晓月,惠质心永明。长夜人不寐,往事最销魂。”——《永夜抒怀》一诗可看作是她的心雨,淋淋沥沥打湿她的心灵之旅。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是向英的座右铭。从中可看出她的人生姿态和修养和追求。一次,在与朋友相约时,被朋友一句“年轻真好”而打动,一时语塞,许多话不知从何谈起,即时举笔写下了:“高楼望断影沉沉,落落新岁倍思君。忽闻檐边双鸽语,恍然惊梦又一春。千山越过浮云后,烟拢苍林黛色痕。恋恋风尘故园土,梅花蕊上绽芳心。”——《人生如梦》一诗,把如梦、亦梦,似梦、非梦的人生化为文字。

对生长于斯的故土,人们总是有着深深的情怀。就是在到京多年以后,向英依然有着身在城市里的孤独感,尤其是在喧闹的应酬后,不觉想起故乡,发出“常为都市客,灯红酒绿边。岁岁难逢雪,悠然梦乡关。”的感慨,但有追求的人,只会回望“乡关路迢迢,使君自潜然。”,不惧荆棘在途,奔赴向前,“为素平生志,浩气冲云天。”——诗《浩气冲云》,道出了她人生的远大抱负。

丁香在文学作品中多象征着高洁、美丽、哀婉的事物。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李商隐的《代赠》里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一句。而向英忆两三征途,以浮云抒发情怀,寄情于以往山水,任千山烟雾,在指尖朦胧,绽放成一首首的丁香诗雨。立意高远,语境出新之外,尽显出一位新时代知识女性的独特魅力,和百折不挠的雄心壮志与丰姿。

三、归云水清月倾听,玲珑惠质放飞心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尤其是青年时的女子,情感更为细腻而多彩。诗集中的“画堂惠质秋水心”、“诗情切切玉生香”、“相思一曲为红颜”和“鸿雁传情意深重”多个小辑,可看作是向英情感的表达,所不同的是她让自己的一颗玲珑心在兰心慧质中沉潜,随云水,随清月,倾听自己。她随缘安然的直率个性,阳光向上的人生姿态,使得她善良地对待朋友和伙伴,就连她说话的声音也是委婉动听。而向英更善于倾听别人,她静静倾听的模样,黑色顺直的长发,自然质朴,一如深谷幽兰。

诗人曾游历江南多年,对江南的人、江南的事、江南的景独有所衷。一个午后,诗人浸润在江南水色里,流连忘返,填下了《卜算子·寄友人》一词。

“画堂雨初歇,芳草离人泪。怕问归期未有期,缘愁三万里。 西塞紫烟垂,憔悴风中立。了却凡尘多少事,怎奈人不醉。”——既因水色,更因有一份尘世的情结在此地,表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

世上人,当铅华卸去,独自在清茶灯影里,虽略感孤单,但也不时有暗香满怀。向英喜欢花,在一个夜凉如水的夜里,她为菊而动,面菊而书:“新插黄菊三五枝,洗却繁华堕凡尘。月挂疏桐低眉问,半是清寒半是君。”——心如止水状态的下,写下了情景交融的《咏菊》诗句。

每个诗人都有其艺术创作的成长过程,向英的诗在经历过儿时的短叹,成年的激情抒怀后,更具沉稳的内敛和灵性的体验,使她对世间万事,淡定从容。追求浪漫主义的个性,也决定了她作品的洗练,饱满和灵动之美。这在《中秋即景·云水荡清音》一诗中得到较好体现。

“中秋耀红叶,月华惊山林。雨落惊霞影,风来系柳荫,香花频入梦,云水荡清音。遥祝福寿多,安康悦君心。”

写这首作品时,临近仲秋,诗人收到祝福的手机短信很多。有人问向英:最近写什么了?于是,诗人想起近登近郊的山,在松林里与细雨不期而至的情景。雨让诗人联想起许多,也让诗人拿起了笔。有感触的文字总是蕴含着感染力,而虚的语境,实的心语倾述,既打动诗人也打动读者,使情与景相得益彰,不可多得。

古来就有相思一曲为红颜之说,红颜知己向来可遇不可求。他(或她)是心灵的阅读者,也是你的倾听者。“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不可触摸的往事,只是:是也?非也?无奈花落去,说不清,道不明,且待听心语。”在诗集《雨后丁香》每首作品的下面,都有诗人诗后的注解,它们既是值得一读的美文,也组成这部诗集一道美丽的心灵风景线。

诗人在红颜一事上,选择了把“说不清,道不明”写成了《长相思·玲珑曲》诗文,她说:“山玲珑,水玲珑,且问故人岁几重?斑竹泪痕空。 日思凝,月思凝,云水依恋梦三更。相思长歌行。”来诠释心情,读来令人别有感慨,起到了意想不到

的艺术效果。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既随云水清月倾听,也让玲珑心和惠质香放飞了心语心声。

四、相望霜河落日下,长歌旧事化为指尖金莲

“云”,变化万端,气度贯天地,容量旷瀚海,常变长新。开始,向英创办了归云轩文化艺术机构,取“云”造化艺术之美,用“云”来表现中华传统艺术是时代创造的必然,利用自身积累多年的艺术底蕴,和多年的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立足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化管理理念相结合,以民族独有的祈福祥瑞,雄浑风古的艺术风格,感悟生活的真善美,以“归于云,游于艺”为宗旨,努力在中华传统艺术的大海中开拓创新。归云轩的发展,更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

诗集中的第四部分“归云轩里说旧事”,是诗人于霜河落日下“寄情人生,寄情山水,激情家国”,回忆往昔旧事的抒写,其中蕴含着诗人无尽的心酸与成功的喜悦。正可谓:“归云轩里说旧事,笑谈盛世艺海情。观音祈福颐寿永,钟馗避邪南极翁。诗词古韵壮豪志,峻拔魏隶君子声。平生最喜将进酒,意气风发正气弘。”

“归云轩”是向英梦想开始的地方,从创始之初,费劲思量。拼搏的道路上,在他父亲谢云生——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和很多好友的鼓励支持下,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在第四部分开篇的《正气歌》中,可看出其中付出的苦心与不懈努力。而“今朝自由今朝事,不为奢欲而丧志。古人惜时一寸金,我辈岂能虚度日。”道出了诗人《立志》的雄心与风骨。

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的向英,在弘扬祖国传统艺术的同时,政治民生自然也成为她诗歌作品中讴歌的一个主题。“春光潋滟惊飞鸿,繁华昌盛志成城。政治协商民心顺,参政议政中华行。人民代表多提议,牵挂十亿百姓情。喜报频传春旱解,且听天下共和声。”——《侧听天下共和声》,是她在首都两会期间所抒写的一首主旋律作品,发表于两会第一日的《人民政协报》。作品既关注民意民生,也立意高远,写出了时代之声。在诗集中,有很多诗人为时代放歌之作,涉及多个国家协会社团,企业集团,公益事业,更显示出了诗人立足主流的诗歌创作理念。

向英的父亲谢云生先生一生奉献给了英雄和爱国主义事业,几十年来,坚持弘扬并传播革命英烈董存瑞精神,为她所取的“向英”名字,就是父母亲从小寄望于她将来向英雄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董存瑞的光辉形象从小也扎根在她的心里,所以她对英雄有着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她站在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亲笔题写、她父亲亲手刻制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大字下面的时候,倍加感慨,于是,她把对英雄的敬仰写成了一阙《江城子·纪念英雄董存瑞》。

“春雷隐隐莽苍穹。颂英雄,岁峥嵘。紫塞升平,喜看万山红。血染黄沙酬壮志,名与利,皆如风。 依稀当年炮声隆。暗思凝,却松声。挥散征尘,暮雨两空朦。落英缤纷忠魂去,凭谁诉,意从容。”用自己的诗歌来继续传扬“董存瑞舍身为国”的精神。6月1日,此作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后,引起多方反响,其中的“名与利,皆如风”被很多地方转载。

通读整部诗集,可发现诗人向英作品诗意平和尚雅,质地清丽柔韧,以意为主,气纳七色,韵入辞句,融古通今,并经过自己精炼的语言,秋水的韵色,让心灵的丁香越过豆蔻年华、浮云千山、依稀旧事,开成语境下的绚烂。而她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赢得读者共鸣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最终在中华诗词的艺坛上绽放成一朵奇丽的丁香花。如此诗歌境界与品质,也是她的诗魂所在。

那么,读者朋友们,请慢慢地随我,捧一杯清茶,与向英一起,在词语的秋水里,暂时停留忙碌的脚步,来倾听诗人的丁香之语吧!

作者:赵福治,曾为奥组委文化部《奥运诗选》编委,国华文化专项基金副主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