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神童出道 宰相词人 富贵优游五十年的北宋才子晏殊

神童出道 宰相词人 富贵优游五十年的北宋才子晏殊

时间:2022-07-30 06:29:06

相关推荐

神童出道 宰相词人 富贵优游五十年的北宋才子晏殊

如果说唐朝是一副浓墨重彩的油画,包罗万象,霸气而浑厚,那么宋朝则像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风俗画,务实而清新,恬淡而悠远,在重文轻武政策的指导下,士大夫一族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

在这群士大夫中,晏殊是个惹人注目的人物。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兼具政治才干与文学才华者不乏其人,但能够兼具文坛翘楚与政坛重臣双重身份的却屈指可数,曹操算一个,晏殊当是一个。

文学上,他被尊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珠圆玉润的小令堪称词中精品,还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政治上,晏殊长期处于大宋王朝权力中枢,直接参与了北宋繁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一度被称为富贵宰相。

一、神童出道,诚实可嘉,遨游宦海五十载

晏殊从小天资聪颖,才气逼人,5岁能作诗,7岁能成文,素有“神童”之称,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一枚。提到神童,不由得想起晏殊弟子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到后来却“泯然众人矣”。而晏殊不负众望,一路开挂的人生从小小年纪就开始了。

在接下来的诗、赋、论考试中,晏殊更是作出了令学子们瞠目结舌的事情。如果我们在重大考试中,押中了考题,大概会心花怒放暗自窃喜,可偏偏晏殊在这场考试中遇到的题目恰巧是自己之前做过的,年幼的晏殊展现了自己诚实单纯的一面:“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就是考试中恰巧碰到了自己刷过的题目,他上奏帝王说“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吧!”这一举动着实惊骇众人,但对于才华横溢的他来说,试题就算千变万化,我自应付自如吧。“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他的诚实与才华更加打动了宋真宗,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之后他一路升迁,可谓仕途平步青云,虽然期间遭遇了三次贬谪,但并无大碍。有些评论家认为,晏殊为官期间政绩平平,并无可圈可点之处。而我固执的认为,生活在四海承平时期的晏殊,不可能也鲜有机会像赵普一样担负起拨乱反正的历史责任,更不可能像寇准那样在千钧一发之际,凭借强硬的宰辅气势逼迫帝王御驾亲征。保持太平盛世里的繁华与稳定,亦是一种不易。

二、宰相词人,敏感细腻,为赋新词强说愁

晏殊一生创作了一万多首词,但《珠玉词》中仅存136首。《宋史》评其诗文“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珠玉词》诚如其名,珠圆玉润,于平易之境,自然浑洒着一种雍容娴雅的风度。王灼《碧鸡漫志》云:“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典雅流丽的词风,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细腻的内心体验,娴雅悠然的情调,圆润旷达的理性,精巧曲折的构思,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同为婉约词人,他的词没有柳永的词那么小众,也没有李后主、李清照后期词中所呈现的那种人生的无助痛苦与淋漓的血泪之殇,这大抵与他的仕宦经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翻开《珠玉词》,俯拾皆是描写时光易逝的词作。时光飞逝,时序替换,令人感慨叹息,细腻敏感的晏殊总能从这平凡不过的自然规律里感悟人生的匆匆,生命的忧虑。

时光流逝,任凭谁也改变不了。词人感叹: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开花落自有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亦是宇宙人生的真谛,人类无力挽回,对时间、人生充满无限惋惜之情。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人生短暂,充满离愁别绪,因此更要珍惜推杯换盏、短暂相聚的美好瞬间。颇有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旷达与安享现世之意。

被誉为富贵宰相,他的词作中却充满淡淡的忧伤与哀愁,大概人都有两面性。于朝堂之上可以叱咤风云,指点江山,而内心深处却是多愁善感,细腻敏感。年少得宠,从帝王师再到宰相,一路走来需要谨小慎微,处处小心,内心的脆弱或无人可诉,唯有付诸笔端,聊解苦闷。

在他诸多词作中,最喜这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烟雾绕菊,脉脉含愁,兰花凝露,默默饮泣;燕子双飞,明月清辉,穿透朱户,离愁别绪更与何人诉?西风萧索,登楼远眺,伊人何时归?欲将心事付诗笺,山遥水远,寄于谁人?

他的词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充满诗意,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赋予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对生命进行诗意的探讨,于柔情中蕴含理性,于感性中透露出旷达,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明哲保身,坚守原则,富贵优游五十年

欧阳修在对老师晏殊的悼词中开篇就写道: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明哲保身一词,褒贬暂且不论,具体的环境下应该具体分析。

《诗经·大雅·烝民》中: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此中明哲保身是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赞美仲山甫不辞辛劳,尽心王事。

一定程度上,明哲保身是值得肯定的一种修养与处世准则,也是淡泊名利,低调处事的人生智慧。

晏殊一生尽心国事,不仅自己敢于直言,“赋性刚俊”,“立朝有大节”,还大量举荐刚直不阿之士,如范仲淹、欧阳修、孔道辅等均出其门下,其一生之行事当得起传统意义上的“明哲保身”一词。

相比明哲保身一词评价他,我更觉得他始终尊崇内心的原则,为人处世坚守自己的准则。

虽被称为富贵宰相,实则生活中节制欲望,奉养极约,不矜夸骄纵。他在与兄书中告诫家人: “古今贤哲有识知耻者 ,量力度德 ,常忧不能任者不妄当负 ,以重愧责”、“人事有何穷尽”、“大抵廉白守分为官”、“安泊家属 ,不必待丰足” 。 就是说做官守住本分就好 ,不要奢求高官厚禄 ,不要追求奢华 ,生活够用就好。

晏殊一生虽身居富贵,但在五十载宦海沉浮中也经历过三次贬谪。第一次是公元10,12岁的宋仁宗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欲提拔宠臣张耆,遭晏殊反对,加之其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事实上,刘太后对晏殊应该也算是有知遇之恩,如若晏殊对她提拔张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皆大欢喜,但他偏偏是个有原则的人,所提拔人才皆是当时名士,当然不齿才学疏浅的张耆。这个张耆,可以说是宋真宗和刘太后的红娘,刘太后从人妻到嫁于宋真宗为后,张耆立下了汗马功劳,阻断张耆的升迁之路,就是给刘太后找不痛快,遭贬谪大概是毫无悬念的事了。关于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宋史,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赘述。

援引这件事,只是想证明晏殊的原则性很强,遵守内心的准则,为人处世坚守本心。

抛却宰相头衔,不谈政绩,唯喜晏殊的诗词,那种淡淡的哀愁,浅浅的忧伤,绵延氤氲了千年:“一向年光有限身”的喟叹,“人生乐事知多少”的无常,“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不如怜取眼前人”的通达,“人生有限情无限”的哲思,“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缠绵,“劝君看取名利场,今古梦茫茫的洞悉”……深情高旷,寂寞感伤,千回百转,哀思无限。

他从圆满的人生中体悟出种种不圆满,试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而苦于人生的短暂,不得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