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看看1972年迎接美国总统访华的仪仗队 态度不卑不亢眼神略带杀气

看看1972年迎接美国总统访华的仪仗队 态度不卑不亢眼神略带杀气

时间:2019-08-30 09:03:41

相关推荐

看看1972年迎接美国总统访华的仪仗队 态度不卑不亢眼神略带杀气

“如果尼克松先生说他要去月球,或许全世界的观众都不会如此吃惊。”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随后冰封了25年的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这个消息刊登在媒体之后,引起的轰动不亚于登月:中美关系的改善,意味着美中苏三角外交的局势形成,世界形势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

而在尼克松的7天访问中,中国的仪仗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说出:这是他所见过最出色的一支队伍!

这支仪仗队究竟是什么来头?

访华结束后,尼克松又为何喜忧参半?

中美关系得以缓和的背后,又藏着多少人的心血?

371人的仪仗队

“到时候都穿上新军装,戴上解放帽!再背上56式半自动步枪,咱们这小伙子肯定一个赛一个精神!”

仪仗队营长周建恒边说边乐,惹得周围的士兵们也都哈哈大笑,短暂的休息后,大家迅速继续开始训练。

1971年9月,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在1972年5月前访华,这个消息一传到国内,立马引起了群众的热议。

但由于当时中美尚未建交,这件事的准备就分外考验分寸,其中极其关键的三军仪仗队,不仅迎来了周总理的指示,外交部也是日日督促。

这让周建恒感觉肩上的担子分外沉重,但他并没有畏惧,反而热血沸腾,心里下了决心要好好展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这天周总理派人前来传达自己的意见:要以礼相待,三军仪仗队要接受检阅,但也要不卑不亢,展现出礼仪之邦的气度。

周建恒连连点头,仔细思索着该如何训练,才能保证最后的效果达到万无一失。

要知道因为不阻止群众欢迎,所以机场只会有仪仗队,如果按照之前的欢迎仪式,150人的规格显然太不起眼了。

思来想去他决定:增加仪仗队人数,有150人的方队增加到371人,排面也延长到120人!

这样一来,训练的难度就更大了,虽然是按照接待国家元首的最高规格和最高礼仪派出的仪式队人员,所以都是精英,但这样的人数还是很难保持细节的完美。

在经过几天的训练后,周建恒头疼不已,原本训练整齐度就很难了,可现在随着队伍的增加,长达100米的队伍里,大家听到口令的时间也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总是没那么整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旁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口令发出后,空军马上做动作,海军等1秒,陆军等2秒。

这个办法一出,三军仪仗队终于解决了声音传播带来的问题,每个人的动作都一丝不苟,默契得像一个人。

但动作训练完了,就到了更难把握的眼神和表情,该怎么既展现我们中国军人的风貌又体现出热情的态度呢?

从这天开始,仪仗队的宿舍仿佛成了选美舞台,每个人都认真地对着镜子练习着表情,每天还要彼此打分给出意见。

等到了训练场,周建恒就一个个地扫视过去,哪个眼神太严肃,哪个笑容太夸张,都被他揪了出来继续练习。

直到多年之后,见识过这个场面的人都忍不住感慨,真是一段笑中有泪的日子啊。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走出了机舱,让他惊讶地是,机场竟然没有欢迎队伍,也没有红毯,只有三军仪仗队站在那里。

他心里难免有些失望,要知道去其他国家访问时,这种情况是没有出现过的,不过他也因此意识到,中国十分坚守原则,在美国面前也并没有示弱。

正当他已经默认了接待仪式并不特殊时,却没想到,中国的三军仪仗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响亮的《星条旗歌》和《义勇军进行曲》乐声伴随下,周总理等人和他一起检阅着371人组成的海陆空三军仪仗队,这让尼克松露出了被震撼的表情。

这些穿着统一整齐制服的高大士兵,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分毫不差,周身洋溢着青年的朝气和战士的血性。

他们的目光既友好又威严,似乎从骨子里都透出了不卑不亢的骄傲,这让尼克松心里生出了满满的敬意。

在他后来的回忆录里,提到这次访华,依然没有忘记这些仪仗队士兵,对他们赞不绝口,甚至表示自己像被催眠一样晕眩,真是见过最出色的仪仗队。

而让他多年后难以忘怀的,也不仅仅是这支仪仗队,还有和周总理之间温馨的趣事。

饭桌上的趣事和门道

1972年2月21日下午,周总理在与尼克松等人结束了第一次会谈之后,热情地邀请大家来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参加晚会。

灯火通明的宴会厅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着美国名曲《美国的阿美利加》,惬意的氛围里,一道道美食被端了上来。

尼克松在访华前,专门了解了中餐,并且学习了使用筷子,可当真的实践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生疏。

“尼克松与尼克松夫人笨拙地用筷子,享用了非常丰盛的晚餐,有椰奶炖鸡,以及新疆哈密瓜。”

这个画面也被《华盛顿邮报》记载了下来,随行的记者甚至还打趣说《多伦多环球邮报》的记者顺走了尼克松用过的筷子。

这些小趣事给宴会更是增添了几分温馨,现场的气氛也越来越融洽,但这背后其实也有着学问。

我国工作人员一早就调查过,尼克松是偏爱法国精致菜品的口味,因此选择菜单时,尽量避免了对方难以接受的特色菜。

在尽量贴合美国人口味的同时,也搭配了口味温和的正宗中国菜,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正是这样处处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在场的所有人以及观看实况直播的美国群众都赞不绝口,也又一次改变了对中国的错误印象。

而随即发生的一件趣事则彻底吸引了尼克松,甚至回到美国还忍不住多次展示。

饭桌上自然少不了美酒,周总理拿出了准备好的极品茅台,刚刚开封就酒香四溢,这完全不同于红酒的白酒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周总理举起酒杯祝酒,坚定又温和地说: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大家都被这段话打动了,现场掌声雷鸣,所有人此刻都感受到了这个儒雅男人的魅力,也敬佩他的心胸。

说完祝酒词,深知白酒威力的周总理玩笑道:“这可是50多度的烈酒,大家要小心哦。”

但感受到白酒魅力的尼克松并不听劝,一杯接着一杯,吓得身边的随行人员都连连使眼色。

看到尼克松如此喜欢茅台,周总理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箱顶级茅台作为礼物,访华结束后,尼克松还不断向亲人和朋友推荐茅台。

那如果说这次访华的顺利进行是喜,那忧又从何而来呢?这就要从他与毛主席的历史性谈话说起了。

小乒乓大外交

20世纪60年代,中苏之间的关系破裂,此后苏联政府不断对中国发出核战争恐吓,而这时美国也对我国虎视眈眈,这样的局势下,新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在1969年,事情因毛主席的一个想法,开始出现了转机:为什么不先争取两霸中的一个呢?不能两面作战!

于是领导们开始仔细思考着联合美国对抗苏联威胁的办法,最终确认可行性很高,眼下拥有共同利益的中美是可以成为伙伴的。

而同样有着这个想法的,就是当选总统的尼克松,他早已有了和中国建交的想法,并且隐晦地表达了善意,然后等待着契机。

毛主席自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便开始为尼克松访华做起了准备,在1970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上,主席邀请一向亲近中国的美国记者斯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游行。

毛主席和斯诺并肩而立的照片被《人民日报》刊登了出来,并且还配上了毛主席语录: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不得不说毛主席实在有着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决策力,但让人遗憾的是,大部分美国人并没看懂这个举动背后的含义,尼克松访华的进展依然缓慢。

直到1971年,毛主席的一个决定才终于促进了这件事,也就是被记载于历史的“乒乓球外交”。

当时,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国选手庄则栋和美国的选手科恩进行了交流,在收到一份精美的刺绣礼品后,科恩兴奋地表示:“如果你们邀请我去中国,我非常愿意去。”

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消息立马被传回了国内,大家都不敢决定,深夜时分,报告来到了毛主席手里,他看完之后果断批示:立马邀请美国运动员来华访问。并且随后安排周总理坚决落实。

这个邀请一发出,尼克松也是喜出望外,终于有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契机,他也立马批准接受邀请,这次美国乒乓球队的访华敲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

此后尼克松迅速宣布了对华的新政策,并且决定于1972年2月21日坐上访华的航班。

这个消息在美国引起了各界的轰动,许多民众围在白宫附近送行,甚至有人还调侃:在周总理面前好好表现哦!

而在当时随行记者的回忆里:坐上这架航班的是各大电视台的明星记者,为了抢到名额,甚至有许多总裁、制片人伪装成电工混进来......

当然,这次访问对于我国来说,也是意义极其重大的,毕竟不久前中美之间还发生了一些冲突,而且已经20多年没有外交关系,该如何把控态度,无疑是需要思考的。

2月21日午后,毛主席在自己的住处接待了尼克松,俩人相谈甚欢,原本暂定15分钟的会晤,变成了一个多小时。

在提到台湾问题、印度问题、“霸权”等问题时,主席都用幽默又睿智的语言给出了暗示,这让尼克松心生佩服。

他看着眼前这个已经79岁的老人,震惊于对方的思想和对全局的把控,他不由得连连赞叹。

会谈结束后,尼克松也觉得吃了定心丸,这趟访华确实是收获满满,2月27日,凝聚了两人会谈重要思想的《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发布,也带来了一系列国际局势的改变。

这让尼克松在晚年的时候依然忐忑不已,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帮助了一个科学“怪物”崛起。

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1972年尼克松为期7天的访华行程结束后,中美关系愈发缓和,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中国因此开始与发达国家恢复往来,不再是“闭门造车”,这为之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也正是因为这样,尼克松才开始担忧他的行为是否是正确的,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国政府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武器,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但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军事力量发展仍然毕竟缓慢,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我国派出了大量人才留学学习,这让我们的科技发展得更加蓬勃。

而且很快,中美关系的和解引来了苏联的警惕,苏联政府只能缓和自己的态度,和美国和西欧都开始了友好的往来。

中国也迎来了各国的示好,陆续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逐渐发展成不可忽视的强大国家。

这让尼克松意识到,在未来也许美国也会丢掉“霸主”的地位,在中国面前低下头颅,这也成了他晚年的心病。

但不得不说,尼克松还是不够了解中国的理念,我们发展军事力量是为了和平与自保,而不是为了侵略。

即使中国成为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也依然会坚持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理念,无论何时都不忘初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