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在太原 可以看到这些“禁止出境文物”呀②

在太原 可以看到这些“禁止出境文物”呀②

时间:2024-06-08 07:41:15

相关推荐

在太原 可以看到这些“禁止出境文物”呀②

「来源: |太原道 ID:tydaocom」

额,该怎么写开头呢……作为一个因为晚上约了撸串、所以今天起了个大早、立志今天一定要把这篇“禁出文物”稿子弄完的人,虽然我已经喝了一大杯咖啡,然而此刻还是晕乎乎的。那么,话不多说,一起继续我们的逛博物馆看文物之旅吧。(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前一篇,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文 / 图 王大冬(部分石刻拓本的图片截图自知网论文等)

第二站:山西青铜博物馆

以前我给来太原玩耍的朋友建议时,总会说一定要留足一整天时间在山西博物院;而现在我会建议TA空出两整天,一天去晋博,另一天一定要去山西青铜博物馆。

为了突显我对这座博物馆的偏爱,我甚至会很“标题党”地告诉对方:你知道为什么太原要专门建一个青铜博物馆吗?就是因为我们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追缴回来一大堆青铜器,数量实在太多库房不够放,就干脆建了个博物馆!(PS:这种说法不严谨,纯属聊天中的夸张表达)。

参加冀老师的导览随后写的笔记

事实是——我前前后后逛了近10次青铜博物馆,至今依然没有完整细致地看完。这其中,我分别参加过拿破破、冀瑞宝老师的导览,专门去看过《汉东大国——历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追迹——芮国文物精华展》等特展,至于常设展更是看了很多次。

内容真的很多,除了追缴回来的文物,还有不少大墓的出土文物,包括曲沃晋侯墓地、绛县横水墓地、翼城大河口墓地、太原赵卿墓、侯马晋国遗址等等,很多小的方国在史料中甚至都没有记载,却在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上被首次发现了,这些都是逛青铜博物馆的乐趣。

此外,山西青铜博物馆和太原博物馆两个馆是在同一个建筑里的,就是长风商务区的那5个红色“方便面桶”,大致上每一家占“两个桶”。鉴于太原博物馆终于开放了常设展“锦绣太原”,所以记得还要留出时间给它哦。

龙纹觥

“鳄鱼纹饰的独特酒器”

青铜博物馆是山西博物院的分馆,所以有一些重磅展品就调拨到这边了,比如国宝级文物“刖人守囿车”,还有这件禁出文物“龙纹觥”。最近,龙纹兕觥出差去北京了,参加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你可以等它出差回来再去看。

从侧面看这件龙纹觥,它像一艘小船;从正面看它,则是一个龇牙咧嘴的“龙”(反正谁也没见过龙,商代工匠就是这么想象的),还附带两只朝上的角,和尖尖的牙齿,形象还挺好玩的。它上面的纹样也很值得注意,鼍纹就是对扬子鳄的写照,这说明3000多年前的山西地区气候很温暖,植被茂盛,适宜鳄鱼生活。

除了鳄鱼纹样,龙纹觥上面还有大小龙、蛇等动物共20多种。学者们推测,当时一支夏族人在夏朝被商朝消灭之后,逃到了晋西北,繁衍生活了多年,被商朝人称呼为“鬼方”,龙纹觥就是出自他们,和典型的中原商代文化略有不同,有着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龙形觥器身上的龙、蛇及其他动物纹样应该就是这个族群的反映。

按照专家考证,龙形觥是一件商代晚期盛酒器具,需要注意的是,觥不是直接用来饮酒的,而是一种盛放酒的容器。从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来看,有些觥都附带一个可以用来舀酒的勺子。再看这件龙形觥的两侧,各有一对穿孔,喝酒时可以把它吊起来进行加热,把它抬高,还能让酒从前面的口中流出来。

哎,商朝人还真是爱酒啊!

第三站:纯阳宫

我曾经写过纯阳宫,当时这里还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现在则已经换了牌子,变成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孤独星球的作者如此评价纯阳宫:“或许真正值得一看的回廊中闲放的大量北朝、唐朝至明代的碑刻、大佛像、墓志铭,它们蒙着厚重的工业尘土,无言地讲述着山西文物奢侈的实力和冷清的现状。”这段点评真是相当精准啊。纯阳宫存放着两件“禁出文物”,而且还都是第一批次的!

涅槃变相碑

“见证武则天的政治手段”

第一眼看到涅槃变相碑,只是单纯觉得这块碑很高大(3米),即使看不懂上面的每一幅故事,也能直观地看到上面的雕刻很精美。

我一边对着着手里的资料,一边站在碑前仔细地一幅幅内容看过去。碑阳雕刻着“涅槃故事六图”,碑阴雕有二图,分别是“八王分舍利”和“弥勒三尊像”。

正面的涅槃故事又可以分成四层加碑首(碑首是须弥山),四层从下往上依次雕刻的是“释迦说法群像”,“涅槃变群像”,以及众人弟子抬棺送葬情景即哭棺、再生说法、送葬、火焚尸身等故事情节。同时,这块碑的正面还雕刻着“大周大云寺奉为圣神皇帝敬造涅槃变碑像一区”二十字。 背面有“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文,所以这块碑也被叫做《大云寺弥勒重阁碑》。

如果纯看这些佛教故事内容,还真是有点枯燥,于是我重点了解了一下这块碑背后的好玩故事,切入点在于这块碑的雕刻时代(唐代武周时期)以及出自的寺院(临猗县大云寺)。这块碑比较命途多舛,最初是在山西省临猗县北门外峨眉山麓的大云寺,19大云寺毁没后被移置文庙保存,解放前文庙荒芜,这块碑被丢弃到田野无人问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移到山西省博物馆进行保存,现在陈列于纯阳宫碑廊内。

话说唐载初元年(689),武则天命白马寺的和尚为她登基制造舆论,大致做了这么几件事:在《大云经》的基础上编造了一部伪经——《大云经疏》,里面讲到净光天女的佛祖预言,并且把弥勒佛信仰结合为一体,然后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下生”。

有了这样正当的君权神授的背景,武则天顺利推行了“易世革命”,废除了唐睿宗李旦,自己登基,还自称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称为“武周”)。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巩固统治,让人民觉得她的帝位正统,登基后的武则天下诏在全国各州修建大云寺,广传《大云经》,还让僧人进行讲解。这块“涅槃造像碑”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雕刻的,涅槃和再生的主题,加上弥勒三尊,正好是对武则天登基合乎天意的完美证明。

至于为什么这块碑后来流落田间,则是因为武则天退位后,儿子李显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下诏毁掉大云寺,全国各地的大云寺几乎没有幸免,都被焚毁殆尽。所以武周时期出自大云寺的石碑能够这么完整地保存下来,也真是很难得了啊!

常阳天尊石像

“少见的唐代道教造像”

按理说,这尊常阳太尊石像是山西现存最有名、最大的唐代道教造像。但是我在知网上用关键词搜索“赵思礼”“常阳天尊坐像”,出来的论文也只有寥寥几篇,有一篇是《山西唐至元代道教雕塑——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七》,在其中一个段落提到了这尊石像,出自安邑陈村景云宫(今芮城东北),同时还提到目前山西现存的几尊唐道教石造像基本都出自晋南,有一个焦氏家族200多年间持续崇奉道教,造像和地域的信仰颇为息息相关。

这尊常阳天尊石像(也有称为“赵思礼造当阳天尊像”的)由石像、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材质还不一样,其中石像是汉白玉的,底座和基座则是青灰色的石灰岩。

这尊造像如果按照结构比例看的话,脑袋明显偏大,蓄着三缕长胡子,宽松的道袍,面相很和善。此外颇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像座正面腰间刻的发愿文,上面有这样的内容:“观主赵思礼以弘道初载 , 置观伊始……大唐开元七年岁次己未十一月乙卯朔十日甲子 ……敬造常阳天尊像一铺。”其中,这个道观就是景云观,这尊石像是在道观建成之后雕刻的,观主是赵思礼。

此外,造像的底座上还有13幅道士像,神态各异。(emmm……拓本比原件看得更清楚)

参考文献

《唐代道教石造像常阳天尊》 作者:侯毅

《An Overview of Chinese Daoist Sculptures: Part Seven 山西唐至元代道教雕塑——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七 》作者:李凇

《唐开元七年石雕天尊像》山西省博物馆供稿

《山西临猗〈涅槃变相碑〉》作者:张建华

《龙形觥:商王朝繁荣兴盛的时代产物》汇编:秋慈

《商代晚期青铜器物龙形觥的艺术考察》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张婧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⑩木楠香薰、渊智书库、麟家少女……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⑨三木咖啡、梵晞Foresee、屋己WUZII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⑧木想花曦、喜乐皮工坊……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⑦ Nancy shop、缘山房……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⑥ 孟菲斯、咖语、漫读时光……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⑤ 晋潮、朴舍、素木轩……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④ 花氿、清浊、微糖舍……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③ 留白、已然、小帅……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②馆里、来知、在野……

太原网红小地方「 不完全指南」之一:咖啡馆、酒吧、艺术空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