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岳阳楼一游记

岳阳楼一游记

时间:2019-08-11 15:29:24

相关推荐

岳阳楼一游记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坐在车里只见一派朦胧景色。风很大,吹在身上感到一丝凉意。我们也冒着变化多端的天气,携带着迫不及待的情迈出了前往岳阳楼的步伐。

走进公园,复古的感觉由然而升。

当脚踏到右边展厅门槛上的时候,一幅熟悉的图片刹那间吸引了我的眼球:是胡爷爷来参观岳阳楼时与祖国的花朵留下的美好瞬间。胸口那条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领巾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展厅里还展示着历代名人来参观岳阳楼时的画面。

走出展厅,跨越几步,便来到一棵樱花树下。这棵樱花树有三米多高,虽孑然一身,但也风趣十足。这时,正值樱花开得旺盛的季节。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去,樱花树也从惬意的睡眠中苏醒过来。乍得一看,每个花骨朵儿都养精蓄锐,展开了最甜美的笑容;仔细瞧瞧,这中间,还有几位腼腆、害羞的蓓蕾儿迟迟不肯露面,隐藏其中,含苞欲放。我凑去前头,仔细观察起来:花瓣呈粉红色,七、八瓣地围绕着花蕊,好似古时候的丫鬓们围着作轿的小姐出嫁,还让我有中“众星捧月”的感觉。在花瓣底部有些深红的纹路,花蕊的雌蕊是白色根部,淡黄的蕊头。我虽不知着樱花寓意如何,然而我却知道牡丹花比樱花更美更娇艳,品格更高贵,它是我国的国花。

素有“洞庭天下湖,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古城西门之上,其气势之壮阔、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构造独特,风格奇异,名冠天下。岳阳楼分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全楼高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楼中四柱高耸,楼顶飞檐翘首,金碧辉煌。远远而瞭,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尤显雄伟壮丽。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木碑,上面刻了四个大字——岳阳楼记。四面的四根柱子上挂着一副长达102字的对联。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费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步入二楼,在二楼楼堂的正墙上也有一块木碑,这块木碑是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上面刻着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所写的《岳阳楼记》,共有四种字体。

三楼楼堂正面悬挂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去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滋泗流,

在旁边还有一副短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李白”。相传为李白手书,也是李白仅有的一副书法作品,可为绝世珍品。在三楼还有六扇木窗可从各个窗户眺望不同的景色,但均可望见洞庭湖。

径直往前走,我望见了一个长廊。原来,这儿就是碑廊,这儿的墙上有着范仲淹亲笔书写的《岳阳楼记》。欣赏《岳阳楼记》时我深有感触:这样豪迈、奔放的字体谁能与范仲淹等量齐观、相提并论;这样韵律、渊博的绝代佳作除范仲淹外,谁能再创一举。怀着诗人喜悦的心情,投放着历史的眼光浏览《岳阳楼记》时,感觉非同一般。岳阳楼的怡人风光如同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放映。范仲淹的文笔更是令我赞叹不已,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流传至今,可谓绝古至今。但是在那些刻着范仲淹字迹的墙壁上,却有着一些游客的某某某到此一游,当我正从兜里掏出笔,也想留下尊姓大名时,老师阻止了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财富,怎能随意破坏呢?”听了老师的教诲,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对呀,《岳阳楼记》代表的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长辈也常常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为什么到了这时候就把长辈们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这里还有许多外国的游客,如果让他们看见了,他们会怎么想呢?”

走出碑廊,往左拐,便是岳阳门。岳阳门,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并不恐怖的黑洞。在这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古老的砖块。那砖块犹如一本书,记载着多少年来岳阳楼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的旅程。听老师说,这里曾经是做船到岳阳时,下船的唯一途径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北通巫峡,这地方,看起来虽简单,仅是一座石门,可它如果没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它是怎样矗立在这“弱肉强食”的岳阳楼公园中的呢?依我的见解,这扇石门好似一个时空穿梭机,让游客们飞跃在现代和历史之中。

经过一番游览,我们终于能亲眼目睹一下岳阳楼的风采了,可真是大快人心啊!岳阳楼有个特色:这个楼是无钉子、无横梁、无栏杆的。虽是名扬四海的四大名楼中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但我却有着别具一格的见解:体积小,小巧玲珑嘛;结构简单,艺术以简为美嘛。当我们要进岳阳楼看看时,楼下的工作人员却拦住了我们,原来,凡是进岳阳楼观赏的游客,都要带上鞋套。我心想:哎,可真麻烦,不就是进个楼看看嘛,还要戴什么鞋套呀。可回头再想一想,也对,岳阳楼可是名楼呀,是我国灿烂、古老的历史文化呀,当然要讲究点了!我急忙戴上鞋套,准备奔向二楼,可是,上楼的同学这么多,楼梯连一米宽都没有,当然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上楼了。可我们上去时,还有一些要下来的游客,此时,大家似乎同时想起了那句话:上、下楼梯请靠右行,都行动了起来,那些要往下走的游客看见了我们的举动,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上到二楼,我们沿楼漫步了一圈,岳阳楼也以它那蕴含的历史、特殊的魅力深深感染、征服了我。

虽然岳阳楼的景色令我难以忘怀,但在老师的召唤下,我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岳阳楼,来到了岳阳楼艺术大厅,这里的一切都使我那样吃惊、震撼。这里陈列着的每个岳阳楼的雕塑都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毅力。

饱览了岳阳楼那美如画卷的风景后,我冒着一如既往的天气,携带着留恋往返的心情迈出了离开岳阳楼的步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