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电影《掬水月在手》全国公映 导演陈传兴来蓉解析文学纪录片的影像艺术

电影《掬水月在手》全国公映 导演陈传兴来蓉解析文学纪录片的影像艺术

时间:2022-01-12 22:34:37

相关推荐

电影《掬水月在手》全国公映 导演陈传兴来蓉解析文学纪录片的影像艺术

9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而她也用自己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阐述古典诗词之美。她晚年更是捐出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继续弘扬中华诗教。

导演陈传兴与团队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采访稿近百万字、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了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于10月16日与大家见面。在前一晚的成都路演后,今晚,陈传兴来到方所书店,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易丹对谈,共赴一场文学与影像间的穿梭之旅,一起聊聊文学纪录片如何在当下成为一种现象。陈传兴还带来了自己的新书《岸萤》。

《掬水月在手》的完成,标志着陈传兴完成了他的“诗人三部曲”,也为文学纪录片这种体裁,开创了一种新的拍摄范式。本片以叶嘉莹在北京察院胡同祖宅为结构概念,由外而内,追寻叶嘉莹历经劫难波折的个人生命史和诗史的交织。主创团队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名家,众人关于叶先生的所有记忆,在如诗如歌的影像里将这位诗词大家苦难而又精彩的一生娓娓道来。《掬水月在手》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诗的本质,也想回溯“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

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弱德之美”,在逆境之中,仍然秉持着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坚守。在纪录片中,无论是器物、壁画、建筑、还是石窟,陈传兴试图再现那个时代的情感、氛围、生活、甚至当时呼吸到的空气,“透过影院的银幕和声道,佐藤聪明的古乐、以及叶嘉莹先生吟诵,在交错中以一种灿如锦缎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陈传兴表示:“叶先生一生就是女性版的百年孤独,最后在黑暗里面出现微光,就是叶先生所说的弱德之美,呈现出她一生的诗词美学以及更广义的她自己人生哲学里最后凝铸出来的。整部电影最后就是归结叶先生是诗人的女儿,叶先生其实是荷马、屈原、杜甫甚至是顾随的女儿。”

由行人文化和活字文化编著的同名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全国出版发行。电影和图书联手,以跨媒体的方式将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曲折跌宕的一生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藉由叶嘉莹先生的解读,中国最美古诗词焕发全新的光彩。

今年,陈传兴出版了自己的“人生之书”——《岸萤》,这是一本凝结了陈传兴40年思想精粹的精神自传,也是一个具有进入难度的文本。“所以我想看看,是否能够通过新的书写,发现一些原本没有想到的东西。另外就是我想摆脱先前的书写。”他说,自己一直被认为只会写那些深奥、晦涩的理论论述,“这一次我想回到我自己,写一本关于自己的告解录。总结来说,《岸萤》其实就是我对自己的一个简单的多重告解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雪艳 摄影 李雪艳 视频 李雪艳 编辑 宋和霄 校对 王玲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