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在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阳谋下 脾气豪横的首辅高拱黯然出局了

在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阳谋下 脾气豪横的首辅高拱黯然出局了

时间:2020-07-22 05:49:29

相关推荐

在张居正和冯保的阴谋阳谋下 脾气豪横的首辅高拱黯然出局了

提到大明首辅高拱,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因为此人脾气火爆,看谁都不顺眼,怼完了严嵩怼徐阶,怼完了徐阶怼张居正,搞得内阁中的气氛剑拔弩张。而且,他也耍过不少的手腕,基本上阴谋和阳谋都没少用。

但是,笔者不得不强调一点,正是由于如此“豪横”和“另类”的高拱,在把内阁搞得鸡飞狗跳之际,却把大明治理得四海肃清,出现了难得的复苏迹象。可以说,高拱虽不如张居正那样进行了励精图治的改革,可也以极大的热忱进行了尝试。

由于遭到无休无止的原文抄袭,文史不假只能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上附加水印,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在此声明,本人发文只在“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文章如果出现在其它任何平台,皆属于无耻的剽窃行为!

自诩为仙人降世的嘉靖皇帝,因为平时嗑药太多而终于“得道成仙”了。之后,太子朱载垕登基称帝,继续任用徐阶担任内阁首辅,史称为明穆宗。

虽然生于皇家,但是朱载垕生活得并不幸福,因为生母杜康妃失宠,他从来就不被老爹嘉靖帝所待见,活得有些窝窝囊囊和唯唯诺诺。等到兄弟们死得就剩他自个儿了,嘉靖只得册封他为太子。

在此期间,若不是因为身边有高拱这样的师傅悉心教导和鼓劲打气,朱载垕或许早就崩溃了。等老爹驾崩后,他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十二位朱皇帝。

或许,朱载垕当替补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心里遭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猛然间让他上场踢主力明显不适应。在位短短六年,他就领了“盒饭”和“庙号”,以三十六岁的“高龄”下去找他老爹去了。

明穆宗在位的时间很短,远不如他老爹嘉靖和他儿子万历。但是,围绕他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却一点也不少,接下来我们着重聊一聊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高拱高师傅。

高拱(15——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河南开封府新郑人。他的祖上原本是山西人,为了躲避元末明初的战乱才迁徙至河南的开封,从此以后在此定居繁衍。

高拱的父亲名叫高尚贤,是一名饱读诗书的进士,历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和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职,最高官至光禄寺少卿。他为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没有关系和背景而得不到重用。

出生在官宦人家,高拱自然很小就开始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而且,得益于良好的遗传基因,他“五岁善对诗,八岁诵千言”,成为了当地一名不折不扣的神童,成为了所有人口中那个“别人家孩子”。

1530年,十七岁的高拱通过了河南的乡试,成为了一名举人。这个成绩虽然足够牛,但要是比起他的两个“死对头”徐阶和张居正来,就差了那么一些。

而且,高拱科举之路的坎坷远不只此,之后的经历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中举以后,他在之后的进阶考试中竟然屡屡碰壁,数次名落孙山,整整蹉跎了十一年的时间才通过了会试,取得了明朝官场的“入场券”。

通过会试后,高拱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开始在此苦哈哈地排队等空缺。因为翰林院人数众多,这种排队既要靠耐力,还要靠机遇。

当时,嘉靖帝已经通过“大礼议之争”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彻底打服了所有的“异见者”。之后,他彻底沉溺于道教而无法自拔,整日就是占卜、炼丹、祭天、打卦、设坛……。尤其是,他对于青词已经到了痴狂的程度,凡有大事必定借此向上天祝祷和“请示”。

那么,什么是青词?根据《翰林志》记载:

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通俗讲,青词就是道教中向上天进行祝祷和祈福的一种华丽骈体文。因为用朱笔誉写在了青藤纸上,故而得名“青词”,也叫作“青章”。

在嘉靖皇帝朱厚熜看来,这俨然就是自己和上天进行灵魂交流的工具,是自己“仙人降世”的强有力证明。久而久之,这也逐渐成为了当时官员们获得升迁的不二捷径,之前的首辅们比如夏言、顾鼎臣、严嵩和徐阶等人,都是通过青词起势发家的。

作为在政治上有想法的人,高拱自然不能忽视青词。为了引起嘉靖的注意,他也加入到了撰写青词的大军之中,尽管内心不甚情愿,可也不得不如此。

基本上,高拱的青词或许比不上李春芳和顾鼎臣,但也绝对是拿得出手的。经过几年的拍马屁,他终于在排队中被叫号了,担任了翰林院的侍读学士。

时日不久,嘉靖的皇三子裕王朱载垕准备开邸受经。作为侍读学士,高拱终于应聘成功了,成为了朱载垕的师傅。这次选择,犹如是一次押宝,一次豪赌,彻底影响了高拱今后的人生历程。

当时,明朝的政局非常复杂,太子朱载壡已经过世两年多,但嘉靖帝却一直都没有再次立储。在仅存的两个皇子中,裕王年长一些,按理说应该被册立为太子。不过,由于他的生母杜康妃久已失宠,所以嘉靖更喜欢景王多一些。

很明显,裕王的身份非常尴尬,成为新帝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拱成为裕王的师傅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相当于把自己的后半生押在了裕王的身上。

从此以后,高拱全身心地培养朱载垕,不断增强他的信心,树立争储必胜的决心,两人形成了亦师亦父的密切关系。几年后,高拱在裕王府授业期已满,依例升任了太常寺卿。

高拱离开裕王府以后,裕王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高师傅,两人的联系依然非常紧密。据《明史》记载:

高拱去职后,府中事无大小,必令中使往问。

1565年,裕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自己继位的唯一障碍景王朱载圳突然过世了。闻讯后,高拱差点儿笑出声来,因为他深知自己的政治押宝对了,前方将会是一片坦途。

果然,首辅徐阶很快举荐高拱入阁参预机务,成为了一名内阁阁臣,进入到了权力的中枢地带。当时的嘉靖,已经长居西苑而久未露面,徐阶身为首辅,也只好长时间待在西苑值班,内阁的日常事务就落在了高拱和李春芳的身上。

1567年,嘉靖皇帝终于“得道成仙”了,终于走完了自己传奇而又昏庸的一生。作为首辅,遗诏自然由徐阶来起草,他以朱厚熜自己的名义将自己骂得狗血淋头,几乎就是一份不加掩饰的罪己诏。引用《嘉靖遗诏》中的一段内容:

朕以宗人入继大统,获奉宗庙四十五年。乃兹弗起,夫复何恨!但念朕远奉列圣之家法,近承皇考之身教,一念惓惓,本惟敬天助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是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明讲之仪久废,既违成宪,亦负初心。迩者天启朕衷,方图改彻,而据婴仄疾,补过无由,每思惟增愧恨。

在朱载垕继位后,他虽然继续任用徐阶为首辅,但却在着力扶持自己的恩师高拱。而仗着新皇帝的倚重,本就脾气不好又盛气凌人的高拱更加不含蓄,索性将自己的性情发挥到了极致,见谁怼谁,就连有恩于自己的首辅徐阶也不放在眼里。据《明史·高拱传》记载:

阶虽为首辅,而拱自以帝旧臣,数与之抗,朴复助之,阶渐不能堪。

徐阶是地道的老江湖了,他久居内阁早就见惯了大风大浪,立即开始进行危机公关。在他的授意下,御史们开始声势浩大地弹劾高拱,骂得那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甚至连他青年时期的花边新闻都翻了出来。

明穆宗眼见自己的师傅有难,有些看不下去了。于是,他在廷议时委婉替高拱辩护了几句,说高老师没有那么的不堪,或许存在什么误会吧。这下,局势彻底失控了,群臣弹劾高拱的声浪更加高涨,丝毫没有退潮之意。

明朝就是这样的一个奇葩王朝,朝臣之间可以互相弹劾,甚至可以互相谩骂,只要朱皇帝不表态,逐渐就能恢复到平静状态。但是,如果朱皇帝出面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那事态就严重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弹劾奏,高拱直接就崩溃了。他虽然历来豪横,可实在被骂得无力还嘴了,索性“惹不起,躲得起”,赶紧递交了乞退疏后辞官归乡了。

先后斗败了严嵩、高拱等绝世高手,身为首辅的徐阶也累了,想休息下来享受一下胜利果实。于是,他主动递交了辞职信,同时推荐由李春芳接任首辅一职。

当徐阶辞职的消息传到高拱耳中时,他赶紧给自己的学生皇帝朱载垕去信一封,表达了想要重新复出的愿望。果然,明穆宗没过太久就下旨召回高拱,继续在内阁中任职,排在首辅李春芳之后位居次辅。

李春芳是老实人,能力也并不出众,他深知自己不是高拱的对手,于是很快辞职腾出了内阁首辅的位子。不出意外,高拱正式成为了下一任的内阁首辅。

成为首辅后,高拱在自己学生的强力支持下,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举措,比如减免赋税,安抚流民,整顿军务等等。才短短几年功夫,他的改革就初现成效,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于是脾气更大了。

当时,唯一还能与他勉强共事的就只剩下张居正一人。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也不断得到徐阶的提携,但他与高拱很早就有往来,在国子监任闲职时就是朋友。

不过,当年在嘉靖帝过世后,首辅徐阶只秘密通知了张居正入宫商量起草遗诏。此事过后,高拱除了对徐阶不满,连带着对张居正也开始心有芥蒂。据《明史·高拱传》记载:

阶草遗诏,独与居正计,拱心弥不平。

徐阶退休归乡后,由于家教不严导致族人和家仆仗势欺人,不断圈地占田竟然多达十八万亩,引得百姓怨声载道。于是,高拱决定利用此事来大做文章,开始不断向徐阶发难,甚至还派出刚直不阿的海瑞去直接经办此案。

张居正却认为,徐阶已经退休在家,实在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因此,他暗中帮助了徐阶渡过这个难关。从此以后,高拱与张居正的矛盾再度激化,已经到了决裂的边缘。

在当时的背景下,张居正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及时发起反击的话,那很快也会被高拱赶出内阁。于是,他放下了自己的身段和面子,主动找到高拱的死敌太监冯保,还与之组成了“倒高同盟”。

自成祖皇帝以后,官宦的权势越来越大,成为了皇权和相权以外的第三股政治势力。尤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更属于是太监中的霸主,冯保早就眼馋这一职位,可是每次都被高拱给有意搅黄了。

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病危,临终前命高拱、张居正和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辅保太子朱翊钧登基。此后,朱翊钧的“大伴”冯保也终于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在新皇帝面前,首辅高拱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异常豪横。甚至于,他还敢当着张居正的面说出“十岁孩童如何治国”的大不敬之言,由冯保直接汇报给了后宫的孤儿寡母。据《明史·高拱传》记载:

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

第二天,高拱正准备入宫参加朝会,却在会极门外被冯保领着一帮太监拦住,还宣读了一道懿旨:

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竟不许皇帝主专,我母子惊惧不宁。令其回籍闲住,不准停留!

于是乎,曾经不可一世的高拱高首辅,就这样被张居正和冯保联合算计了,灰溜溜地打包回乡了。几年后,他在气急之下还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纵观高拱的一生,他属于有能力、有性格、有操守、有脾气、有手腕的首辅,是不清谈却注重实干的能臣,担得起“公忠体国”的评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