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诸葛亮的《隆中对》究竟是千古奇策 还是军事败笔?

诸葛亮的《隆中对》究竟是千古奇策 还是军事败笔?

时间:2019-06-16 17:10:01

相关推荐

诸葛亮的《隆中对》究竟是千古奇策 还是军事败笔?

引言: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又云: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在杜甫的诗篇中,他以高度的热情赞扬了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

然而,就是杜甫笔下强过萧何、曹参,与伊尹、吕尚在伯仲之间的蜀汉丞相,最终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含恨病逝五丈原,让古往今来的英雄志士顿生无限之浩叹,满襟之泪水!

为什么大名垂于宇宙之间的诸葛亮只能力成三分,而不能功成一统?西晋史学家陈寿总结说:

于治戎为长, 奇谋为短, 理民之干, 优于将略。

又说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动众,未获成功,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陈寿认为,诸葛亮政治才能虽高,但军事指挥才华终究有限。

除了非议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千百年来还有不少人直接对诸葛亮的战略构想——《隆中对》提出质疑,甚至是否定!

一、前人对《隆中对》肯定与质疑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集中体现他政治、军事和战略思想的千古奇策《隆中对》也被誉为人类政治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

《隆中对》精准的战略预测、完整的战略分析和具体的执行方针以及明确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王叡《将略论》中说:

孔明创蜀, 决沈机二三策, 遽成鼎峙, 英雄之大略, 将帅之弘规也!

尽管鼎足三分后,以刘备和诸葛亮为首的蜀汉集团并没有完成天下一统的战略目标,但是隆中对策依旧被许多人视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典范。

当然,也有不少人很早就指出了隆中对策中的战略失误。北宋著名政论家苏洵说: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 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见大险也, 徒以为剑门者, 可以不亡也。 吾尝观蜀之险, 其守不可击, 其出不可继, 兢兢而自安, 犹且不给, 而何以制中原哉。

苏洵的观点,概而言之,即川蜀之地固守尚且不易,更不要说以其为根基图霸中原了。

到了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毛泽东指出:

其始误于《隆中对》,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 刘备, 诸葛亮三分兵力, 安得不败。

及至当今,更有学者直言:

它(《隆中对》)的基本战略方针乃建立在虚幻、空想的沙滩上面, 即战略筹划的前提本身就是错误或说是不存在的, 故而在实际操作中注定要碰壁的, 正是它构成了诸葛亮一生悲剧命运的怪圈, 不论诸葛亮怎么拼搏, 结果仍是跳不出这个怪圈, “有意栽花花不发”,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只好让后人一掬同情之泪:“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位学者认为,因为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刘备集团还是孙权集团都必得之而后安,所以如果刘备集团一定要跨有荆州,一定会和孙权集团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如此,便注定了孙刘联盟永远松散的、不稳固的。

由此,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战略构想被该学者一笔抹杀。

无论是作为政论家的苏洵从战略立足根基方面对隆中策的质疑,还是具有超长战略眼光的军事家的毛泽东从战略兵力分配上对隆中策提出的批驳,抑或是当代学者就战略本身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对隆中策的根本否定都不无道理,然而,他们忽略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刘备集团想要立足乱世并谋求天下一统,只有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战略构想是最切实际、最易执行和有可能成功的。

二、隆中对策前的天下形势及其诞生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后,辗转来到荆州依附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

屯兵新野的刘备虽然表面上暂时有了一块立足之地,但其实质仍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而曹操在多年以前(建安五年,公元前200年)就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击败了袁绍在黄河流域站稳了脚跟。

此后数年间,他辗转征战,又消灭了许多割据自雄的地方势力,基本统一北方,并积极准备南下,完成全国统一。

放眼当时天下,能阻碍曹操统一天下的也只有主政江东多年的孙氏集团和长期占据荆州、益州的汉室宗亲刘表和刘璋。

刘备自镇压黄巾起义,很早便加入了群雄争霸的行列,但是限于根基和自身实力,一直到屯兵新野,求访隆中时,他都没有一块儿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根据地。

在徐庶和司马德操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多次求访,最终如愿以偿,见到了驰名天下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一见面,胸怀大志却苦于智术短浅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向诸葛亮求寻兴复汉室的大计。诸葛亮直言对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及其可实行性

诸葛亮虽然躬耕陇亩,蛰居山中,但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变化却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他知刘备实力弱小,又逢新败,寄人篱下,倍感苦闷,所以对汉末以来天下局势做了简单的追述后,即以弱小的曹操在官渡一战中击败强大的袁绍为例,极有说服力地指出,只要人谋得当,完全可以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紧接着,他有条不紊地像刘备叙述了自己的“人谋”的战略布局:

利用自己汉宗亲的身份,以“兴复汉室”为政治号召,招揽天下英雄,逐步夺取荆州、益州为根基并努力建设政权、发展经济,搞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孙权集团为外援,抗衡曹操,徐图中原。

《隆中对》作为一种战略构想,它并非像前面引言中那位学者所说的,是建立在虚幻的、空想的沙滩上面,恰恰相反,他是诸葛亮在对天下形势作出精确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最适合刘备,最切实可行,这有可能成功的战略。

首先,从当时来看,经过多年争霸,汉朝版图内的疆域基本已被瓜分完毕,孙权和曹操经营南、北多年,毫无实力的刘备想要染指北方和江东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刘表虽有守土之能,但无争霸之力,刘璋更是暗弱无谋,所以荆州和益州是最易谋取的。后来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和进驻益州,也证明了这部战略的可实行性。

其次,如上所言,那位学者说,刘备欲得荆州,必与东吴发生冲突,与联合东吴,必失荆州。这话有一定道理,但结好孙权集团并非是刘备集团的一厢情愿,也是孙权集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孜孜以求的。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孙刘联盟是不稳固的、松散的,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一处荆州的得失,而在于孙刘两个集团在根本上就是对立——

天下只能定于一家!

而在孙刘两家的共同威胁曹氏集团消失之前,根本利益的冲突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共同利益却很明确,所以无论多么大的冲突,两家都会努力化解或缓解。

因此,孙刘联盟虽然是松散的、但绝不是不可成立的和不可维系的。

更何况,即使在刘备集团占领荆州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孙权集团努力维系孙刘联盟的不乏其人。

综上所述,占有荆州、益州和联合江东是符合当时形势的正确战略抉择,除此之外,刘备想要立足和谋求天下,别无他法。

四、制定了战略正确的刘备集团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隆中对》是最符合刘备集团立足乱世、谋求天下的正确战略,可是为什么刘备集团只是在乱世短暂立足,而没有统一天下呢?

这并不是战略本身的问题,而是基础实力的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争霸都是以实力为基础,如果实力不济,再正确的战略,再高明的战术,也没有实施的必要保障。

其时,三国之中,以蜀汉疆域最为狭小,人口最为稀少,兵员最为缺乏。

诸葛亮治蜀全盛时期的人口数量不过90万,而魏国的人口数量则长期稳定在二三百万之间。一般情况下,蜀国能够调动的全部兵力不过10万,而魏国仅在前线防御蜀国的兵力就超过了20万。

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蜀国不仅得以存续,而且还能积极进取,已经十分难得。

结语:

诸葛亮功败垂成,蜀国最终归晋,但这并不能掩盖《隆中对》的战略光辉,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诸葛亮所能谋划他已经尽全力谋划,诸葛亮所能做的他已经尽全力去做。

我并不赞同伟人和某些学者所批评的,说诸葛亮之误,始于隆中对策。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

古往今来,真正能谋全局,谋万世的又有几人?倾一人之智,也只能划数世之谋!诸葛武侯已经尽力:

是非忠奸善恶,分道扬镳江山美人,竞待折腰文韬武略卧龙凤雏,哪堪寂寥结伴结盟结交,难结同好;借风借火借箭,羽扇轻摇。荣辱兴亡,皆一肩挑,深谋远虑都为今朝,梦在燃烧!问鼎三足怎落脚?隆中对分晓;只盼来日登蜀道,再续出师表!不鸣则已,一鸣动九霄,不出则矣,一出比天高。结伴结盟结交,难结同好;借风借火借箭,羽扇轻摇。荣辱兴亡,皆一肩挑,深谋远虑都为今朝,梦在燃烧。问鼎三足怎落脚,隆中对分晓;只盼来日登蜀道,再续出师表。不鸣则已,一鸣动九霄,不出则矣,一出比天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