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其诗气势磅礴 发思古之幽情 显山川之壮丽 读之激荡人心

其诗气势磅礴 发思古之幽情 显山川之壮丽 读之激荡人心

时间:2020-02-05 18:51:07

相关推荐

其诗气势磅礴 发思古之幽情 显山川之壮丽 读之激荡人心

本文乃“只要你一句温和的早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有些景象极目远眺可以让心如止水者变得慷慨激昂,让浑浑噩噩者变得壮志满怀;有些声音张耳细听,可以让怯儒无能者变得勇敢无畏,让碌碌无为者变得志存高远。祖咏的边塞诗《望蓟门》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惊心动魄而又催人奋进的壮阔景观,读来令人气血震动,豪情勃发。全诗这样写道:燕台一去客心惊,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开篇一句,“燕台”破空而出,气势磅礴,发思古之幽情,显山川之壮丽。

燕台原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意在招揽天下英才,共创统一大业,这里代称燕地,泛指大唐东北边境平卢、范阳一带。地域辽阔,山川险要。诗人久闻大名,初来乍到,游目纵观,势必心潮翻滚,激情喷发,滋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客心惊”不是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而是壮怀激烈,气贯长虹;不是仓皇失措,瞪目结舌,而是豪情勃发,气雄万夫!首句以“燕台”造势,有燕赵大地慷慨悲歌之遗风;以“心惊”煽情,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之情韵。下文围绕“惊”字分五层展开行文,再现边地奇异风光,渲染英雄豪情。

一“惊”大唐军营战鼓插动,响声震天。“喧喧”摹声,震天动地,气吞山河,彰显大唐官兵军纪严明,军容严整的精神面貌。以“汉”代唐,唐承汉脉,威震四海,无敌天下,扬大唐军威,张大国之实力。说“汉军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大汉王朝,兵精将广,且能征善战,赫赫有名;窦宪、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等,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他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光耀千古。诗人多么希望像这些大将军那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啊!筛是军乐,鼓是号角,奏出了赫赫军威,吹出了雄心壮志。大唐之师是威武之师,无敌之师。

二“惊”是塞外积雪,万里绵长,寒光刺目。冬季本来甚寒,何况大雪纷飞;不是一天两天短时片刻之雪,而是十天半月历时久长之积雪;不止一处两处下雪,而是连绵千里万里的大雪;不说雪冷,换言“寒光”,可见白雪皑皑,凛凛生寒,寒光闪闪,刺目惊心,冷峻彻骨之中蕴含着不可动摇的意志,眼花缭乱之中饱蓄着不可侵犯的刚强。此句极言边地环境的苦寒恶劣,反衬大唐将士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也烘托出诗人以苦为乐,砥砺自我的英雄情怀。

三“惊”营中军旗,猎猎飘扬,杀气森森。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鲜红的旗帜,在半空中高高飘扬。红旗壮我士气,扬我军威,是鲜血染成的战斗誓言,是青春铸就的胜利大旗。不同于“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连夜行军,不同于“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冰天雪地,祖咏此处是红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一个“动”字无可替换,有凝重、严整、气派的意思,用于描写唐军旗帜风中之姿,尽显大国之风度。

四“惊”沙场烽火,连着胡地之月色,银辉四射,大漠如霜,烽火映雪,熊熊燃烧。雪光,月光,火光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幅万里雪原万里清辉的壮丽图景,没有塞上苦寒的荒凉景象,没有寒彻刺骨的凛冽北风,只有辽阔苍茫的壮丽雄奇,只有天地空明的皓月银辉:如此奇观,反倒更能激发将士们的战斗豪情。好奇的祖咏看到如此美景,绝对是心神振奋,大惊大喜!烽火连月,烧及胡地,是为攻势,从一个侧面展示大唐军队雄强进取,战无不胜的风姿。

五“惊”山川险峻,坚不可摧,牢不可破。蓟门之南为渤海,北边是燕山山脉,蓟门依山傍海,拱卫大唐,如铜墙铁壁,稳如磐石。此句言守势,突出山川形势对大唐极为有利,给人以大唐江山岿然耸立,不可撼动之感。写完“五惊”,诗人笔力急转,借景咏志,让诗人之儒雅形象,在如此辽阔激荡的风景中焕然一新。诗人虽然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候班超,初为文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长缨,缚番王来朝,立惊世奇功。

全诗落笔军事,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浑阔大,格调高昂豪迈,读之激荡人心,振奋精神;思之,慨以当慷,热血澎湃。不愧为边塞诗中的杰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