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商洛游记:闯王寨 凤冠山石窟和棣花古镇

商洛游记:闯王寨 凤冠山石窟和棣花古镇

时间:2023-07-17 09:51:41

相关推荐

商洛游记:闯王寨 凤冠山石窟和棣花古镇

晚上在商南县富水镇留宿,自然是想着第二天方便去闯王寨景区。5点左右醒来便再无睡意,挨到6点多,决定起床。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只是住地距景区不过十分钟路程,最早8点才营业,太早起床也用不着。

拉开窗帘,太阳已经老高,这里和家相距不过两百公里,感觉天明得要早不少。

慢慢洗涑好收拾妥当,还有时间,决定先在镇里逛逛。只是来到街上,空荡荡没几个行人,前面路口,倒是有一摆摊卖农具及家用小物件的,跟前围了几个人,我们便过去凑个热闹。附近,一家卖蔬菜水果的店铺在营业,另外有两家卖早餐的门店,路过时倒是看见里面坐了几个客人。

在街上随意走了一圈,实在没什么可看,还是决定先奔景区,今天的行程我安排得紧凑,没有时间浪费。

1.风云闯王寨

从富水镇至闯王寨,要途径闯王街,应该是一个村落,看来这里的一切都和闯王有着莫大的渊源与关联。

据景区介绍,闯王寨核心景区是明末闯王起义军重新崛起的根据地,这里曾经有九里十三寨的古寨雄奇灵秀,明闯王李自成在此屯兵扎寨,厉兵秣马,娶妻生子,重振雄风,挥师东进,一举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王朝,留下了内容丰富的活动遗址和历史故事。

一进景区大门,吸引我的自然是闯王李自成的塑像。抬头挺胸,腰挂佩剑,名副其实的英雄气概。而景区打造的大型闯王文化马战场景剧“风云闯王寨”军事实景演艺,据说再现了李自成戎马疆场的壮阔场景,可惜我们来得太早,现在还不是出演的时候。

演艺场大门关着,门口一溜摆放的多门古炮,从外形看年代明显已经很久,木质的风化与残破很严重,也因此更显沧桑与历史感。

我们从旁边上山。走不远,一股马粪味扑面而来,向围墙里巡视,一排马厩里的战马清晰可见,紧邻的一排房间里堆满草料。

山是金钟山,山顶建有闯王议事厅,可谓气度恢宏。议事厅里是闯王与17位将士的塑像,周围布置有一套介绍闯王李自成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斗争的展览,看其生平经历,可谓波澜壮阔,艰苦卓绝,想来他无愧于毛主席所言,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殿前是偌大的仿古广场,站此四下里遥望茫茫山川,不觉无言,想来闯王的后人还在此生生不息,代代繁衍。

山上还有一莲花禅寺,寺门口随意放置一口古钟,不知是何时之物,已锈迹斑斑,旁边的古树长得很是茂盛,绿叶青翠,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

妻手里拎着一塑料袋,里面是她在山路边拔的白蒿。回家时一进门,儿子看见了,不免调侃地问了句,你是去挑野菜的吗?当然,这闯王寨山上的白蒿自有不同。出寨门时,工作人员见了,还关心地说了句,山上有不少当地的野菜,怎么没挑?妻笑了,说不认识,要不然怎能逃得了她的法眼。

2.凤冠山石窟

妻看起来不是来欣赏这里的山川风物的,而是对路边的白蒿别有钟情,独具慧眼。凤冠山上也不例外。

凤冠山石窟在丹凤县境内,回程时正好路过,也是计划内要去的景点。陕西作家贾平凹先生就是丹凤县棣花镇人,他随朋友游览过此地,有文章介绍,我曾读过,留有印象,自然是不想错过。

中午的时间赶过去,大门合着,以为没有营业。原来是工作人员去吃饭了,风吹得铁门响,保安把门暂时合上。

这个时间没有游客也正常,况且不是周末。石窟正门在半山腰,按导航开车上来。其实山下就有一入口,刚才途经县城,曾瞥见旁边有座门楣上书“冠山”两个字,也不明就里,等上来才发现是怎么回事,想必当地人平时就直接从下面爬山上来,这一段是休闲景区,那里游人应该不少。

接下来才有石窟。这时山体陡峭,仰头而望,高约两三百米,石窟沿崖壁而凿,佛像都在洞内。石窟多凿成方形,浅则4、5米,深可达7、8米,宽3米左右,2米多高,顶部中间都有一个1米直径的凹陷,圆形如扣着的锅盖,里面刻有清晰的纹路,我只是眼睛所视,具体多少并不清楚,但看起来都是一样形状与大小,不知当年古人凿之为何意。

洞窟有关帝洞,佛爷洞,紫阳洞,玉皇洞,甚至挂瓢洞,药王洞等等,洞口都有介绍文字,看了基本都能了解洞内所刻,当然其中有许多古文字和图像也不甚明了,但这并不影响你对此心生感慨与惊叹,为这古人的巧斧神功出神入化。

妻呢,基本都没有看,倒是注意山道旁生长的白蒿,与家乡像是有点差异。她觉得洞窟内似乎有点阴森可怕,不敢进去,后来干脆坐在山道上等我,不再向前。

她说的,这次出来玩,其实是为陪我。我知道,她原本膝盖受过伤,也没全好,路走多了就隐隐疼。我不勉强,累了就休息,我一个人欣赏就好,她能陪着来就已经很欣慰了,若是我想一个人来,她还不定应允,幸亏这次爽快。

凤冠山不高,介绍说海拔八百多米,顶有望江亭。江应该就是丹江,远望水流开阔平缓,在丹凤县城边缘,这里当然也是了望丹凤县城以及四下山色的绝佳之地,不觉让人流连。

3.棣花古镇,平凹老宅

还有时间,下一站,棣花古镇,据此不过半小时路程,贾平凹先生的老宅就在其中。

导航停靠点在棣花中学附近,学校大门外有平凹题字“优秀做人,成功做事”,他当年应该就读于此。

右拐进入古镇,前面不远就是老宅,而最先吸引我的无疑就是那块石头,旁边立着木牌刻着那篇收录于语文课本的文章“丑石”。这就是那块习以为常既丑而无用又美从天上来的陨石吗?!我要为它立此存照,并一起合影。

丑石旁是贾平凹文学馆,先生老宅倒是最后去看的。文学馆里收藏甚丰,柜里摆放着他各个时期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书籍以及有关评论介绍作品,墙上张贴着他走上文学之路的简介以及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还有从读书时开始历年所获的各类荣誉证书与奖励,可谓浩繁之极,荣誉等身。

正看得仔细,一回身,发现先生正站在旁边定定地看着我,手握毛笔,像是在鞭策与呵斥,却面容和善温柔,由不得一惊。回过神细看,原来是和先生等高的人像,逼真极了,刚才进门时只顾着看柜里展放的书籍,没注意到,猛不丁发现还真有点吓人。

文学馆旁还有书画馆和影音馆,前者展放的是他在书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一些字画,后者是用现代的影音技术对他做以介绍,里面还有几个孩子在做作业,其中一个像是累了,便躺到当中的长条板凳上,后来才明白,她们应该都是贾家的子孙。

确认这一点,是在见到先生的弟弟那一刻。从影音馆出来,返回进入老宅。门内有一木质照壁,正对着的是正房,两边厢房,是当年很典型的建筑样式。右厢房上书平凹之家,门口的桌面上堆放着新近出版的一沓书籍,其中的一套丛书我最近有买。玻璃柜里展放着他幼时用过的书包、文具甚至农具与土枪等等,很有历史的时代感。

进门时有一位老人正好出去,我心下疑惑,从刚才看过的照片资料比对,感觉和先生的兄长很像。待他回来,我忍不住冒昧探问,原来是先生之弟,不觉多分欣喜。从一环卫工处得悉,先生弟弟一家还在镇上居住,再想到刚才看到的几个孩子,不觉恍然。

从老宅出来,再看古镇。一条南北的宋金街,旧时把镇子分为宋人与金人。还有一口宋金古井遗存,月牙泉更是多了份美好的传说。至于二郎庙,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800多年前,历经风雨几近坍塌,80年代予以修缮。

过魁星楼和戏楼,一条东西向的清风街即棣花古街,当年极为兴盛,古色古韵保存完好,这里甚至是贾平凹先生的书籍《秦腔》《高兴》故事发生的实景地,书中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原型。

长81米的二龙桥也很有特色,是丹凤县现存最长的石拱桥,横卧于荷塘碧波之上,取义“二龙献瑞,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之意。还有一座风雨桥是爱情之桥,寓意“风雨同舟,白头偕老”。至于千亩荷塘,可惜这个时节是看不到荷花的,往年的莲子片倒清晰可见,甚至有挂在古街门前做装饰的。有两家门前晾晒之物很是稀奇,看似树皮,探问当地人,说是一种药材,老人发音含混,我也没听清具体叫什么。

时间已不早,还有两百多公里路要赶,不能太多停留,只能在印象与记忆中回味了,而心里无疑是知足与欣然的。以此铭记。

.4.1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