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先生的人生诗意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先生的人生诗意

时间:2019-08-09 21:17:04

相关推荐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先生的人生诗意

精神力量是怎样的强大,能够帮助叶嘉莹先生走过这样跌宕的人生。远离家乡,丧母、丧父、丧女,先生的路永远走在困苦上。但先生却用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面对每一次人生的不公,始终正面自己的伤疤,先生才是真正大智的诗人。

想起了《死亡诗社》的一句话: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古典诗词是这漫长历史的见证,它们之中有国破家亡的悲怆、有昂扬向上的信仰、有生死相随的爱情……但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当道,生活节奏加快,不要说古典诗词了,就连现代诗词都少有人在意,诗仿佛是物质意义上的崇高,不在是精神上的追求。不再在意文字力量,盲目追求物欲生活,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军阀混战的时候,她亲眼看见日军驶入北京城,又因历史原因被迫离家数十年,她是真正从灰暗年代生存下的普通人。幼年与父亲分别,母亲又因病长辞、婚后又要撑起自己的家、以为生活终会变好的时候又痛失爱女,先生的这一生常与苦难相伴、痛苦相随。叶嘉莹常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生活的苦难痛苦都变成了先生诗中的养分,她在自己的诗意世界中寻找现实不具有的快乐,用满腔的才学诗意抚慰上天不公。但话说回来天之百凶怎么会让普通人变成一词人呢?明明是这“一词人”不惧“天之百凶”,这句话的主语是词人而不是天。

电影用旧居布局为结构,慢慢展开了叶嘉莹先生的世界。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最好的是它没有去着重介绍叶嘉莹的一生,没有做成一部百度百科式的纪录片,它将更多的镜头聚焦在诗上。通过这些古典诗词托出先生的现实生活,但重点还是古典诗词的力量,还是先生精神中的诗意世界。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字,他们都有一种奇妙的能力,就是他们可以要是一些失去的东西永远存在,哪怕别人不曾拥有,也可以从音乐、美术、音乐中感受到这种已逝的美好。

先生将一生奉献给诗词,用所有的时间学习古典诗词,又用所有的时间让别人学习诗词。她曾深切体会过诗词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伤不再痛、让悲不再苦。她希望让更多的人得到这种力量,让精神不再空虚,让灵魂不再寂寞。

整部纪录片用大量的景象来反映诗词,反映叶嘉莹先生,它表达的不是单纯的叶嘉莹先生这个人,而是以她为代表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以诗为象征,也许象征物是别的什么。但总会警示当代人不再沉迷物欲世界,而去追求精神的崇高。

最后,叶嘉莹先生当之无愧“先生”二子,从旧社会走出,带着文化之精华,用余生时间警示世人,乃大善、大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