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因“诗仙”李白取名而扬名的古代名茶 对茶描述 早于《茶经》

因“诗仙”李白取名而扬名的古代名茶 对茶描述 早于《茶经》

时间:2020-09-08 20:07:29

相关推荐

因“诗仙”李白取名而扬名的古代名茶 对茶描述 早于《茶经》

唐代陆羽,历时26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的巨作《茶经》,被称为茶圣。可有谁知道,在陆羽之前,还有一位名诗人,专门为湖北一寺院的禅茶写序作诗,使这个寺院的茶成为千古名茶。

这个千古名茶,就是湖北当阳市境内的“玉泉仙人掌茶”,而为这个茶作诗的人,就是“诗仙”李白。

玉泉寺村茶园

4月20日,笔者慕名踏访玉泉寺诸山,但见片片茶园,如诗如画般美丽,令人神魂颠倒。三五个农妇,正在茶行中采茶,远方,山岭起伏,轻雾妙漫,近处,茶林成行,新叶滴翠。

有文字记载,玉泉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时,玉泉寺创制了一种枝叶如碧玉,饮后润肌骨的茶,但没有取名字。茶的创制人是一个叫中孚的禅师,而他有一个族叔,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农民采摘仙人掌茶

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中孚禅师带着茶,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栖霞寺,与叔叔李白不期而遇,中孚禅师将随带的茶叶赠给李白,并请求李白赋诗取名。

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的序言中,这样描述: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

群山之中的茶园

同时,诗序中还描绘了仙人掌茶的出处环境及功用:“------玉泉寺近清溪诸山------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农民采摘春茶

从此,玉泉仙人掌茶,盛名天下,经久不衰。

玉泉仙人掌茶,实为一种绿茶,因制作工艺特别,需把外形制成扁平,形若掌指,色泽留翠绿,茶表有白毫。所以,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绿茶。

仙人掌茶冲泡后,芽叶舒展,嫩绿成朵,汤色明亮,清香四溢,滋味鲜醇,回味甘甜。

森林环抱茶园

在玉泉寺,笔者考察了玉泉寺周边的几个制茶厂,仙人掌茶的制作,的确与众不同:蒸气杀青、炒青做形、焙干定型。如今,还加上了“提香”,让炒制出来的茶,香气更浓。

《本草》记载,仙人掌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三萜类成分、抱壁莲、角蒂仙及绿原酸、黄酮等活性成分。

仙人掌茶园

仙人掌茶的品质,源于它的生长环境。其茶园都分布在玉泉寺周边山坡之上,森林环抱,溪泉缠绕,朝露晚霞,林木生烟,这些玉泉朝露,为仙人掌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质,使茶树生长的芽叶,肥壮厚实,且萌发的轮次多,茶叶从清明前3月开始萌芽,直到丹桂飘香的9月,采摘期可长达7个月之久。

漂亮的禅茶园

玉泉寺,是我国知名的佛教寺院,与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长青的灵岩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寺”。因诗仙李白的仙人掌茶诗,玉泉寺更是仙名远扬。

据当阳市玉泉寺茶园附近的度门寺茶厂的仙人掌茶传承人陶明峰介绍:玉泉仙人掌茶工作流程共有5道工序:鲜叶—蒸青(搧凉)—炒头青(摊凉)—炒二青(摊凉)—做形—烘青(定型)—增香提毫。

茶园成为乡村游好去处

通过这5道程序,使玉泉仙人掌茶具有5大特色:一是外形扁形似掌,色泽翠绿,茸毛披露;二是汤色嫩绿,清澈明亮;三是清香持久;四是滋味鲜爽;五是叶底嫩绿、明亮、匀整、成朵。

蒸汽杀青,是在蒸笼内进行,温度达近100℃,蒸汽杀青时间为50—60秒钟,以鲜叶失去光泽,呈现灰绿,发出清香,叶质柔软为适度。

仙人掌茶鲜叶

炒青,又分头青、二青、做形等三个步骤,这是形成仙人掌茶独特外形关键工序。炒头青主要靠“抖”,要抖得快、散得开;炒二青,是“抖”与“带”结合;掌形的形成,主要靠“做形”,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平平伸入锅内,采用“抓”、“按”等手法炒制,力求茶叶扁平挺直。机器炒青,则有压扁筒,使茶叶变成扁形。

形如掌的仙人掌茶

炒青,有文字可考的,始于唐代。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云:“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玉泉寺高僧的中孚的制茶记载,说明炒青工艺在唐代就已成熟。后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玉泉仙人掌茶,是炒青茶的典型代表。

有人这样表述玉泉仙人掌茶的优秀:“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嫩绿纯净,似朵朵莲花挺立水中,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鲜醇爽口。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回味隽永。”

炒制好的玉泉仙人掌茶

如今的玉泉仙人掌茶,既保留了唐代禅茶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在技术工艺流程上,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是外形上色泽翠绿,茸毛披露。这既体现了仙人掌茶的嫩度,又具有外形美观,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

茶形扁平如掌

二是内质上克服了古代仙人掌茶香气低的弱点,在蒸气杀青后,又采用了炒青技术,使内质清香持久。

,经当阳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玉泉仙人掌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从此受到国家登记保护,实现真正的百世留芳。

仙气弥漫的茶园环境

玉泉仙人掌茶地域保护范围为:当阳市玉泉办事处和王店镇,涉及玉泉办事处的玉泉、百宝寨、焦堤、金沙、干河、枣林、清溪、柳林、三桥、官道河、合意等11个村,王店镇的木店、新店、严河等3个村。

产地地理坐标为东径 111°59'07" —111°69'22 " ,北纬 30°73'66" —30°94'53"之间,种植面积达2028公顷,产量1500吨。

建在山坡上的茶亭

目前,茶区以种植宜昌大叶种、宜红早为制作仙人掌茶的当家品种。采摘时,要求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须幼嫩、肥壮、匀齐、纯净,现采现制。

地标对仙人掌茶的外在主要特征这样描述:仙人掌茶的干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每斤特级茶干茶芽头个数28000个左右,一级茶23000个左右,二级茶18000个左右。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绿、匀净、成朵。

诗画般的茶园

其内在主要品质:茶多酚含量丰富 ,其中水分≤7.0%,水浸出物≥34.0%,茶多酚≥15%,粗纤维≤16%,总灰分≤7.5%。

玉泉仙人掌茶多次获奖:1994年在“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中国茶叶协会评为“特等奖”;在第三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当阳仙人掌茶研制项目”1983年被当阳县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被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授予科技成果三等奖。,仙人掌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泉仙人掌茶汤色

据悉,在当阳境内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场均掌握了玉泉仙人掌制作工艺,每年加工销售仙人掌茶达到1500吨左右,占当阳全市干茶总量的95%以上。

刘洪进、余文畅、左德华/图文

附:李白所作的仙人掌茶为五言古诗,全文如下: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