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 周总理为何连鞠7个躬 且亲自审改悼词?

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 周总理为何连鞠7个躬 且亲自审改悼词?

时间:2024-02-27 01:40:22

相关推荐

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 周总理为何连鞠7个躬 且亲自审改悼词?

1975年6月9日上午,贺龙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已经准备完毕,最后的告别即将来临。在礼堂中央地区,贺龙的骨灰正静静地躺在那,威严、肃穆却又带着无法言语的凄凉。

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着这位历史伟人的骨灰,大厅里他的遗像毫不偏移的悬挂在正前方,一切都表明着我们对于贺同志的无限敬意。

礼堂上方"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几个大字直入人眼,对于"特殊时期"逝者最后的慰藉,从这开始了。

上午10点,参加仪式的同志们纷纷到来,这些人里大多是与贺龙出生入死的战友、伙伴,也有着不少敬佩他的后辈。

无论如何,悼念是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事了,但在贺龙最相信的至交周总理心中,五味杂陈,更多的应该还是愧疚吧。

很多老同志因腿脚不方便而被搀扶着来到大厅里,中央鉴于周总理已患病住院,参加安放仪式会加重病情,并未请他出席。

然而在仪式开始前,周总理通知举办方说稍微推迟一下,他马上就到。人群立刻议论纷纷,总理前来为贺老总送行这是莫大的欣慰啊!与此同时,周总理正在赶来的路上。

周总理的到来

他到了,从车上下来时左臂上带着黑色纱布。因病久未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总理变得骨瘦如柴,面部也显得十分蜡黄,操劳一生的他让人看着心疼。

默默地走到签字台前,周总理用受伤的右手吃力地拿起毛笔,扶着桌子,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看到歪曲的字后,总理说了句"写得不好,写得不好。"

边说边摇头,曾经一切事物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周总理如今却对写好字也无法做到,好似在象征着他当初希望能拉住贺龙时那双无力的手。

接过叶剑英手里的悼词后,周总理坐在沙发上一字一句地审改着,这是一个人一生最终的评价,自己已经来晚了,如今又怎么能亏待他呢?

忽然间总理抬起头问道:"薛明同志(贺龙夫人)来了没有?我去看看她。"见到早已在二室中等待多时的薛明后,总理满含热泪,望着痛哭流涕的薛明,他嘴唇颤抖着,低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随后仪式开始,一个70岁的老人哽咽着,在众人面前发出低沉嘶哑的声音,昔日的荣光已经褪去,时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回忆。

悼词念完后,邓公宣布向贺龙同志鞠躬告别,"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起身",人们抬起了身子,但周总理依旧在鞠躬,最后总共鞠了七个躬。

那时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只剩下贺龙和周总理的四目相对,回忆着曾经的点滴岁月。

背后故事里的无奈

七个躬背后的故事,或许还要从贺龙受到伤害之初说起。从一开始,贺龙就被盯上了,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态度很明显,是希望保住他的。

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向来是个直肠子,人缘极好,尤其是在与周总理的相处过程中,二人成为了莫逆之交。曾经在特殊时期时,周总理力保贺龙,并且多次出面为其讲话,化解社会上的倒贺风波。

周总理在各方的施压下无法再对这件事做出有效应对,只能依靠毛主席的坚持勉强留住贺龙。但两位领袖在那段动乱的时代也并不能将一切事情照顾得面面俱到,很多时候大局的稳定是当务之急。

1966年,由于内部情势的急剧恶化,贺龙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周总理出面建议他暂停一切事物,去到自己家中避难,并对贺龙一家说:"家中的事情我来管。"

之后的居住时光里,周总理夫妇对贺龙夫妇关怀备至,希望在生活方面能尽力照顾好贺龙一家。

但周总理并未如之前一般和贺龙过多地进行沟通,毕竟在那段时期一切都需等待尘埃落定后才好继续探究。

将总理视为挚友甚至是崇拜者的贺龙,饱受外界非议不解,百口莫辩,内心有着一肚子委屈和苦水希望向相信自己的人倾诉,但周总理采取的回避态度让他感到些许失望。

的确,贺龙不停盼望着的申诉机会从未得到过,可周总理不仅是贺龙的朋友,也是一国的总理啊。

在毛主席改变态度后,贺龙的状况岌岌可危,迫于林的压力,周总理在1967年1月19日下午和李富春一起与贺龙进行谈话。

途中贺龙按捺不住表示希望辩解,但都未能如愿。对其下达处理命令后,周总理说道:"我们都是站在你这边的,给你先找个地方,先休息休息,等到了秋天我去接你回来。"

就这样,当天晚上8点,贺龙和妻子薛明离开了周总理的家,路途未卜。可能周总理和贺龙都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

初到象鼻子沟时,周总理为确保贺龙无事还经常派杨德中前去看望,但在林找到贺龙夫妇二人的藏身之地后却将其进行了秘密转移,从此,周总理对贺龙的消息中断,再也无法保护这位至交了。

长期精神与身体的伤害让贺龙越来越虚弱,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而终,尸体被火化,消息封锁。

直至林叛逃,周总理才得知贺龙已去世两年之久,内心的对此的悲痛是他一生无法结痂的伤口。在告别仪式上看到贺龙夫人薛明模样大变,周总理便也明白了几分当时的痛苦。

想着性格刚烈的贺龙在自己的叮嘱下每天沉下心来练起毛笔字,不断学习,等待有一天能被接回家的画面。

周总理心中油然而生的愧疚之情难以言说,毕竟不管再做什么也于事无补。那七个躬和悼词的修改或许就是这份内疚的最好表示,可惜曾经意气风发的贺老总却再也看不到了。

人生最落寞也是最无助的日子里,贺龙期盼着周总理口中承诺的"秋天"就像干涸的大地期待甘霖那样,但最后叶子在慢慢变黄,贺龙眼中的光却在逐渐消失,直至暗淡。

世上的两全法少之又少,存留的人能做的恐怕只有不让历史重演了吧,向历史中所有蒙受不白之冤的英雄致敬。

文/羽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