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鲁迅先生诗中的情感矛盾 是自然流露还是有意为之?

鲁迅先生诗中的情感矛盾 是自然流露还是有意为之?

时间:2021-12-26 16:39:38

相关推荐

鲁迅先生诗中的情感矛盾 是自然流露还是有意为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自嘲》中的一句诗。

这句话的解释是,对待敌人绝不屈服,为人民大众甘愿服务。现在我们后人,引用这句话,常常表示自己立场,与任劳任怨的态度,如果单独来理解这句话,确实没有错,但是将全诗联系一起的时候,其中便有蹊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下一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前一句表现自己甘愿为人民赴汤蹈火,但下一句,笔锋一转,便要躲进自己的屋子里,不管外面的世界。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服务;不听外面啊的声音,如何发声?

何况,诗的名字叫《自嘲》,诗的第一句,直接说自己的运气不好「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一首吐槽诗,当时鲁迅正处于困难时期,社会环境对他十分不利。

甚至还有一些文人和作家,对鲁迅进行攻击,政府更是对鲁迅,发出了通缉,全面捉拿,鲁迅被迫四处逃窜,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流亡。

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如此的感情基调,为什么会冒出一句,千古名句,还毫无任何负能量,被后人所引用?又或许,是我们将诗句的意思理解错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更深层次的自黑。

哪怕我为你们当牛做马,你们也逼我躲进小楼,不管外面春夏和秋冬,言外之意就是,我不管你们了,自生自灭去吧。可这也不对,这样理解,完全将鲁迅先生的情感扭曲,是歪解,那鲁迅先生的情感矛盾,是源自于哪里呢?

源自于鲁迅先生,对当时国民的「爱」和「恨」。

鲁迅先生,这一生,都在挖掘,国民的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中国国民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对中国农村的思想的批判,对革命的消极态度;另一方面又是对,中国现状的担忧。

那鲁迅先生,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

这就要回到文章里了,鲁迅的文章,我们顺口就来,《狂人日记》、《孔乙己》、《祥林嫂》、《呐喊》、《彷徨》,但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规律。

或许你会说,都批判了当时中国的封建思想的弊端,以及国民的现状,可这不是所有文章的共同规律,这是多有文章的主题和思想,那共同的规律是什么呐?

是在鲁迅的大部分文章中,都没有给出,解决这个思想弊端的办法,如何启发国民的心和灵魂,鲁迅先生从来没有说过。

大部分的作品,他都是以悲剧结尾,文章的基调,从开头一直压抑到结尾,没有起伏,而没有感情,就像一个冷酷的杀手,他拿的不是笔,是刀;写的不是文,是正在被剖解的人。

但这些人,剖解之后怎么办?鲁迅先生,没说。

不是他不说,是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当时社会的复杂性,让鲁迅先生也不知该如何选择,那他干脆不去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解当时人。

他爱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可他无法选择这片土地前进的方向,但他可以写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当时中国的现状,这便是他爱的方式。

可,爱和恨的界限,往往是一线之隔,鲁迅先生越深入,就越恨当时中国人的愚昧无知,甚至也对当时所谓的「革命」,发出批判的声音。

爱,也开始转成了恨,之后移情于笔下。

可鲁迅先生骨子里是个中国人,他又怎么能真的「恨」,可现实却让他苦不堪言,他将爱的情感藏起来,用恨表达出来,才有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鲁迅与中国,爱恨交织,但从未断了联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