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方寸之间显技艺——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侧记

方寸之间显技艺——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侧记

时间:2018-08-12 09:32:53

相关推荐

方寸之间显技艺——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侧记

作者:何文娟

开幕式现场10月22日上午,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在山东曲阜正式开赛。

评委发布考题、宣读要求后,来自19个省份的152名参赛选手陆续进入各自区域,竞赛正式开始。

手起铲落,探寻未知

朦胧雾气中,西南角的考古勘探竞赛区内,20余位来自考古研究院所、高校的参赛选手开始试钻。选手紧握探铲来回转动向下,随着探铲抬起,小心翼翼取下探铲内带出的土放在一旁,又继续向下钻探。

考古勘探竞赛现场选手正在做记录此次考古勘探竞赛实操内容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个探孔的钻探、记录与标图。

竞赛过程中,来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选手董文斌磨破了手。“竞赛所在区域是鲁国故城第29号探区,遗址堆积复杂且因前期雨水较多,导致堆积含水量增加,打铲和取土困难度增大,比较费力,一个小时内打3个探孔时间比较紧张,用力往下打,所以才磨破了手。”

考古勘探竞赛现场选手正在做记录董文斌现为齐国故城考古领队,毕业于以田野考古见长的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曾在鲁国故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对于工匠精神,董文斌有着自己的见解,“对于考古来说,首先要有执念、坐得住,有精益求精的态度,遗迹做到位,辨认出更多的遗迹点,最大程度揭示遗址信息,这是考古工作者现在必须要做的。”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大赛新增了考古勘探项目。“洛阳铲探是中国考古学最为特殊的创制,在确认遗址、框定范围、判断遗存分布、了解堆积性状及相互关系、辨识遗迹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称作‘中国考古的利器’。此次项目设置主要考察田野考古基本技能,选手规定动作虽近乎原始操作,但由熟练者上手,可判断遗迹性质、准确定位出土物,为下一步发掘、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说。

画笔轻描,飞龙走凤

22日上午9时左右,赛场左侧的古建筑彩画作竞赛区内,有选手将手中的牛皮纸缓缓对折,用铅笔在其上画图案,这个步骤称为起谱子,要求按构件的实际尺寸画出图案并修整精确。此次古建筑彩画作实操内容要求选手按照白描墨线彩画小样起谱子,在已完成表面处理的木构件上直接进行彩画制作,彩画原型为曲阜孔庙大成殿檐下的龙形彩绘。

选手正在起谱子

完成后的古建筑彩绘作品有选手正在用锥子给牛皮纸扎孔,这个步骤称为扎谱子,沿着画出来的谱子线均匀扎出针孔,以备拍谱之用;有选手将扎好的模版贴附在木构件表面,用粉包沿谱子上扎好的线拍打,这一步要求拍出的谱子准确、清晰、花纹连贯不走样。后续还须经过沥粉、刷色、描金等步骤,彩绘才算完成。

22日下午4时许,彩画已基本成型,彩绘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此次竞赛南北方选手基本各占一半,为照顾南北技法差异,我们提供彩图和线图两种供选手选用。”竞赛彩画组评委,从事彩画工作30余年的“北京大工匠”、北京市彩画非遗传承人李燕肇表示,“有选手明知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比赛,但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这种专注、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斧刨舞动,伐木丁丁

古建筑木作竞赛区最右侧,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21岁选手黄琦正在绘图,她是木作组唯一一位女选手,学习油画修复的她,在修复木制画框的过程中,突然对木作产生了兴趣,因而转学了文物保护专业。此次木作竞赛的实操内容是按照考核现场发放的施工图纸,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传统工具和工艺制作“冰裂纹窗”,这十分考验选手的基本功。

此次竞赛脱颖而出的6号作品,榫卯节点合理,接口严实平顺,整体干净利索,斩获木作组一等奖。它的作者是来自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的孔令伟。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竞赛的难点在于这个窗多数角不是直的,有十几个檩条二十几个节点,对参赛选手的基本功要求更高。首先得按照图纸寻找中间点,然后按比例确定每个点的分布,点得画准、裁准,差半毫米都不行。”

“师傅要带出更多徒弟、要带好徒弟,使传统木作技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原研究员黄滋点评时表示,传统木作工艺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是关注时代特征,了解各时代的结构、工艺、装饰特征;其次是注重地域特色,关注地域文化;第三是按图施工,处理好具体细部的榫卯关系分配;第四是规范工艺流程,刨料、画线、做卯口、开榫步骤合理;第五是量材施料,材料的选择要性能相近、纹理相似、材料适合;第六是精到的制作工艺。

千层高台,始于垒土

瓦作组唯一的女选手引来了大家围观,围观群众对她一个女孩子干这行表示好奇,她的声音透着坚定:“师父说干这行就是要接地气”,一边说,她一边放上抹了灰的砖并调整好位置和角度。古建筑瓦作实操内容要求现场砌筑丝缝墙1平方米 ,并手工磨砖3块。要求丝缝墙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不能大于3毫米,十分考验工匠技术。

古建筑瓦作竞赛现场“竞赛最难的点,在于保持墙面横平竖直、灰缝大小均匀。在砌的过程中就要算好每一层的高度,随时关注灰缝的大小是否一致并做调整。砍磨砖也很考验技术,需要先将毛砖多余的部分铲去,马面部分不能砍得过于光滑,要能抓灰。”瓦作组一等奖获得者孔凡斗,也是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曾参与过曲阜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尼山孔庙建筑群维修。评委点评孔凡斗操作工艺熟练、墙体砌筑砖缝平直、灰缝均匀,墙面整洁,外观整体效果好。

“竞赛设置主要考察选手综合技能,在竞赛中很高兴看到传统技法还在使用。不足的是,选手对设定项目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技艺的掌握不太全面,对成品破损把握程度的认知有差异。传统技艺的继承还是要从技艺入手,才能把握精华。”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孟琦中肯地说。

笔走刷落,神韵毕现

洗画芯、揭命纸、对画芯进行修复、给画芯上浆、拣毛、重新托好命纸、晾干、全色,这是古画修复中几道重要的工序。命纸是画芯的托纸,托纸直接和原画接触,能延长作品的寿命,也能够使作品更加出色,故而称之为“命纸”。命纸揭取时要非常小心,不能伤及画芯。技能娴熟的技师能做到“四面光”,即上下左右四个角度都看不出修补痕迹。

书画文物修复此次书画文物修复比赛是参赛选手现场提交、展示修复好的古画1幅(非馆藏),提交修复方案、修复报告各1份,并进行部分书画修复环节的现场实操。来自苏州博物馆的参赛选手已从事古画修复40余年,他表示:“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一幅画作修复,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书画修复赛场内,选手们四人一桌,裁纸、调浆、上色、晾干,紧张有序。

两边墙上展示着选手提交的修复作品,山水、花鸟、佛像等,如不细看,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修残补缺,原貌初显

22日下午5时,天空中缕缕白云映着落日的余晖,位于竞赛场地最南端的瓷器文物竞赛区透出了灯光,放轻脚步靠近,传来一阵嗡嗡嗡、沙沙沙的声音,凑到窗口去看,原来是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修复的最后环节:打磨、上色。瓷器文物修复实操内容要求对瓷器文物标本进行病害情况分析,现场独立完成器物的展示修复内容,对修复过程进行相关文字、图片等信息记录,并完成简单修复的报告。

瓷器修复分为方案制定、清洁黏接、补配打磨、残缺复色等环节。修复中如何使修复痕迹更接近原始制作痕迹,得靠瓷器修复师对修复材料的掌控能力和操作技巧。

瓷器修复竞赛现场在此次竞赛所用的瓷器选择上,主办方和裁判颇费心思,四处寻找需要修复的馆藏一般文物,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每件器物的修复工作量是否相当。文物修复过程也是几种修缮理念的交流融合,评委打分过程十分慎重,推敲、比较直至半夜。

获一等奖选手合影10月23日上午,天空碧蓝,万里无云,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论坛在周公庙料场举办,6个项目的评委代表分别就各项目当前的发展进行交流,并对竞赛情况作了点评。随后竞赛一、二、三等奖揭晓,共有8名选手获一等奖,11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曲阜市三孔古建工程管理处获特别组织奖。

“竞赛比出了水平、体现了工匠精神、折射出工匠对于工作的热爱,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故宫博物院原研究馆员、本次竞赛裁判长李永革说,“老工匠的表现体现了文物行业工匠的精神面貌,来自院校的准工匠们表现可圈可点,木作、瓦作组还出现了两位女选手。”

据了解,此次竞赛是继往开来的一届,早在,国家文物局就曾在山东曲阜组织了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竞赛活动成果显著,好评不断。“与相比,此次竞赛主动而为、开拓创新的意味更加明显,首先,竞赛范围扩大,新增了古建筑彩画作、考古勘探两项;其次,活动规模扩大,报名参赛人数较多了两倍。”

李永革建议,下一届竞赛可以丰富充实内容,兼顾石质文物修复、雕刻等其他文物修复项目,以赛代培、以培代赛,促进人才涌现;增加互动展示交流环节,通过竞赛提升工匠的水准,实现技术传承、提升。

责编:李瑞

审核:徐秀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