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华夏人文初祖炎帝部族发源地歧说述论

华夏人文初祖炎帝部族发源地歧说述论

时间:2023-06-20 16:26:11

相关推荐

华夏人文初祖炎帝部族发源地歧说述论

中国人自古重祖敬宗。从血脉传承上讲,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视炎黄二帝为华夏人文始祖。炎帝是传说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先民们用结绳来记事,但结绳并不能载史。这一时期历史的传承便要依靠传说的代代相传传说和神话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但远古的历史踪迹有许多会掩藏、散落在这些早期的神话传说之间。

《列子》云:“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太久远的年代,太模糊的记载引发了后人对炎帝其人、其名、其事的长久思考。传说虽是神话的历史,但关于神农炎帝的百余种文献记载、分布于数省不计其数的历史遗迹以及流传数千年的民间传说已经从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向我们证明,在中华文化萌发的上古时代,炎帝是确有其人的,神农炎帝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正如徐旭生在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所言:“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素质、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关于炎帝名号,李玄伯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认为:“炎帝黄帝似姜姬两部的始祖,而政权集中后历世首领仍沿袭其称。炎帝黄帝并非一人的称谓,所以传记中或称皇帝为有熊氏,或称为结云氏,或称为帝鸿氏、轩辗氏,称炎帝为神农氏,或称为连山氏、烈山氏、魁院氏,至为分歧,即亦因此。”笔者赞同是说,本文即持炎帝之名是上古时期某个重要部落历代首领的共同尊号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炎帝逐渐出现了神农氏、烈山氏、历山氏、赤帝这样一些别称。对于这些称号之间的关系,自古至今,争议丛生。也正是由于这种称呼的宽泛使用,所以带来了相关记载中炎帝史迹年代混乱、世系错杂、史实矛盾的现象。

炎帝、神农氏、烈山民等称号的合一,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这种历时性的称谓是华夏族历史意识的反映。如今,炎帝神农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化符号。故本文中,我们将不再对炎帝各名称之间的差异做具体区别。对于炎帝部族早期活动于何处这一问题,历来存有争议。目前在我国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都保存着大量炎帝的历史遗迹和与炎帝有关的民俗,且各地的炎帝遗存均能够在相关文献记载中找到合理佐证,这也就带来了炎帝地望的南北之争。现北方黄河流域主要有陕西宝鸡说、山西高平说:南方长江流域有湖北随州说、湖南株洲说、湖南会同说。

陕西宝鸡说是史学界最传统的一种说法。此说在史料记载、历史遗迹、历史风物等多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支撑。

在先秦文献中,关于炎帝起源最为重要的一条史料即《国语·晋语囚》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但《国语》中对姜水具体位置没有明确说明,故后世歧说纷出,数千年无确解。北魏哪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丽氏明确指出,姜水为今宝鸡渭水流域的一条支流。《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史记·补三皇本纪》、《通志》采是说。宋《路史·国名》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水”。明、清之际的《大明→统志》及《凤翔府志》、《宝鸡县志、》等志书均记载“姜水”是指今宝鸡市区渭河南的“清姜河”,“姜氏城”是指今“姜城堡”。

《春秋纬·元命苞》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子常羊,生神农”。《帝王世纪》将此说演绎得更加具体生动:“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日任拟,有蠕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山之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宝鸡说认为“华阳”即“华山之阳”,而华山南接秦岭,位于渭水流域和秦岭北麓。现宝鸡市称“炎帝陵”所在地山为常羊山。而宝鸡常羊山也正好位于渭水流域和秦岭北麓,与史料记载相近。

从考古发掘来看,宝鸡渭河流域有700余处旧、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其序渎山谷、东流入漳的络河,又称降水。据此,持高平说着认为《国语·晋语四》中“炎帝以姜水成”中的古姜水很有可能就在发坞山、羊头山一带。

持高平说者认为炎帝母亲游华阳感神龙首而孕炎帝的华山,指的是今沁县华山,又名滑山、花山。此华山即发坞山北峰,属绵山支脉。离络(姜严)水亦不过数十里。绵山,《禹贡》称“太岳称界山、介山。钱四宾先生在其《西周地理考》中认为,介山即厉山、烈山。厉、烈、介皆声转相同。

另外,从历代文人著述及方志《艺文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炎帝传说在此地的影响。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游人罕至,故文人题咏与湖南炎陵、陕西宝鸡比较起来相对较少,但正因为有意造神行为相应少了许多,因而也就保留了较多的珍贵、可信的原始信息。

传说炎帝神农氏“雨粟”、“植谷”。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后称“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历史上一直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中国北方地区也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这是炎帝起源于北方说的重要依据之一。高平地方世代相传的炎帝文书就这样说道:“炎帝上了羊头山,井子坪地开荒田,七种八种种成谷,除去毒液才能餐,娘娘将谷脱去皮,人才吃上小米饭。”

从当地粟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太行山地区是粟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太行支脉中条山麓的下川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晚期。从中出土的原始磨盘(用于谷物籽粒加工)残片与石锈(用于斩草)都代表了我国粟作农业的先声。因而最适宜泰穆生产的地方,就应该是文明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磁山文化遗址中朽烂的谷物,就是谷子。传说中神农氏最突出的发明是泰穆。泰是黄米,穰是小米,这是上古三代华北地区先民最主要的粮食。太行山地区的小米至今名冠天下,其小米的优秀品种“沁州黄”、“泽州香”,几百年来一直是贡品。这些都是传说产生的充足条件。

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以羊头山为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国的度量衡是以羊头山柜泰中者为最基本单位创制的,而柜泰是神农在羊头山发现和培育的。几千年来,羊头山产的泰成为朝廷定律历的标准。

上党地区也是中国北方出产药材最为丰富的地区。晋东南一带的自然地理环境具各炎帝尝百草的条件。另一方面,文明的孕育、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环境。而山西自古就有着较为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受来自外界的干扰较小。这一区域是农业文明的最佳“孵化场”。

从相关历史遗迹来看,《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泽州府志》、《长子县志》等方志中均有羊头山的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的记载。神农城遗迹及神农井至今可见。雍正《山西通志》、光绪《高平县志》中也都有关于炎帝陵的记载。今陵己不在,“炎帝陵”碑刻尚存。明朱载墙《羊头山新记》还记载了神农得嘉谷之地一一五谷哇,羊头山的柜泰即出于此。

高平县炎帝传说与炎帝崇拜非常密集,因此祭拜炎帝的庙宇也非常之多。高平编制内的100多个行政村,居然有上百座炎帝神农庙祠。这是高平市特有的炎帝文化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实属罕见。据《高平金石志》载,高平县有关炎帝的庙宇及遗址多达40余处,因炎帝活动而得名的村地名20处,比如炎帝岭、难沟、换马村、北营村、卧龙湾、庄里村、跑马岭等,每个地名都有相应的完整传说来源。据不完全统计,高平及周边地区涉及炎帝的碑刻约90余件。如此集中的炎帝庙宇和碑刻,深刻反映了炎帝传说在晋东南地区影响之深、之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