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治疗 逆转率有35%

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治疗 逆转率有35%

时间:2024-07-31 03:58:57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治疗 逆转率有3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是什么?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防治成关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解读

1、遗传因素

男性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较女性为高;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非洲及墨西哥裔较白人易发生糖尿病肾病;同一种族中,某些家族易患糖尿病肾病,凡此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存在。1型糖尿病中40%~50%发生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在观察期间也仅有20%~30%发生糖尿病肾病,均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2、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其中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主要包括:①肾组织局部糖代谢紊乱,可通过非酶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②多元醇通路的激活;③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④已糖胺通路代谢异常。上述代谢异常除参与早期高滤过,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细胞外基质蓄积;增加肾小球毛。

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防治成关键

在防治中,只有前三期糖尿病肾病属于可逆转期,早发现、早防治,肾脏患者还会有康复的机会。但是,前三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症状,普通尿常规化验无法检测,只有在微量尿白蛋白的检测中才能发现。美国糖尿病协会告诫初诊糖尿病人,应注意筛查微量尿白蛋白,至少每年一次。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视力下降、四肢发凉等微循环障碍,血压升高的糖尿病人,至少3个月进行一次微量尿白蛋白检测。如果有水肿或者普通尿常规检查到尿蛋白,糖尿病肾病就已经发展到第四期,属于控制阶段,虽不可逆转,及时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延缓尿毒症的发生。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出现肾衰竭和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换肾来维持生命。

2什么引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预防要注意保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这一疾病,大家开始更多的关注糖尿病肾病的病因,通过了解病因来治疗和预防它给广告大人群带来的病痛。

引发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有哪些?

1、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病因之一。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也会出现肾脏病变,而且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患者易患肾脏损害。

2、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重点是表现在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这里所讲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压力的增高;高血糖的影响等等。

3、高血糖症的损害:研究证明,高血糖也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将可能会加速该病病症的发生发展;与之相反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将会明显的延缓该病病情的发生发展

4、受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虽没有直接关联,但原有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时或高血压的血压升高后确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使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加重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 “RG-循经透肾复元疗法”根据祖国传统中医学之精髓,以中医“明确病症,审因论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采用“外透内疏”之法,即“一透二复三重建”,三个步骤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达到对肾脏的内外同施,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通经络,疏血瘀、理正气、复肾元,直至彻底治愈肾脏顽疾。

预防糖尿病肾病刻不容缓

①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②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③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糖尿病肾病预防要注意保肾

1、严格控制血糖:在血糖浓度(以mg/dl为单位)的要求上,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饭前血糖浓度小于110、饭后2小时小于140;大于60岁的患者饭前小于140,饭后2小时血糖浓度小于180。此外,糖化血红素也应小于7%。由于肾糖阈发生变化,不能用测尿糖来观察病情。

2、有效控制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最好,否则也应该控制在一般正常范围(140/90mmHg)以内。

3、合并控制血脂:惟有血糖、血压与血脂全面得到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或延缓血管硬化的发生。

4、谨防泌尿道感染:在血糖过高的情况下,会明显影响人体免疫力。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除了易引发败血症外,还会使肾功能的损害加重。

5、定期抽血验尿追踪:经由血中的肌酸酐及尿中蛋白质来评估肾病变的进展,及时地予以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在饮食上控制,才能有效地延长肾脏寿命。

6、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包括常见的消炎止痛剂、某些抗生素,接受放射影像检查所用的含碘显影剂。

7、正确地使用类固醇:如果滥用类固醇,会影响血压、血糖的控制。

3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什么?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糖尿病这是种复杂的综合性疾病,而且它引发的并发症,更是常常会使人截肢,失明等症状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引发肾衰竭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

一级预防: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或发现糖耐量减低(IGT),就应积极治疗,纠正体内IGT状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二级预防:糖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眼底检标查,特别是尿白蛋白检查,有利于尽早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得以诊断。DN早期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该阶段的治疗干预可以减少和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可使肾脏肥大恢复和升高的GFR降至正常;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减少尿白蛋白。

1、调整饮食。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

2、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

3、控制高血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

4、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5、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给予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活血化淤药,如前列地尔、疏血通、潘生丁、黄芪、丹参酮等。

三级预防: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为肾脏不可逆的标志。但控制糖代谢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如心血管、神经、视网膜病变和感染),可能在某种程度对减缓慢肾脏病变发展进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预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第一,即多饮水,这里说的多饮水是指每天保持饮水量在1500ml到2000ml左右。

第二,在生活中应该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钾的摄入量,有些人以为多吃蛋白质和钾是好事,其实不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蛋白质最好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每天,且以易消化的瘦肉和鱼类为佳。

第三,应该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食用的食物要尽量淡点,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

第四,严格控制血糖。其关键一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二是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三是避免情绪激动、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

第五,控制血压必须严格,应该尽力使血压控制在130到80mmHg以下。

第六,有些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使用了有肾毒性的药物,因此在平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使用。

第七,摄入充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钙、维生素B、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第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因为吸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4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较缓慢,由于患者早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到医院检查时,往往已经发展到尿中出现蛋白或是血肌酐已经升高。因此应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而早期糖尿病肾病只有通过定期监测才能及早发现。目前,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比较权威的方法是检测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标准

正常人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小于30毫克,若糖尿病患者半年内连续2次查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均在30毫克~300毫克之间,应及时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若排出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则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如果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大于300毫克,则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可显示有蛋白。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为第一天早晨7点小便后,直到次日早晨7点再次小便,收集其间所有尿液,其中第一天早7点的尿液不记录在内,而第二天早7点的尿液必须记录在内,混匀后用量杯量取总尿量并记录,然后留取一小杯尿液送至医院化验。

5糖尿病肾病贵在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肾病贵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在前三期进行积极治疗,才有可能阻止或延缓肾损害进展。可是,患者往往缺乏疾病知识,未能进行早期检查,而在出现水肿后才到肾内科就诊,此时的糖尿病肾损害已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已经逐渐成为人群丧失劳动力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西方国家,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疾病中,糖尿病肾病为第一位,约占30%~40%。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1999年调查统计,我国终末期肾衰竭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已为第二位,约占13.3(整理)%,仅次于肾小球肾炎。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病程

1987年 丹麦学者Mogensen建议将1型糖尿病所致肾损害分为5期,约每5年进展一期,该分期法现已被临床医师广泛使用。其实,2型糖尿病肾损害过程与此相似,只不过2型糖尿病肾损害进展比1型快(约每3~4年进展一期)。现将这5期的临床表现简述如下: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第1期:肾小球高滤过期 此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可增加20%~40%,而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

第2期: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 此期可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白蛋白排泄率正常(<20微克/分钟或<30毫克/天),应激时(如运动)即增多,超出正常值。在此期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可仍较高或已恢复正常,血压多正常。

第3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此期标志,即使患者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亦持续增高(20~200微克/分钟或30~300毫克/天),但是尿常规化验的蛋白定性仍阴性。此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大致正常,血压常已开始升高。

第4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从尿常规化验蛋白阳性开始糖尿病肾损害即已进入此期,而且,常在此后三四年内迅速进展至大量蛋白尿(>3.5克/天)及肾病综合征。严重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出现大量腹腔及双侧胸腔积液。此时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常进行性下降,血压明显升高。

第5期:肾衰竭期 出现大量蛋白尿开始,患者肾功能即迅速坏转,常在三四年内进入终末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并伴随出现中、重度肾性贫血。最终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贵在早期发现?

在上述5期中,肾小球高滤过期(第1期)属于功能改变期,肾脏病理检查仅见肾小球肥大,而无其他病理改变,此期只要积极治疗,将血糖持续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及肥大的肾小球均可恢复正常。

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起,即已进入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及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第2、3期),此时肾脏病理检查已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增宽等病变,理论上讲这些病理改变已不可逆转,肾脏已不可能恢复正常。但此时肾脏疾病很轻,如能积极治疗(包括控制血糖、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仍可将肾损害进展明显延缓。

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第4期)后,治疗变得十分困难。糖尿病肾病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很难消除,药物(包括扩容药及强效利尿药)疗效常常不好,患者常需做血液净化治疗进行超滤脱水,水肿及体腔积液才能暂时减轻或消退,而超滤一停止就很快重新出现。

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第5期),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不一样,此时尿蛋白量不减,仍然呈现肾病综合征,这就增加了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困难,患者很难维持营养,并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这两期(第4、5期)已是糖尿病肾病的后期及晚期,治疗疗效很差。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在确诊糖尿病后定期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只有这样才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早期治疗。

临床上常用肌酐清除率检测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可用两种方法检测:①测定空腹血清肌酐、24小时尿肌酐及尿量后进行计算;②只测定空腹血清肌酐,然后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体重按公式计算。由于测定尿肌酐比较麻烦,且有时不准,所以现在常提倡应用后者。当然,如果怀疑肌酐清除率检测不准时,还能利用核素99m锝-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直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即应考虑第1期糖尿病肾损害的可能。正如前叙,此期积极控制血糖,使之恒定达标,肾脏病变可完全逆转。

在3~6月内3次尿检中2次白蛋白增多即可确诊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并能排除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发热病等能致尿白蛋白排泄增多疾病,即应考虑为糖尿病肾损害第2或3期。正如前叙,这两期抓紧控制血糖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能明显延缓肾损害进展,这两期仍是糖尿病肾损害治疗的关键时期。

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也很早,导致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小分子蛋白排泄增多。因此,如果在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同时,也检测尿中上述小分子蛋白,将能更敏感地进行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