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餐厅3》:美食里总有文化和温情 但“经营”不只是诗和远方

《中餐厅3》:美食里总有文化和温情 但“经营”不只是诗和远方

时间:2020-07-25 20:24:19

相关推荐

《中餐厅3》:美食里总有文化和温情 但“经营”不只是诗和远方

导读:你可能不知道,一档“经营餐厅”的综艺,不只是美食类综艺,文化类综艺,更是职场类综艺。

文 | 一禾

湖南卫视的《中餐厅》走到第三季。

经历了第一季的摸索,第二季的成熟,第三季开始试着玩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没了启动资金,有了KPI要求,换了团队配备,添了实习生末位淘汰玩法……就情怀来说,它已经和我们熟悉的“中餐厅”大不一样;但就内核而言,用美食传递文化的初心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待这次改变:陶尔米纳,优美的意大利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文化气质交织出它独特的风情,这座城安静矗立在西西里岛上,对大陆另一端的中国的味道没有任何概念,突然有一天,一群对经营餐厅几乎零经验值的成员,带着空空如也的荷包,来到这里,立誓开辟中餐蓝海,传递文化之花——矛盾、曲折、变数俱全,这完全就是一个创业故事的精彩开头,让人期待它如何书写经营一间餐厅最具烟火气的模样。

一次变身:美食综艺加冠职场title

《中餐厅3》变了——这是几乎所有“老粉”看到新一季节目后的共同感受。变得越来越熟悉,像什么呢?有点像最近总被提及的“社畜”一族共同的感慨:这不就是我每天跑业务/拉客户/谈生意/不知道忙啥就是忙了一天……的地方吗?

对,这一季的中餐厅从头到脚都像极了一个“职场”,或者说它就是一个综艺版创业团队也不为过。

当节目一开场“收缴”嘉宾财物就知道这回是在认真“搞事情”,果然黄晓明到达餐厅不久就发现启动资金为0,“白手起家”,创业团队的标配,还有比这更还原的原始环境吗?

紧接着进入店里,发现住宿房间就在餐厅楼上,这种“公司是我家”的生存姿态有没有似曾相识?抹掉生活和工作间的界限,突出的却是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的幸福感。

再下来的“工资模式”神似KPI评估;又有临时工空降,争夺留在店里的最后一个名额……一片熟悉的职场丛林跃然而出。

这个嘉宾阵容更是亮眼:黄晓明——一个认真学习着做老板的老板;秦海璐——脾气火爆直来直去但责任感爆棚的财务总监;王俊凯——大堂经理,一个慢热的老员工;杨紫——跑堂小妹,一个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萌新;林述巍——后厨总管,专业上的“圣斗士”,运营上的“战五渣”。大家怀着一腔热情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团队,却对自己将要面对的一无所知,这种巨大的反差和可预见的故事性正是“创业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

当带上“职场”的视角,再看《中餐厅3》,就会发现原来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原来如此意味深长:秦海璐和林大厨的“争执”,简直就是批项目和申项目的之间最惯常发生的拉锯战;当黄晓明说道“听我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时候,那种职场里认真“各执一词”但都只为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如果把小凯看做掌握一定职场生存技巧的老员工,那么他的“一少三多”——少说多听多看多做,简直就是普通职员的教科书……所有的争论、沉默、不容置疑,无关感情,只关角色立场。

这时候,《中餐厅》那种熟悉的共鸣感又回来了。

两条脉络:每个人都是成长型选手

职场综艺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一群各有立场、却可能是互不熟悉的人,如何变成一个团队,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其中有两条最关键的线索,其一就是人的“关系”。观众似乎很容易就把目光集中到团队内部的关系上,的确,这也是所有故事脉络中最浮于表面的一条线,尤其是当节目人员大换血,角色大更新,新老成员间免不了相互磨合,新旧角色间免不了自我调整,为这条故事线提供了丰富而吸睛的素材。但这也很容易让人忽略了“关系”并不只有一个维度。

跳出工作状态,小凯和杨紫会互开玩笑;黄老板也只不过是个费尽心思想抹平代沟甚至不惜尬飚土味情话的热血青年;海璐姐手握巨资也会豪掷“千金”,她买单的样子不知苏倒了多少人的心……甚至再退一步,把视线从团队内部拉出来,你会发现,作为经营者,需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里,交流和沟通的难度更是几何倍增,这也让“中餐厅”团队展现出的团结和风度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而所有这些“关系”的开启、勾连、发展、以及微妙的化学反应背后,是另一条更值得咀嚼的线索:人的成长。

什么是成长?

成长就是不断摸索自己在不同关系中的最适宜站位。黄晓明在之前的《中餐厅》里更像是一个“万金油员工”,公认的耳根子软,要平衡大家的关系,要照顾大家的感受。这一季赶鸭子上架成为店长,身份立场陡然一转:拍板做决策、协调员工分工、规划餐厅运营路线……这些店长该做的事他也是第一次亲身上阵。因此,虽然节目里展现了更丰富多元的“黄晓明”,但如果用心体会还是能感觉出这样的“切换”并不是突如其来,也可以更充分地重新审视他在第三集中处置失当之处后尝试掌控全局的努力。我们可以对这位“店长”有更高期待,但却不应该忽略他担事不怕事的突破,这是属于店长身份的,也是有益于真正经营一家“中餐厅”的价值生成的。第一集中面对零启动资金的窘境,大家众说纷纭,是黄晓明出主意以物换物——总要有人催着大家迈出第一步,哪怕这个“忠言”有点“逆耳”。

成长就是学会彼此尊重,互相体谅。林大厨是高精尖技术型人才,在他眼中厨师不只是职业更是值得奉献全部热情的事业,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退而求其次”,这份匠心也就注定了他对食物从选材到制作甚至配件的选择上要“尽善尽美”。但璐总监是财务,眼里装着的是整个团队收支平衡的把控大权,再加上她接手团队时面临的就是“无米,巧妇硬要为炊”的凄凉场面,敢不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在她眼里,立刻、马上能用钱生钱的才值得她开出批条。因此对上林大厨的“买买买”和店长的“好好好”,她只能强硬地守住底线“不不不”双方可能争执,但都能默契地不将情绪从工作中带进生活中,这是因为两个人都知道所有的毫不退让无关感情,只关立场。在新一集里,林大厨一改理想主义,主动进入省钱模式,这是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呢?

成长就是努力融入团队,发挥自己的价值。全新改版的“中餐厅”可能最不适应的就是两个年轻的小朋友。王俊凯才在一种模式下找好定位,要立刻打断节奏去跟上新团队的步调确实需要一定适应期。杨紫,更不用说彻头彻尾的新人。但改变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集中略显沉默的王俊凯很快进入状态,做了一道救急菜品,洗了三个小时的碗,还对当天的工作失误提出一针见血的见解。而杨紫更是在短期内展示出了强烈提升自我的要求,主动干活,活跃气氛,受伤了懂事的藏起眼泪,当起收银员和端菜小妹的时候却也是任劳任怨。

如果把“中餐厅”看做一个大的系统,其中的每个人就像一个个齿轮,在磕磕碰碰、挤挤挨挨中找到彼此咬合的最佳角度,只有这样,“中餐厅”才能顺利运转。

当拿掉这片名为“偏见”的叶子,你会发现故事原来远不止现在现在一叶障目所以为的样子。只有用“慢”的心态品味,才会发现食物背后做食物的人温情不变。每个人都希望它变成更好的样子,只是这种努力正在寻找一个汇合的方向。

三种动力:求真求新求美推动自我升级

综N代似乎总面临着一个持续的拷问:为什么要变?但答案却是不容置喙也是不言自明的,只有改变,才能迎来更好的变化和成长。

节目当然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刻意营造出温情脉脉的氛围,但对不起,《中餐厅3》就是不想这样。追求真实感是节目不变的底线,《中餐厅3》延续了一贯的无脚本拍摄,通过55个机位、每天超过450小时的素材、21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录制为观众细腻的记录下嘉宾们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那么,出现观众接受不了的“真实感”,是节目组对节目内容失去把控了吗?并不是,当“开一间自己店”走出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想象,就必然红尘烦扰。节目这一次选择了毫不回避,展现经营餐厅最具有烟火气的模样。

为什么不能让它留在牧歌中呢?要知道综艺市场“火不过三代”已经成了一个顽固的魔咒,而“中餐厅”恰恰走到了不进则退的节点。对于“综三代”来说,面对竞品迭出的市场,让观众保持必要的期待和新鲜感是一个节目得以“长生”的不二法门。第一季将餐厅开在泰国;第二季中餐厅到了法国,但要学的更多了,工作强度也更大了;现在大家的眼睛都盯着第三季,就想看新一季还能怎么玩?压力迫使《中餐厅3》走上了自我革新,在最大限度保留精华的情况下,要出新,要开发沉浸感和参与感,只能从“新”开始,让观众跟着新的团队一同成长出新的团魂。

再加上对于从台前到幕后所有人来说,亲眼见证、亲身参与这间餐厅两季的成长,恐怕已经很难将“中餐厅”看做一个布景板,一个综艺由头,它就是一家“餐厅”,开在中餐市场还未完全打开的异国他乡,就是这么一副需要费心筹谋,辛苦打拼,勉力维持的模样。

而背后支撑所有改变、革新、进取的是节目一脉相承的内生逻辑——以美食为载体,以温情为养料,在两种文化气息的交融之处种下最美好的友谊之花。这一次选择在意大利的陶尔米纳——一个西西里岛东岸的小岛上开张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巧合。早在两千多年,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已经将中国和古罗马连接在了一起。从中国西安到意大利罗马,这条路让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互相传递、彼此交融。,在中意即将迎来建交50周年。今年,意大利率先与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成为了中意交往史上的又一大里程碑。《中餐厅3》在浪漫的意大利落地,承载的就是为中意友谊的桥梁添砖加瓦的美好期待。

而这一趟“经营”之旅,要承载的也绝不仅仅是烟火与人情,是压力和努力;走出去的不仅是中国美食,还有关于中国人的智慧和心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