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关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8-06-11 15:29:38

相关推荐

关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生以往的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都存在独立思考能力不足、依赖性强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逐渐应用,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这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程改革还未真正得到推广之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是以教师单纯讲解知识点的模式为主,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严肃,加上教师对升学率十分在意,就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数学课堂,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知识点或某一问题的观点,进而共同进步与发展。具体的操作环节如下:

1.学生分组。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环节,一般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最佳,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另外,要遵循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优势互补,互相影响;分组以后,每个小组的构成是可以进行微调的,每个学期可以进行一次大的调整。

2.规范操作。

以“单项式乘单项式”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3a·3b=9ab这一等式,由于学生之前对单项式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计算的时候是否存在规律性呢?4ab2·5b是否等于20ab3?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说单项式3a与3b相乘,就是将两个单项式的系数与字母分别进行相乘,则得出3a·3b=(3×3)·a·b=9ab。根据这一分析结果,那么4ab2·5b的积就是20ab3。随后,通过小组合作,程度好的同学会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数字和数字相乘,相同字母和相同字母相乘,其他字母照抄不变,指导其他程度弱的同学计算出答案,通过自己的计算过程小组交流总结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小组展示时可以让程度弱的同学上讲台汇报,这样不仅锻炼了他的逻辑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锻炼了他的胆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小组加了更好的分数。

3.形式整合。

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整合其他的教学形式,如个人独立学习、班级整体学习等,然后根据教学的进展,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合作学习。而这就要求教师可以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包括创设课堂情境、选择教学策略以及整合课程资源等能力。此外,教师不能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袖手旁观,需要时刻观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习进度,针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答疑与指导,以此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在此期间,学生的成绩不仅越来越好,学习的过程也更加轻松、愉悦,尤其是对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而言,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获得了极大进步。并且学生也树立了学习主体意识,这让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与指导上,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分组的合理性。

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许多教师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人情况,导致分组不够合理,继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所以,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合理分组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分组工作。首先,以成绩作为参考依据,将学生分为五个大区间,然后从每个区间中抽取一名学生组成五人小组;其次,在确定小组基本构成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根据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情况,对已初步分好的小组进行一些调整,其主要是为了保证各组成员之间性格互补,能在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特点,进而互相影响、互相进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最后,教师要选择一名学生作为组长,以便保证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选择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成绩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性格要开朗,能够活跃学习氛围,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与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只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就无法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问题也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只有精心设计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体验。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利于研究,促进学生进行合作,也要具有启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假如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解决,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还会让学生形成思维惰性。除了要精心设计问题,还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这就需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尽可能解决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上进行探讨。

3.处理好合作与独立。

小组合作学习是几个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问,但这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假如合作学习没有独立学习作为基础,那么就无法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不能有效、深入地交流,最终只能在成为合作学习的听众与看客。合作学习可以为解决个体的问题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启发,达成优势互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能减轻教师的压力,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要是没有个体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与讨论将会无法保证深入、广度,难以实现真正的互动,也就不能起到合作学习原本的作用及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也背离了实施的初衷。因此,教师需要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能够对此有明确的认知,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提前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为合作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4.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能力或性格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有一些差距,在学习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经过多次学习才能理解,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就基本可以完成掌握。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指导,使其可以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进步。例如,在“对称轴”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对应的问题,如对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给他们展示几个图形,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说一说有几条对称轴;而对能力稍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动手画一画,独立探究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此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角色定位及时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对此还不是很了解,可能还是习惯于听教师讲解或独立思考,这时教师需要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一方面要让学生可以逐渐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则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可以做出积极改变。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其职责应是组织与指导学生,而不是替学生思考,将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记忆。在此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关键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

为此,教师需要依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科学调控。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掌握已比较牢固,但在解题时不够灵活,存在思维定式;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是很好。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组内探讨、研究,通过互相帮助与协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面对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革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应进行积极尝试,不断增强其应用效果,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