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何赛飞怒斥梅花奖的背后 是传统艺术 如何打破困局的挑战

何赛飞怒斥梅花奖的背后 是传统艺术 如何打破困局的挑战

时间:2023-08-27 13:49:23

相关推荐

何赛飞怒斥梅花奖的背后 是传统艺术 如何打破困局的挑战

把我抓了,也要讲!

花几百万几千万排戏,得了奖之后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演员兼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在节目中泪流面满,怒斥当下喜剧行业乱象引发网友关注。

有人感慨文化没落,

有人怀疑是节目恶剪。

总之何老师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一番话,就像烟花的引线,一经点燃迅速引发网友站队讨论。

何赛飞老师爆哭的原因是,来自山西的张军波在舞台上演了一出《清风亭·舍子》。

讲的是张继保被生母周氏带走,张元秀夫妇在清风亭相送的片段。

唱腔韵味十足,让人忍不住带入张元秀夫妇舍不得养子,但又希望其有个好前程的悲情。

一番唱罢来到互动环节,主持人看过表演者的简介后,几度哽咽介绍,观众们才知道原来戏中的驼背老生,在戏外过得也不是很安生。

虽然一身本事得省团赏识,但因为效益也不好,入职多年一直还是临时工,每个月只能拿到1500元的底薪,工资少到回家的车费都要算计着花。

为了养活老家的妻儿4人,张军波只能在不唱戏的时候跑兼职贴补家用。

有时候是外卖员有时候是网约车,多年来几乎试遍了所有出卖劳动力的工作。

梦想不能当饭吃,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只能连轴转做别的工作来提高收入,有时候累到高烧39度也要坚持登台:

于舞台来说是戏比天大,

于演员来说,

则是不可多得的唱戏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份拼命,气的老婆半真半假的多次扬言要离婚。

但农村婆娘大都嘴硬心软,放狠话也不过是心疼丈夫奔波劳碌,并且深知说了也是白说,丈夫还是会为戏曲坚守。

听完主持人的介绍,评委席的何赛飞脸色当即难看了起来。

胸腔剧烈起伏似有万语千言欲脱口而出,碍于主持人还在跟流程表,这才隐忍不发。

不多时主持人的终于话筒交到了何赛飞手中,一张嘴便是感慨:

称演员虽然总说为戏曲坚守,但哪儿有那么多高尚的想法,对于戏曲就是爱好、就是骨子里喜欢,所以才一直坚持。

越说何赛飞越觉得辛酸,嗓音越哽咽,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那两句话。

一番质问直接扯下了行业遮羞布,声音凄然又振聋发聩,引发网友聚堆讨论之余,又担心何赛飞出了录影棚后会被针对。

评委当场失控的综艺不在少数,但像何赛飞这样,不顾颜面甚至是不顾退路的“撒泼”,综艺数十年,这算头一遭。

至于为何突然暴走、疾言厉色,或许与她的经历有关。

何赛飞家中行二,上有长姐、下有幼妹。

何赛飞与妹妹夏赛丽

原本一家五口幸福非凡,奈何5岁那年妈妈攒够了失望,认为跟着搞艺术的爸爸没有出路,于是愤然提出分手。

姐妹随母离开,何赛飞成了父亲的唯一传人。

虽然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不好过,何父却极尽所能的培养女儿,尤其得知她喜欢越剧后更是倾尽所有为之铺路。

也是飞姐争气,在18岁那年成功进入省越剧团,并在短时间内成了台柱子。

其妹夏赛丽也在姐姐的影响下入了越剧行当,二人齐名成了省团双姝。

入行确实容易,找个老师教基本功就行,但想要在这个行业走到底却难如登天。

就像综艺里咆哮的那样,何家姐妹也遇到了戏剧日薄西山、演员被迫改行的情况。

妹妹率先离去投身商海,姐姐则在1984年演完《五女拜寿》后,平移进入演艺圈做起了演员。

对于女儿们的改行,何父既失望又无奈,只能在弥留之际叮嘱何赛飞一定要将越剧进行到底。

但遗憾的是,市场不允许振兴越剧打直球,只能曲线靠近目标。

所以站到演艺圈顶端,借着影响力宣传越剧就成了何赛飞的目标,准确的来说是心魔。

1987年的影版《红楼梦》中,她是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妙玉;

1989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她又变身名旦三姨娘。

能接《灯笼》也算是有私心,因为三姨娘是旦角,与她本门所学相同。

所以开拍前向张导建议能否改京剧旦角为越剧,毫无意外的,被拒了。

小算盘没打响,何老师只能狠下心来去学京剧,片中咿咿呀呀的唱段,都是其苦练的结果。

虽然没把心爱的越剧带进电影,但《灯笼》火了后,其受到了国外表演邀约,越剧复兴有了点点希望。

为了能够继续攀登高峰、带动越剧发展,她又先后和圈内名导合作《红粉》、《风月》、《大宅没》等影视剧。

拿过百花奖,也得过十佳女演员奖,最终成了国家一级演员。

虽半路出家为登上了演员荣誉巅峰吃了很多苦,但这正是她想要的结局。

就像薛之谦,上上谦是为了供养音乐梦想。

何赛飞的演员名气,也是为了弘扬越剧文化铺路,比如的央视春晚受邀表演戏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参加中央3套的戏曲节目《拿手好戏》;

参加百花迎春表演《女驸马》;

以及今年的《梆子大会》等等,都是几十年奋斗出名才堪堪换来的机会。

就是因为知道坚持难、出头更难,才让她对张军波共情,继而喊出那句:

为什么传承戏曲的人,

连基本生存都不能保障。

她太懂了!

没人比何赛飞更希望戏曲和戏曲人被重视,也正是因为这份迫切引发深思:戏曲为何没落?谁扼杀了戏曲的出路

现场视频传开后,何赛飞痛批行业现状的词条迅速登上头条热搜。

不少人点赞前辈切入时弊、痛快淋漓,打了某些人的脸之余,也道出了戏曲人的心酸。

当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成为鸡肋,当地方执行者对保护戏曲偏执执行时,戏曲人只能沦为1500元/月的边缘与尴尬。

所以粉丝借着何老师的痛批,认为应该加大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扶持。

不仅要关注演员待遇和生存问题,还要呼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戏剧,为传承营造公正合理的环境!

但也有人认为,

没必要了!

因为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民众兴趣多元化瓜分了原本属于戏曲的市场。

如果戏曲迎合时代变化进行创新、将内容转变成更贴近生活的模式,或许还有跻身多元文化舞台的可能。

就像非主流相声团体一样,纵然不被传统相声界认可;

但他迎合了发展,拿捏了观众所需,这才造就了所谓的:相声行业被小黑胖子力挽狂澜。

反观戏曲,咿咿呀呀的唱段,近200年都无有变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民众审美开始变化、戏曲不可避免的跟不上社会脚步。

当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都多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光靠市场已无法养活小众戏剧曲目,演的越多亏得越多,指望扶持也不是长久计。

历史的车轮倾轧下,注定会有一些东西被淘汰,比如传呼机、大哥大、VCD以及戏曲,虽然唏嘘但也只能坦然接受。

如此观点的粉丝不在少数,说明具有一定道理,就像MP3消逝与MP4上架,MP4消失于平板普及等等。

娱乐项目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是自然规律,观众不喜欢就是戏曲消失的最大原因。

戏曲没有出路,

真的是因为观众不喜欢吗?

私以为不是这样的!

就像普通人不买奢侈品,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没有购买能力。

等量代换到解释戏曲没落原因也一样,不是因为不喜欢了才被淘汰,而是资本和平台过于狭隘,没有给戏曲机会。

不上架的产品又怎么有销量呢?

无非是资本在作怪!

艺人从投入包装到回本,最快只需要一部戏,就能变成家喻户晓的流量。

继而影视歌全面发展,抽空还要综艺广告两手抓,不说一本万利也能短时间内回本。

但戏曲演员却不一样,从入门到产出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如此拉长回款周期,是资本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所以宁愿花高价买营销、卖力气捧草包,也不愿意将真正有能耐的、该传承宣扬的搬上舞台。

百花齐放时还有人了解戏曲,让戏曲有苟延残喘的空间,现如今媒体平台只输出同质化玩乐综艺、真人秀、恋综。

换一个频道是《跑男》,换一个频道是《王牌》,再换一个频道又变成了《再见爱人》。

此类综艺占据放送通道,不给戏曲展现平台、不给民众了解机会,又何谈发展?

张云雷及其师兄弟虽然被嘲讽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确实借着自己的舞台,让不少小姑娘开始了解传统曲艺。

如:京剧、梆子、评戏等等。

所以是市场淘汰了戏曲吗?

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戏曲吗?

不是!!!

是没有渠道宣传、没有牵头重建。

不是社会和市场淘汰了戏曲,更不是所谓的没有相关支持,更多的,是因为资本出于利益考量,有意扼杀了戏曲的出路。

想要拯救戏曲,最先该落实的,不是转正与否,而是筹谋为戏曲提供展现舞台。

有舞台才有观众,有观众才有生计,而有了生计,像张军波这样的戏曲前行者才不会被糊口阻挡脚步。

何赛飞言论登顶头条热搜当天天,恰巧是某泡菜女团开演唱会的日子,铺天盖地的娱乐报道。

都是报道内娱明星打扮精致的去演唱会,如此鲜明对比瞬间展开。

同是混迹舞台,有人轻松巅峰208、出国看秀一把抓;

而有的人却因为坚守传统文化,在底层大锤80、小锤40的讨生活,可悲可叹。

如果戏剧再不被关注,或许在某一天的泡菜味申遗申请书上,我们传统戏剧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端午节的名字旁。

届时自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被旁人据为己有,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