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这幅作品通过描绘荒凉的边城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落寞情怀

这幅作品通过描绘荒凉的边城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落寞情怀

时间:2019-10-15 01:35:02

相关推荐

这幅作品通过描绘荒凉的边城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落寞情怀

本文由作者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一种题材也很受古代文人的欢迎,这个题材就是边塞,由此还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比如说唐朝的高适、王昌龄等等。为什么这些诗人会把边塞生活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呢?因为纵观中国历史,边境战争可以说是频繁发生。古时候的文人们一部分会把边塞立功当成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还有一些人是被贬谪到边塞,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表达作者的寂寞和思念的一些边塞作品。明朝有个官员叫韩邦奇,他就做过一组散曲,名为《边城秋来早》,看名字大家就知道,这组曲子描绘的就是边城生活。下面我就和大家讲解一下此曲。

这组散曲的第一首小令围绕“春迟”,通过边城雄浑壮阔而又荒凉寂寞的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落寞情怀。作者站在边城上,极目远望,昏黄的落日映衬着浩瀚无垠的荒漠,渐渐隐没于远处荒芜的高台。春天快到尽头了,可是在边城,山上的花儿还没有盛开。所见如此,格外让人感到凄凉悲切。“对寒杯百感兴怀”一句由景入情,转入抒怀。

“渭水”,黄河的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由陕西潼关汇入黄河。“秦城”,陕西在春秋战国时属秦国,故陕西又简称为“秦”。此处的“渭水”“秦城”均指代作者家乡。作者由眼前苍凉的景象忆起家乡陕西的风光,想到家乡此时正是春意盎然,到处鸟语花香,可是边城仍然春寒料峭,到处一片荒凉。小令最后以“雪满红崖雁不来”结束全篇,含不尽情思于绘景之中。

古人有“雁足传书”的说法,曲中的“雁不来”,既指边城寒冷,连大雁也害怕飞来,也指离家万里,音信不通。在古代的诗词曲作品中,抒写秋思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题材。第二首小令围绕“秋早”,通过边城早秋景色的摹画,表达了作者吊古思乡的凄怆情怀。作者登上边城的高台,眼前西风凛冽,胡沙漫漫,此种景象,使他想起了秋天已经到来。从“见西风才报新秋”上,可以看出作者平日军务倥偬,早已忘记了季节的变替。

为了证实自己对于秋天到来的判断,作者细眼瞧去,发现情况正是如此,因为山上的树木已是红叶萧萧,早经秋染霜催了。“上高台百感兴怀”一句由景入情,转入到吊古思乡情怀的抒写。从眼前历史上那些燕国修筑的关隘、赵国营建的边塞等军事建筑上,作者仿佛看到了远古时代的铁马金戈与喋血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去的一切都将化作尘土,今天的一切亦将成为过去,作者通过“都做了古往今来”这一高度凝练的语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深沉思考与对战争的厌弃。

“野戍”,军队野外驻防的地方。“画角”,古代乐器名,军队中一般在黎明和黄昏的时候吹奏,用来报告昏晓或者发出警报、振奋士气等。小令最后以“野戍凄凄却又画角哀”收束全篇,景中传情,使得全曲始终笼罩在一股悲凉苍劲的情调氛围之中。韩邦奇曾经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宣府,又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辽东。后又拜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种边塞军旅经历,使得他的一些反映边城风光与戍边之人思乡情怀的散曲作品较有特色。

这二首小令分别围绕“春迟”“秋早”,结构上均是前写景,后言情,通过不同季节边城地区景物的摹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情调。语言上叠字手法的频繁运用,使得这种冷落的伤感情调非常浓郁。另外,结构及用语上的诗词化倾向,使得这二首小令在具有散曲的通俗畅快之外,又兼有诗词的蕴藏绵长的审美趣味。今天关于《边城秋来早》这组散曲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从这组散曲中,我们可以看出韩邦奇超高的文学造诣,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描绘边塞生活的文学作品呢?

参考资料:《明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