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写不出好文章 是这个重要环节没谋划好

写不出好文章 是这个重要环节没谋划好

时间:2020-03-14 13:03:24

相关推荐

写不出好文章 是这个重要环节没谋划好

采集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也进行了归类储存,但这并不意味着拿起笔来就能又快又好地写出好文章来。

我们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自以为有很多材料,似乎也有很多话要急于说出来,凭着一时的冲动,拿起笔来就写,可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连自己都感到不满意呢,于是只好重头来,再写,可又遇到类似的问题,这样反反复复,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弄得最终失去了信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下笔前没有精心地构思谋篇,没有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想深、想透,没有找到最佳的表达思路,就急于下笔,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朱光潜先生在《作文与运思》中说:“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将全部想好,拈一张稿纸,提笔就写,一直写下去。他们在写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一番,只是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上句未写成时,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写得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加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这样来的。”

不过,也有这种情况,动笔前倒是认真的构思了,可是苦思冥想了好半天,就是不知从何下笔,思绪来的特别慢,就是说,不能快速地进行构思谋篇,因此,也就影响了整个成篇的速度。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袖手之前,始能疾书于后。”非常形象面又精辟地道出了构思谋篇在整个写作中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写不通往往由于没想通。下笔前心里想好了,写起来就快了。”这个“心里想”就是构思谋篇的过程。

古人云:“作文之诀,思过半矣”,如果把写作分成采集、构思、行文、修改四个阶段,那么,构思谋篇就要占去一半的时间。

构思谋篇,就是在头脑中孕育文章的形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夫神思方运,万途兢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意思是当我们采集了材料,有了写作的意图时,无数的想法会纷至沓来,这时,我们就进入了对尚处于“虚位”和“无形”的文章进行设想中的精雕细刻阶段。

具体地说,就是从纷乱的头绪中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提炼出文章的主题,选择好文章的内容,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初步设想好语言表达的策略,然后才能下笔成文。

这一阶段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可谓“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构思孕型,就在于尽快地寻找到整篇文章形态最佳的构想决策,确立最好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

进行有效的构思谋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选择好楔入的角度。

构思是一系列定向性的思维过程,必须在既定的方向控制下展开,这个既定方向,就是文章的总体目标,它可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

是从宏观角度展开,还是从微观角度铺衍,是从正面角度表现,还是从侧面角度迂回,是全面铺开,逐层分说,还是抓住一点,举一反三,是落笔于常情常理,还是作逆反异思……这些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效果。

在构思时,如果表达的角度没有选择好,就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使得文章的构想进入了窄窄的死胡同中,思路无法打开,思维的历程变得艰难不堪。

因为角度的选择决定了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技巧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全局成败的部署,所以切莫小视。

角度的选择既要根据客观需要,又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即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的展开,还要考虑成文的效果。一旦选择了最佳的角度,破竹之势就已成,不愁此后不成完璧。

第二、要进行通盘考虑。

构思时要进行整体规划和通盘考虑,要有全局的眼光,不能只注意局部和细微末节。

须知,文章是一个逻辑严密,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文章的好坏,给人的是整体的印象,不是一词一句的得失。如果不是从通盘去考虑,局部和细节构想得再好再深人也是枉然,还得推倒重来。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中说:“若术不素定,而违心逐词,异端丛至,骈赘必多。”这样,就会延误了构思谋篇的时间。

整体规划,就是要考虑到文章的完整性,文章各部分、各要素都应相应相称,不能顾此失彼,残缺不全。

还要考虑文章整体内在的和谐性,文章总体和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安排,要有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互相照应,采用什么标题,怎样开头,主体部分如何展开,如何结尾,运用什么表现手法,甚至语言的风格等,都不是孤立的问题,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在每一个局部具体地构思中,都要通盘全篇,要从全篇的表达效果出发,万勿以局部损害整体。

第三、是构想要合乎情理。

在构思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构想要合乎情理,无论是形象的思维,还是抽象的思考,在遵守逻辑规律和必须符合逻辑要求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

切莫一味追求构思的奇特而毫无顾忌,天马行空,任意驰骋。

要知道,好的文章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它表现在,对内容的构思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即要反映生活的真实,不是胡思乱想,不是胡编乱诌,否则,就会导致构想文章内容的毫无根据,荒唐可笑。

还表现在,文章本身的逻辑性上。无论是提炼主题,选择材料,还是安排结构,都要符合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不遵守这些规律,在构思中,思考的对象、使用的概念就会模糊不清,就会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就会含糊其词、犹豫不决,不能果断抉择,也经不起推敲。

这样,自然会影响构思的速度和成活率,匆忙下笔,也会因确不满意原先的构思,犹豫迟疑,无法落笔成文。

因此,在构思时,有明确的逻辑意识,就不会入迷途,走弯路,而是直奔自己的写作目标,从而,也就加速了构思孕型的速度。

第四、是善于及时捕捉灵感。

灵感是思维活动的一个飞跃,是集中思考某一问题的突然领悟,是在艰苦的构思过程中一刹那间进发出来的思想的闪电和火花。

构思过程中,思维往往受堵,灵感的突发,就会突破这种堵塞,获得“妙悟"、“神会”,茅塞顿开,使你的思绪豁然开朗,纷至涌来。

灵感是稍纵即逝,难以再现的,当灵感瞬间出现时,要及时捕捉,记录在稿纸上,哪怕是用几个最简单的字词,只要是自己能看得懂,能回忆起来就行,当我们再次进行构思时,一看到这些字眼,就会获得某种创造性的启示,顺利地展开思路,快速地完成整篇文章的构思。

构思谋篇,思维必定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因为这是一种最佳的“思维态势”,在这种状态下,思维流动的速度极快,大脑中构想的写作方案极多,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对众多的写作方案迅速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平衡,以捕捉到最佳的写作方案来。

构思谋篇过程中,有立意、定材、布局这三个重要环节,我们将在下一讲中对它们逐一进行具体介绍。

上一篇:对采集的材料进行归类储存,成功的作家都会这么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