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豆瓣9.7分神作 绝对要看的经典纪录片!

豆瓣9.7分神作 绝对要看的经典纪录片!

时间:2020-01-26 08:28:41

相关推荐

豆瓣9.7分神作 绝对要看的经典纪录片!

5万余人评价,9.7分,高居文博纪录片首位,这就是国产纪录片——《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名字,小艺从前听过,但却有些模糊。看过纪录片之后,这条“走廊”无比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不夸张地说,看到一半就想立马背上包去走一趟大西北。

如此恢宏巨制,从到今天,获得了无数的好评;豆瓣9.7分的超高评价,也激起了几乎所有观众探索河西走廊的心。

从中国内地往来新疆,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有一条长约900公里的狭长平地,其形如走廊一般。

这条“走廊”,南北介于祁连山、合黎山之间,宽不过数十公里,最窄处仅有几公里。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示意图,图源:地球旅客

就着音乐大师雅尼创作的背景音乐《河西走廊之梦》,恢宏的影像在河西大地上展开:

从草原到沙漠,从冰川到绿洲,除了海洋之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汇集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上。有人说“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在这里,一切的“混搭”都是如此地顺理成章。

黄河以西的“走廊”

河西走廊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这样宏阔的画面,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

《河西走廊》的摄影指导,是BBC著名摄影师Bryne·McDermot,他曾两次荣获艾美奖,之前担任过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摄影。

在《河西走廊》里,风光摄影所占的篇幅比重并不大,但摄影团队运用了大量的延时摄影、航拍、日月星辰长时间曝光等先进技术,最终将“混搭”在河西走廊的各种地形地貌完美地呈现出来,看过的人,没有不感到震撼的。

在汇集各种地形地貌的河西走廊上,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这些故事的线索,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和深埋地下的考古遗迹之中。

为此,《河西走廊》专门邀请了河西史地专家沙武田,作为本片的学术顾问。同时,由二十几位历史专家先行撰写出50万字的学术脚本,再由编导提炼加工。

这个过程,耗时整整两年多。

《河西走廊》有着严谨的学术背景,但在呈现的方式上,却十分“接地气”。

影片开始后,你肯定会感到惊喜:《河西走廊》放弃了以往那种专家学者访谈的形式,完全用电影化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

正因为此,使得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够以有血有肉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鲜活的人物,仿佛在咫尺之遥,款款走来……

第一集《使者》讲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漫漫征程。

在这段漫漫征程中,张骞曾被困匈奴十余年,辗转西域各国,最终回到大汉首都长安。

张骞与汉武帝

在匈奴,张骞应该曾无数次仰望星空,怀想苍穹下万里之遥的长安城,和未央宫里那位雄心壮志的少年天子——汉武帝。

不过,他在异国他乡娶了妻子,还有了孩子。

对于张骞的爱情与家庭,《史记》中记载得十分简略:

(匈奴)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4000多个日夜,妻子儿女的生活,寥寥数语,一笔带过,那个与张骞相依为命十余年的匈奴女子,在太史公的笔下,只有“与妻,有子……俱亡归汉”这几个字的记述。

张骞的匈奴妻子是谁?她归汉之后怎么样了?

张骞的匈奴妻子

《河西走廊》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

“史书中对这个女人的着墨少之又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段爱情,给了张骞在大漠坚持数年的力量”

张骞通西域的壮举,从历史课本到其他各种书籍中,我们读过无数次,但影片中如此细腻地把一个女性角色呈现出来,无疑令壮阔的历史有了温情的底色。

张骞与匈奴妻子

整部纪录片,分10集,以“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为题,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的历史。

从汉代起,历经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发生的历史,透过镜头,渐渐地鲜活起来。

玉门关旧址

形形色色的人,曾经往来于河西走廊。

半路上,为了祈求平安,人们开始在山间开凿洞窟。

河西走廊上的佛教石窟分布

于是,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陆续诞生。

麦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炳灵寺大佛

而在河西走廊的西端,一座集大成的艺术宝库逐渐显现出轮廓,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217号盛唐窟

003号元代窟

到今天,当我们眺望河西走廊时,不论是石窟中的古代艺术,还是人造卫星指向的星辰大海,都是这条“走廊”送给我们的礼物。

正如片中所说:历史从未消失,只是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

这一生,一定要走一趟河西走廊,去祁连山下,走一走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融合、壮大的道路,那里有千军万马出塞的记忆,也有攀缘峭壁凿成的艺术瑰宝,那里很美,那里很有内涵。

阳关烽燧,图源:图虫

在去走河西走廊之前,记得看看这部《河西走廊》。

记忆中,那马蹄声咽的残阳,那驼铃回响的孤烟,是一段铭刻文明的道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END-

编辑丨艺旅文化 triac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