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古代的皇帝 为什么非要让太监伺候自己 而不用美貌的宫女呢?

古代的皇帝 为什么非要让太监伺候自己 而不用美貌的宫女呢?

时间:2021-09-09 02:20:21

相关推荐

古代的皇帝 为什么非要让太监伺候自己 而不用美貌的宫女呢?

性别不同,能传达的心意也是不同,别看太监不完整,但太监,也是男人,而且还是那种最值得皇帝信任的“男人”。

古代宫廷讲究“后宫三千”,这个“三千”,并非实指,可有的时候,也不止三千之数。

要说皇帝纳了那么多“妃子”吗?

自然是不可能,所以“后宫三千”里,其实有着大量的宫女。

她们不是皇帝严格意义上的妻妾,但是却属于皇帝的私产,在唐玄宗时代,大唐长安的宫廷里就有宫女“四万”,这个数字要比三千还多了十倍。

可这不是重点,需要讲的是,即便是拥有着数万宫女的唐玄宗,一生之中所宠信和培养的“太监”却是不少,最著名的,就是那个“高力士”,高力士是为古代历史中最为顶级的“宦官”,地位很高。

这个问题放在唐玄宗身上一样“受用”,为什么这么多宫女在宫中,却还是要用太监呢?

皇帝一天的生活有很多个步骤,普通的日常活动还只是小事,处理政事,这才是重中之重,但女人能“干政”吗?

有的时代,即便是皇后都不允许,更何况是一群宫女,这种情况的时代也有一个明显的朝代,那就是“大明朝”,大明朝直接就是摆明了要倚重宦官,所以才有了“司礼监”这个牵制内阁的宦官组织,平时也负责皇帝生活,还处理政治。

试问,宫女能做这些事吗?

不过宫女还是皇帝日常生活里的主要人物,细微的生活方面,只有宫女们才做得好,起床刷牙再到穿衣打扮,几乎都是宫女一系列完全负责,有的皇帝会让太监帮忙换衣,但更多时候,的确只是让宫女来负责。

之所以还用太监,那是因为太监也是男性,有些事情伺候起来,会有着不言而喻的方便,这是出于生活的体验感来考虑的,皇帝自然更是如此想的,再说了,天天看到的都是宫女,偶尔换个同性别的太监来干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抛开性别差异,太监能做的事情,真的是不少。

古代宫廷怎么说都是一个“政治”的集合体,太监最早的“诞生”,便是最早的统治者为了寻找男性仆人,却又害怕仆人和自己的后宫有染,于是才有了如此“残忍”的制度,批量制造太监,要知道,除了皇帝之外,太监也是能进后宫的“男人”。

所以制度森严、管理森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种森严的制度下,不可能说皇帝把蛋糕都压在宫女身上,也要找一些“净身”的太监,不得不说,太监的确对于皇帝特别忠诚,从唐朝后期开始,就经常有宦官为主献身的故事。

也是这样,才让大唐后期但凡是皇帝想要提高中央集权,都要给宦官掌权。

譬如唐朝时,在安史之乱后,大量的官宦被授予“监军”的职务,为的就是从宫里出去帮皇帝监视战斗的情况,虽然有着“鱼朝恩”这样捣乱的人物,可陪着统治者走到最后的,是他们。

在作用上,太监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特征,除此之外,太监也是天子宫廷“阴阳调和”重要的一环,古人信阴阳五行,阴之过剩不行,至于阳之过剩,这几乎不可能,但是太监,多少还能“阴阳调和”。

古人里面有些贵族喜欢骂太监为“阴人”,可在实际上,太监还是属于阳者,这里所说的“阴阳”之说,其实是对皇帝的一个“抑制”。

可想而知的是,若身边全是貌美的宫女,那么这个皇帝自然是无心事业,全花在了男欢女爱上,此乃大忌,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后期,皇帝就因为这种事情被限制得死死的,所以清朝的宫廷太监很多,经常在皇帝面前刷脸。

所谓“调和”,便是让皇帝在宫廷生活里保持理智,不能够天天随心所欲,这种道理是自古以来存在的,后来以法律的形式显现,在此之前,就是不成文的规则,过刚易折,这个道理很普遍,皇帝身边的人都懂。

在唐朝,盛世之际,都是出现过宫女纵火案,到了明朝,最著名的便是宫女刺杀皇帝的“壬寅宫变”,其实这些都是皇帝纵欲过度,导致阴阳失和的表现,仔细研究每一个时代的明君,都是用宦官管理宫女,这种阶级结构,就是“阴阳调和”。

但该说不说,皇帝日常生活中,干脏活累活的还是宫女为多,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有,这些宫女有些人一生都看不到皇帝的真颜,真正能靠近皇帝身边的,只是那几个“大宫女”,身份和容颜都是惊人的,再说得透彻点,这些大宫女,有可能第二天就是“妃子”了。

只要是懂得权力的皇帝,都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他们知道自己的欲望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太高,譬如明朝神宗就是如此,他一时兴起宠幸了宫女之后,生下了长子朱常洛,可这个儿子他一直不喜欢,但不喜欢也只能忍着。

自觉“远离”、“筛选”,这种思维习惯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特别在清朝,还有太监帮忙“教训”皇帝,什么今天皇帝见的宫女太多了之类的,为的就是保持皇帝清醒,而清朝有一个“管理失败”的例子,那就是溥仪。

溥仪小的时候,大清已经式微,可是宫里的宫女,却还是要严格按照以前的宫廷规则来生活,想出去玩的时候,就只能把溥仪折腾得精疲力尽,睡着之后才能出去,溥仪就是年少纵欲过度,导致后来一定的身体问题,酿成婚姻悲剧。

这看似是个例,事实上却不可能绝无仅有,自古以来皇家都对皇帝的“择偶”严防死守,对于皇帝和宫女们的接触更是有着很多的限制,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样的和睦美妙,事实上,这种和睦美妙也是“表象”,背后更多的是宫廷矛盾。

当朝代发展到了明朝时,倚重宫女的吊诡逐渐被化解,以往处在“伺候”和“干政”之间的太监宦官,在明代正式有了高级的身份,那便是“参政”。

虽然明朝的贴身太监还时不时需要照顾、安排皇帝的生活起居,但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着大量的权力执行,这个时候,古代皇帝用宦官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不是皇帝们不会享受,而是真的不能够只享受。

宦官们通过讨好皇权来获得类似于相权,但却又不是的次一级决策权,也是明代开始,宦官的地位升高,以往宫女和女官尚且可以和官宦相提并论,到了大明朝,却是不行了,而且还有着“东西厂”这样的机构,他们的地位远超以往。

到了清代,雍正还推出了“宫女退休制度”,史无前例地让宫女们到了一定年龄可以退休回家,宫女换了一批又一批,皇帝们的内心里也已经淡然了,宫女能够回家结婚,但太监却是不行,太监们能做的,是永远守在皇帝身边,贡献忠诚。

所以太监的忠诚度,是最高的,宫女亦无法比拟,若是问太监明明都是“不完整”之人了,不仅不恨统治者,反而还忠诚到愿意付出生命,这或许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一种表现,也有可能,是皇帝真的给了这些太监们很好的待遇。

综合忠诚和作用而言,太监其实作用更高,宫女们更像是一种基础的“生活工具”,但是太监却能更加智能,这是宫女们比之不过的。

只不过在扭曲的社会阶级下,太监这样的存在实在是太尴尬了,要想获得君王的绝对信任,就必须不能对君王的后宫造成“威胁”,所以成为太监,在古代也被认为是成为顶级心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好办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