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胡适先生二三事】胡适先生二三事体现什么形象

【胡适先生二三事】胡适先生二三事体现什么形象

时间:2018-11-17 17:56:11

相关推荐

【胡适先生二三事】胡适先生二三事体现什么形象

胡适先生二三事

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他博览群书,学识广博,而且为人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对待任何人都是彬彬有礼,十分亲切。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著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是他最突出的贡献便是大力倡导白话文和参与并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这两件事对于后世的影响继位深远。我们今天来看一下由当代作家梁实秋所写的《胡适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

胡适照片

首先是第一件是,表现的是胡适先生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胡适的老家在现在的安徽徽州绩溪,他对于家乡的感情十分深厚,常常和他的朋友们讲起家乡的事情。后来在1928年至1929年的某一天,他邀请他的朋友努生、光旦和《胡适先生二三事》一文的作者到徽州的一个饭馆吃饭。当他们一起来到饭馆门口时老板一眼便看到了胡适,于是便和他用徽州话攀谈起来,之后老板还对着厨房大吼了一声。在他们落座之后,胡适问我们是否知道老板在喊什么。他们自然是不会知道的,胡适说他是叫厨师们多加点油,因为这是老乡啊!

第二件事讲的是他应酬的事情。因为胡适交友十分广泛,为人也十分热情,因此几乎每天他都会接到各种宴请,以至于家里面根本就不需要煮饭烧菜。不管胡适并非喜欢这种交际的方式,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拒绝而已。

此外《胡适先生二三事》一文还写到了其他的事情,从这些小事中我们看到的胡适是一个诙谐有趣、和蔼可亲的形象。

胡适打牌日记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胡适是一个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它一生学识广博,著述颇丰,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上都有过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对近代中国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和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这两个举动都对日后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普通人,他也会有各种的缺点。比如说最近有一篇很火的“胡适打牌日记”。

胡适照片

这篇日记是在胡适留学的时候写的,内容大多是胡适一连几天都沉迷于打牌中无法自拔,而导致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实现。此后还讲到了他下定决心戒掉打牌,却仍然无法摆脱打牌这个爱好。这个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也有偷懒和沉迷于某样东西无无法自拔的时候。因此一时之间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但是经过查证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日记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并不是真实的胡适日记。但是其中提到的胡适打牌的事情倒是确有其事。在查阅《胡适留学日记》之后,我们发现其中提到“打牌”的时间大概是在196月至9月之间。但是并不像杜撰的日记一样只写了打牌而没有讲其他事情。提到打牌的日记大多是在一天的学习结束之后的空余时间进行的消遣活动。而决心戒掉打牌之后又忍不住再次打牌则是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只在199月5日提到了“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这一句,此后的日记中便再也没有提到过打牌这件事情。

“胡适打牌日记”虽然是假的,但是我们也同时也了解了胡适作为大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一面让我们感觉到其实大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不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的脸庞,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胡适的白话电报

说起胡适,那就必须要提到他和白话文的渊源了。胡适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虽然他在自己的家乡接受了九年传统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学习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之后,便立即从思想上接受了西方的这种学说。于是他开始大力提倡白话文,坚决反对迂腐繁复的八股文。有一个“胡适的白话电报”的典故可以说明他在推广白话文方面的智慧。

胡适照片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时候,胡适当时在北京大学授课。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他经常对白话文大加赞赏,鼓励自己的学生多用白话文交流和写作。这引起了一些喜欢文言文的学生的不满。有一次,当他在大力宣扬白话文的好处的时候,一个姓魏的学生忽然站起来气愤地对他说:胡先生,白话文难道就没有缺点吗?”胡适自然是回答没有。不过这位学生并不服气,他说白话文废话太多,如果用白话文来打电报的话一定很费钱。胡适忽然眼睛一亮,他说前几天有个朋友请他去政府工作,他没有去,于是便回了一封用白话文写的电报。于是他就让学生写一封用文言文写的电报,看看是文言文省字还是把白话文省字。

在学生们都写完了电报之后,他从中挑选了一分字数最少的电报,这份电报一共用了十二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而在展示完这份电报之后,胡适说自己的电报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这个“胡适的白话电报”的故事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胡适先生的聪明才智和气概风度,不禁让我们对胡适先生钦佩有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