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庄子 人间世】庄子知北游内涵是什么 庄子人间世有何哲学思想

【庄子 人间世】庄子知北游内涵是什么 庄子人间世有何哲学思想

时间:2019-02-22 13:18:30

相关推荐

【庄子 人间世】庄子知北游内涵是什么 庄子人间世有何哲学思想

庄子知北游

庄子,姓庄,名周。他出生于战国时代祖居宋国,据说其先祖曾是宋国的一国之君。他本人虽然不曾当过君主却是道家学派鼎鼎有名之人物。

庄子艺术雕像

庄子的毕生思想精髓都汇集在其著作《庄子》当中。《庄子·外篇》的压轴文章就是《知北游》,由此我们就能知道《知北游》这篇文章在庄子心目中的地位。我们熟知、明白了《知北游》就可以了解庄周哲学的主要内涵。《知北游》相当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庄周关于生死的观念以及他心目中理想的道德观念。

《知北游》这篇文章的名字来源很简单,就是这篇文章开头的三个字。虽然猛一听篇名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只要搞清楚了“知”是一个庄子想象的人名,那篇名就相当的好懂了。即一个叫“知”的人到北方去旅游。这个叫“知”的庄子想象的人物到北方去旅游的目的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休闲娱乐,而是去探讨“道”、“气”等哲学观点,最后探求出来的结论也就是庄子要向我们论述的哲学思想。

《知北游》花了很大的篇幅去问、求“道”,在这个过程中就向我们点出我们生存的宇宙本质是什么?作为生存在这茫茫宇宙中的渺小人类应该如何去面对宇宙以及其他的万事万物呢?《知北游》还试图探索宇宙的

庄子人间世

庄子,汉族人,姓庄名周,约出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生活在战国中期的宋国蒙地。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早期辩证主义哲学家和浪漫主义文学家,也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人和发扬人者。他的论著很丰富,思想博大精深。

庄子画像

《人间世》是一篇以探讨为人处世之道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人间世》中庄子通过探讨在社会上如何自处以及如何跟别人相处,进而展现自己独特智慧的人生哲学。

《人间世》全篇以“可不惧邪”划分为两大部分。“可不惧邪”之前虚构了三个故事:

一、颜回去卫国担任官职之前老师孔子和他的对话;二、圣人孔子赐教即将作为使臣去齐国的叶公子高;三、即将担任卫国太子老师的颜阖请教蘧伯玉。通过虚构的三个故事表达世事难料、世事难处,以及在这样变幻莫测的社会时事中,我们该如何镇定的面对和处理呢?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难于应付的艰难社会,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三点对策:

一、“心斋”,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好好收拾整理干净,去除掉恶念、杂念。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以坦然的心态去接受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艰难坎坷,对于世事万物淡定处之。三、“正女身”。

《人间世》的后一部分则以树木做比喻,说明“无用”其实也是“有用”的道理。前后两部分交相呼应,充满着辩证法,让人读之意味深长。

庄子杂篇

庄子这本书里有三个大分类:内,外,杂。第三个杂,就是杂篇。之前有人形容这三个分类之间的文章联系,称内为高高在上的君主占统治者地位,外为臣子,为君主服务,而杂就是子民,平民百姓,多而杂,混乱一起,但是却都内心朝拜君主,听从臣子制定的各种政策。这个形容比喻确实从文章地位和内在联系上形象的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庄子画像

杂篇,相对于全书来说是子民之意,那就是指现实生活和各种观点看法。它包含了几个部分,大多数讨论怎么为人处世,怎么顺应现实,拒绝矫揉造作,拒绝刻意营造。

开头先说过分追求名利过分计较只会丧失精神气节,犹如行尸走肉。然后写了一个贫穷借粮的故事,揭露了做人应该顺应真实,服从本性的道理。第三个部分仍然是寓言故事,内容是钓大鱼,就是为了嘲讽人的浅薄八卦,认为人应该有大的志向而非流于肤浅。第四部分揭露仁义虚伪,表面有仁德,内心邪恶龌龊,接下来又是绕道说理,仍然强调顺应本性,不逆而为之,能成功的道理。然后又讲了一个神龟的故事,说这个道理。接着就列举了人物对话,说明思想的价值观,然后仍然是只顺应,但是强调了脱离世俗,空下杂物的观念,最后再次强调顺应,提出了反对逢迎奉承,追逐名利,反对人为改变,认为应该忘物,忘言。

杂篇包含的内容较多,仍然需要细细品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