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李白写诗悼念一个日本人 后此人竟死而复生 这就很尴尬了!

李白写诗悼念一个日本人 后此人竟死而复生 这就很尴尬了!

时间:2019-05-03 09:31:01

相关推荐

李白写诗悼念一个日本人 后此人竟死而复生 这就很尴尬了!

诗仙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首诗是悼亡诗,悼亡的对象晁衡,是个在唐朝生活的日本人。

那么为何说是乌龙事件?还得从晁衡本人说起。

晁衡是日本人,本名阿倍仲麻吕,生卒年公元701-770年。晁衡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正逢大唐盛世,日本国当时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不仅没有形成完善的政治制度,甚至连现在日本使用的文字都没发明出来。所以,日本屡屡派遣遣唐使入唐,积极地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那时的日本人对唐朝文化极为仰慕,完全出于学习、借鉴的心态,可以说比明治维新时全盘西化、学习欧美,还要纯粹。

日本当年共向唐朝派遣了十三批使者,人员规模十分庞大,多的时候一批使团就达500多人。为了确保使者尽可能多地带回唐朝文化,所选之人都是十分聪明博学的。晁衡自幼“性聪敏,好读书“,读的书大多是汉文书籍,故而被选中作为遣唐留学生,跟随第八批遣唐使团进入唐朝。那年是公元7,唐朝开元五年,正是开元盛世的巅峰时期。

16岁的晁衡入唐后,被送入唐朝国子监的太学学习。经过系统的汉学培养后,晁衡彻底被梦幻般的汉文化征服,他极其仰慕这么有底蕴、这么深厚的文化,投入了全部心力来学习,以至于忘了他来唐朝是干什么的。

晁衡的学习成绩十分突出,他喜爱中国文化超过了自己的使命,于是决定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像唐朝士子一样生活、做官。

那时的唐朝也十分开放,对各国来朝学习的士子一视同仁,准许他们参加科举,也准许他们做官。晁衡幸运地通过了科举,并幸运地被唐朝授予官职。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心甘情愿地投入汉文化的怀抱,这是多么高尚的国际主义……

即便在唐朝,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好奇也不输于近代。晁衡迅速成为唐朝文化界一个活着的传奇。而文化界,对奇人奇事的兴趣,例来不亚于蛆之于肉。

大唐文化圈的高手们迅速向晁衡伸出了友谊之手。

李白自不必说,诗画双绝的“诗佛“王维,田园山水诗代表人物储光羲,诗人包佶、赵骅,都与晁衡交好,并常有诗歌唱和。

晁衡的汉学水平也在与文友的交往、学习中与日俱增,他先后被任命为校书郎、太子侍读、左拾遗、左补阙等官,这些官职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要求必须博涉典籍,知识广泛,积累深厚,可见晁衡水平之高。

公元733年,日本又派遣了一批使者到唐朝。返回日本前,在唐朝已经生活了的晁衡,因为思念日本的亲人,向唐玄宗申请跟随日本使团回国。诗人赵骅听闻此信,马上写了一首《送晁补阙归日本国》,诗云: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然而唐玄宗并没有批准晁衡的申请,大概是十分喜爱晁衡的才华,或者想通过保留晁衡这名唯一的日本籍官员,来证明大唐胸怀万国的气势。总之,晁衡没能成行,心中未免遗憾。

唐玄宗没有亏待晁衡。在李白、杜甫等大文学家屡屡仕途失意的同时,晁衡却始终官运享通。他先是当了仪王友,也就是陪伴仪王读书交游的官员,实则是负责对年少的仪王进行文化教育的老师。后来相继升任卫尉少卿、卫尉卿,还兼任从三品的秘书监。

不仅一直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活动,还差点进入正三品以上的贵官行列,这份待遇,可谓超级奢侈了。

公元752年,又有一批日本使团抵达中国。此时晁衡已然51岁,在唐朝生活了35年,当年的青葱少年,此时已是双鬓斑白。离开故乡太久,思念已是不堪重负,于是他再次向玄宗提出归国申请。

玄宗明白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痛快地批准,让他跟着日本使团一道返回故乡。

晁衡要回国的消息顿时又引爆了大唐文化圈。

王维、包佶都写了送别诗,还领衔众多诗人,为晁衡举办了一场欢送趴。

晁衡诗兴大发,也作了一首《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邻。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情真意切,文辞佳畅,这位日本文化人的诗作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晁衡跟随使团上船,依依不舍地离开唐朝,驶入汪洋大海。然而似乎老天爷都不太想让晁衡回国,船队在海中遭遇大风暴,晁衡乘坐的船只失去了控制,随洋流一路向西南漂流,居然漂到越南。人们都在谣传,说晁衡已沉于海中。

李白听说此事后,悲痛不已,于是写下《哭晁卿衡》以作悼念。

然而晁衡并没有“明月不归沉碧海“,日本使团在越南登岸后,遭到当地土人袭击,一百多人被杀的只剩十来个人,晁衡幸存下来,便又沿陆路返回了唐朝。

李白后来也知道了晁衡生还的讯息,这首乌龙诗虽然不甚吉利,但人活下来总比死了好,大家还是十分高兴的。

晁衡此后继续在唐朝做官,他经历了安史之乱、肃宗自立、代宗即位,侍奉了三代唐朝皇帝。遗憾的是,暮年的晁衡虽然仍旧思念故土,却再不愿冒着葬身海波的风险去远涉重洋,公元770年,他以七十高龄(虚岁)病逝于长安,终于结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晁衡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见证者,故而中日两国都给他以很高的评价,分别在中国西安和日本奈良,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以纪念这段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作者:票非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