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古建随笔|武义俞源李氏宗祠

古建随笔|武义俞源李氏宗祠

时间:2022-05-25 16:19:44

相关推荐

古建随笔|武义俞源李氏宗祠

□朱穗敏

引言

俞源村有座李氏宗祠,誉为“处州第一祠堂”,不用看也知道俞源村的李氏宗祠自然是要普通一些。看了也的确如此,时间不算久,规模不算大,装饰也没有多精致,况且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柱子墙体有些倾斜,院子里闲花杂草东倒西歪,大部分的房间许久没有人去,似乎裹在灰尘里。

守祠堂的是一对近八十岁的老夫妻,老先生姓俞,在这李氏宗祠里做检票工作已十多年。大门口常有村里的老人家三三两两坐着,说些家长里短,抽着旱烟,烟气缭绕。

看守祠堂的老夫妻

一、 择善而居

明宏(弘)治年间(1488-1505年)的致仕训导莲城谢宏叙所撰写《俞源李氏重修谱序》,对李氏一族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说明,据说可上溯至唐代李邕,“括之李氏实自刺史邕始也,邕本州岛刺史,子孙遂家焉,”但因战乱这些谱已经丢失。明代“洪武间,讳惟齐者登进士第,……实彦兴翁之叔父也。彦兴翁……,雅爱俞源山水之胜,自城而徙居焉,”彦兴翁娶了俞家的女儿,陪嫁了一宅子,便在此定居下来。彦兴翁就是俞源李氏始祖,算下来,李氏一支在这里也繁衍了六百多年,行第字目取了30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恭敬尚贤良,福禄联寿昌,英雄显祖德,豪杰振纲常,”据悉目前李氏已到“英”字辈了。

这幢陪嫁的建筑,今日称之为“李宅楼”。我与陈老师曾在周日寻访此宅,居民早已搬出,杂物堆放不少。旁边有一老先生,开始不甚搭理,听说我们是从杭州来,突然有些激动地询问“你们是从武林门来的?”原来老先生曾在上世纪60年代去过杭州。

李宅楼二楼明间单步月梁

前几日发俞源照片于微信,朋友说,你整天都在青山绿水间,思索良久,留言:其余的都被我过滤掉了。事实上,被过滤掉的是大多数。职业的要求和现实的困境,常常会让我觉得心情抑郁;更加难过地是对于很多现在居住在老房子里的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现代的混凝土房子,倒是我们的工作实在是给人家添了麻烦。复杂个人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无法仅站在职业的角度,把建筑当成全部而无视其居住者。

建筑和土地在那里,被不同的利益诉求的人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或者倒塌或者延续。谁应该是最终的那个决定者呢?

站在彼时回望彦兴翁,600年,真也可以感叹下,“逝者如斯夫”。

二、 瓜瓞绵绵

在俞源的几百年间,李氏家谱修了13次,最早的一次是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最近的一次是今年,即将付梓。同村的俞氏族谱修了18次,元代两次,明代4次,间隔时间长至百年,短也有四五十年,清至民国11次,又修了一次。到雍正时期,无论是较为显赫的俞氏还是稍贫弱些的李氏,比起乾隆后的家谱修缮,都还未规律化,后期家谱大约一修。

此次看到的是民国三十四年的家谱(图3),收录的一篇在弘治年间的记载中,“族旧有谱存,罹兵燹,简册脱漏,彦兴翁尝自手录之,值正统寇乱,又遭煨烬”,前一兵燹为元末明初之乱,后一“正统寇乱”则是陶德义为首领的“宣寇之乱”。这场局部纷乱始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冬,因宣慈乡银场产银量不大、生活无着落,矿工揭竿而起,景泰二年(1451年)平复。这场纷乱导致处州十县之一宣平县的设立,1958年宣平撤县,俞源归属于金华武义。此后,平和之中人口繁衍,小小的村庄也经历着明末清初的战乱,太平天国的扰动以及清末民国炮火,跌跌撞撞一直延续至今。

李氏家谱

历史中有多少个像这般的小村庄,看似藏匿在小小的山坳,却也躲不过大大小小的战火;有多少个像李氏一样的宗族,飘摇中按部就班地修谱、修宗祠。在巨大的时空里,个人太过渺小,需要宗族和宗祠暂得庇护,同时也要放弃些任性和自由。一部家谱,上百年,几千上万人,绝大部分也只是一个符号般的名字,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湮没在久远的岁月中。

三、 屡毁屡建

明万历癸酉年(1573年)第七代孙廪生春鸣撰《李氏祠堂碑记》,李氏祠堂最早建于何时不详,弘治甲子岁(1504年)火毁,“正堂廊屋俱遭丙丁”;李氏家族在这年冬天又重建竣工,但“天灾竟以人力胜之”。一年被毁坏两次,这的确让人唏嘘。嘉靖年间,曾有堪舆师认为需要另卜吉地再建,“人为虽臧而天数终莫可逃,欲而家兴必转而家向乃可。”虽然有识之士极力想要重建,但是族中众人面对如此挫败之事,显然有些心灰意懒,“群咻众讪”,再建祠堂的事情也就搁置起来。直到万历癸酉年(1573年)新祠堂再次建成,距离上次建筑火毁已经70年过去,且断断续续建了五六年。有这一番曲折艰辛,撰写者不由感慨,“先代创业之艰如此”, 望后代子孙善守善护。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李嵩萃写了《祠堂记》,由此知晓万历年间的宗祠在明末清初再一次毁坏,“不幸既遭兵燹之患,复遇丙丁之灾,迄今世远年湮,一椽无存,寸土莫稽,”于是族人再次“照丁派资,相基择地”。此次祠堂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夏天,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天便建成了,费金约150两。但是祠堂的建造有些曲折,记在《莱阳李恭六公祠记》一文中。原来,此次建祠堂,并非所有族人都乐于参与其中,“禄君聚亲弟侄商独造其考恭六公祠而并祠其上之祖焉”,也就是说此次李氏宗祠从李氏宗祠变成了恭六公祠。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份契约书表明,这块祠堂用地属于“辛四十三四十八公壬十九公”, “土名坐落下桥头”,宗族用了20两银子买了这块地,“阔八丈长十一丈零”,即26.64X36.63m,与今日祠堂用地一致。在另一《田产杂记》中,我们才知晓,这座建筑的格局为“正寝五间,两厢共六间”,也就是说,乾隆十三年这次应没有建造门厅,或者仅仅建了台门;在这份《田产杂记》中还记载了庐墓之屋、祖屋的情况,末了有一句,“嘉庆(1796-18)元年(1796年)建造前座中厅”,疑为到此时,也就是说,隔了近50年祠堂才又建了前座和中厅。这样说来,乾嘉时期建筑为三进,分别为前座、中厅和正寝,与现在的前厅带戏台(已毁)、正寝二进格局不同。

这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建筑,在同治甲戊年(1874年)又一次遭受火光之灾,几乎化为灰烬。成之不易,毁之瞬间。

四、 美轮美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第十七世孙李蔚撰写《重造祠堂记》,完备记叙了最近一次祠堂的建造:

光绪乙亥年(1875年),建寝堂,当年冬天完成,花了银钱800圆。

光绪丙申年(1896年),隔寝堂建完后,才建了门厅和戏台,分别花了银钱300圆、洋银69圆。

又隔了几年,在光绪辛丑年(1901年)才把两边的厢房建好,花了洋银300圆。

这一次祠堂建筑前前后后建了近30年,应是财力所限。建成后,祠堂各种室内陈设的完备也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祠堂的楹联有17对,落款题记多为甲寅年(19),或许到此时,整个祠堂才称得上美轮美奂。只是天地亦更新。

此次祠堂的建造是举各房之力而成,因乾隆年间有一篇《莱阳李恭六公祠记》,所以此次写了篇《重修莱阳李祠记》以作呼应,“费用浩繁,悉出自恭八恭十六恭十八公之众孙而恭六公诸孙嗣后莫不愿目为公共之祠何敢仍恃为一房独成之祠哉。”写记的人还特意提到,自己是“癸十二公之裔孙流,虽分而源则合”。由此,宗祠才又一次成为俞源李氏的总祠。

今日看到的李氏祠堂基本就是此次营造的成果。“美轮美奂”形容这座建筑是言过其实,但一族之人尽心尽力砥砺而行却着实让人动容。在这样的营造过程中,宗族的力量再一次凝聚,情感再一次融合,个人借助祠堂获得在一个社区的安稳与归属。

李氏宗祠内院图

李氏宗祠外部

屋顶俯视

寝堂梁架

五、 楹联语境

今日寝堂的中间挂着一新制匾,黑底金字 “贻燕堂”,中间还放着一简陋的桌子,上立一竖匾,“陇西郡 始祖彦兴公 孺人俞氏之位”。放牌位的神龛早已拆除,只剩下几扇牌位花窗散落在厢房二楼的杂物堆中。

寝堂明间

建筑门厅有楹联1幅,寝堂有17幅,部分被后期改造的隔墙挡住,部分漫漶不清。从题字来看,这些楹联均完成于民国三年(19),此时距离1901年厢房建好,也已经过去。

李氏宗祠寝堂楹联分布

楹联分为三种,一是叙述村落发展历史,如联16,表明李氏是从丽水九盘山迁来此处(鲍北),村中除李姓外,还有二大姓,俞姓、董姓,村中有二溪穿流而过,祠堂前有六峰耸立;联4、联10,也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同时也祈祷宗族发展长久。陇西为李氏的发源地,现村落前宅片有一门坊,上书“陇西旧族” 。

陇西旧族门坊

二是对李姓名人的称颂。俞源李氏一支在家谱中有记载,为唐代李邕(李北海)的后人。联2上、联5下句都写到李北海,联5上“望重先生”应为李膺。联6下还写到了俞源村洞主庙的祭祀神李冰,他曾经在秦昭王时任蜀郡守,联6上写的是老子,言其函关化胡。联7上指南宋名臣李纲;联7下指朱熹的老师,李侗。联8“赐爵侯封邺”指的是唐代李泌,他曾经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除了李北海之外,其余的李姓名人并非族中之人,以“天下同姓本是一家”的说法,这些李姓名人也在李氏祠堂里熠熠生辉,成为俞源李姓后人的荣耀。

三是传达孝悌等传统价值观念。如联3所表达的,显示扬名,建功立业是大孝,但是作为普通之人,安分守己,也是一种孝;如联11以“花萼堂”为喻,象征兄弟和睦。当然上述名人的事迹、人格都是传统价值观所推崇。

宗谱里有一个遥远尘封的世界,但难得一窥,借这些楹联,我们也大致可以读到当时人们的部分心态和价值观念。

2上:北海振名流□□□本宗□(甲寅)

2下:西陲多望族右穆左昭□德

3上:显示扬名便高孝顺孙(民国三年春月吉旦)

3下:守分安己亦□□能□

4上:郡赠陇西七叶五花沾祖德(甲寅孟春上浣吉旦)

4下:族垂鲍北千流万派庇宗功

5上:望重先生当年共仰西山学(甲寅仲春中浣之吉)

5下:为尊太守旷代犹怀北海风

6上:道德垂家声自昔函关瞻异气(民国三年孟春吉旦)

6下:闷宫傍社庙如今蜀守拜同宗

7上:南渡赖名臣丞相忠贞新启国(民国三年春月)

7下:东山开绝学先生道德旧传家(裔孙芳增□)

8上:论功世仕唐忧国忘身绳其祖武

8下:赐爵侯封邺食毛践土高儿孙文

9上:手笔擅巨山五朵□祥□□□

9下:□□□□□□潭泉□□□□

10上:俞源隆寝愿二十余世后宗功犹若

10下:括水分溪流□□□□外祖德常神

11上:方期荼蘼酒后人咸酌□

11下:但愿花萼堂前客尽登鳌

16上:村联三姓郡赠陇西洽比邻之德宛迁双涧流长(甲寅春月上浣之吉 裔孙根培谨题)

16下:祖居九盘居迁鲍北因择里以仁洽对六峰秀棋

六、 时过境迁

民国八年(19),俞氏宗祠成立了宣平县集贤区“集英第一初级小学”,抗日战争期间,省七中(1939年)和绍兴稽山中学武义分部(1943年)迁入,小学则于1945年迁入李氏宗祠,冷寂的建筑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为了适应学校的使用,宗祠做了些改造和修缮。解放后戏台和祖宗的神龛都拆掉了,二楼的地板上还堆着一些神龛的花窗。后来遇到一位李禄芳的老人,他说,李氏的宗谱今年年底就能刊印了。他激动地说,李氏祠堂是我们祖先精神的体现。对于戏台和牌位龛倒是没有强烈恢复的意愿。对于祖先牌位处,他们打算做些大的祖先像挂着。做戏的话,多在新村,李氏和俞氏一起做,看戏的也全是老人家,年轻人做工繁忙,兴许也不喜欢这些热闹。在俞源村的几日里,还赶上了新村做戏,三天四夜,请的是丽水的戏班子。我在城市灯光华丽的舞台也看过诸如此类的戏剧表演,但总觉得没有多么惊讶和惊艳,看着台下朴素的村民,后台演员不那么精致妆容却让我有些震撼了。若在百年前,他们便是沉闷乡村日子中难得的风景。

等戏的村民

后台

有一年干旱,学校还在戏台的位置掘了一口井;八十年代末学校迁出。学校迁出以后,二楼很少人上去。墙壁上贴很多纸,有些粉化,有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早一点的有69年的,80年代初的居多;除了报纸外,还有学生的作业。

留在二楼厢房的学生作业之一《温课》

温课

我们实现四化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多么□人□的日子□。我们要为□□□□四化□□!二000年要有文化,没文化也没有创造的新的东西,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好,给我们很大的作用,还要打好基础,才能要为实现四化做出□□呵!要为社会主义做出了贡献。

现在要打好基础,将来要为四个现代化做出了榜样!

留在二楼厢房的学生作业之二《记一件难忘的考试》

记一件难忘的考试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茁壮成长。有一次上课,老师忽然要讲一下县里要统考的情况。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一怔,好像很难过。

老师说了以后,我早上爬得很早就在房子里学习,晚上来得很早就在教室里学习。同学们都叫出去玩一下,可是我却不理睬她。她还说:你这么认真干什么啊?我说,你考试没有六十分以上没有的升初中了,还要玩、玩,不抓紧时间学习。你也应该认真些啊!她也学习起来。为了把这次考试考好,争取做一个三好学生而努力,□□□□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将实现在我们的手上。

站在二楼朝外望去,可以看到对面建筑的檐下有墙绘:

陶令清高氣節同

洞明時勢即英雄

繁華豔世非君願

記否遁名彭澤中

晚節留香眾不同

有誰嚴質敢爭雄

癸亥重九

有隐士风

启祥

这里癸亥年是19,五六米高墙头的墙绘自然是工匠的活,但原诗应是这位有隐士风名启祥者的感言,他似乎有过一番官场经历,激流勇退,学习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只是读来仍觉有些遗憾和不甘。

七、 博物展陈

1995年老年协会迁入,在院子里建了四个花坛,如今两株桂花树也有三四米高,红色、黄色菊花,五瓣莲,一串红也开得正盛。后老人协会迁到村口,开敞,也有不少活动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花少少一点钱就可以在这里吃饭,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

1999年村里旅游开放,李氏宗祠成为民俗用品展览之处,虽算不上门庭若市,但是也不至于太清冷。游客们跟着导游的步伐,匆匆而来,拍照,熙熙攘攘一阵便又赶往下一个景点,停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李氏宗祠测绘时常听到导游和游客的对话,也颇有意思。

“这是九品官的轿子。”

“这么小。”

“坐起来应该不舒服吧。”

“这是食盒。”

“木头做的。”

“精致。”

“不错。”

“还有竹编的。”

“这是牛皮做的的雨鞋。”

“有点意思。”

“拍一下。”

宗祠内的展陈之一

宗祠内的展陈之二

宗祠内的展陈——竹编食篮

宗祠内的展陈——竹编食篮纹理影子

结语

俞源李氏清代迁出去四支,都在各地繁衍一派生机,俞源本地的李氏族人很多也近期已经搬迁出老宅,在新村开枝散叶,盖起独栋的新房,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李氏宗祠因有展陈,时常有游客来来往往,族人一般在清明时节过来祭祀。曾经高大、威严的宗祠仍在村落的山坳里栉风沐雨,像时常坐在大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老人家。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