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他是国民党级别最高“叛徒” 投奔中共成副国级领导人

他是国民党级别最高“叛徒” 投奔中共成副国级领导人

时间:2020-09-06 00:45:49

相关推荐

他是国民党级别最高“叛徒” 投奔中共成副国级领导人

凤 凰 卫 视 金 牌 栏 目

《 冷暖人生》

1949年底,国民党败退台湾,作为蒋介石自嫡系亲信,和平代表团团长的张治中,选择留在北京,成为当时国民党“叛变”的最高级别官员之一。在大陆他还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而他的这个抉择也像一个历史谜团,多年间一直被人们揣测及探寻。

有流量的粉丝,可直接点击

最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节目

张治中字文白,祖籍安徽,黄埔系干将,1924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蒋介石听闻张治中善于用兵,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便邀请他到黄埔出任第三期入伍当总队长,授衔上校。他先是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又在抗战中参与淞沪会战等。

张素久,张治中最小的女儿,那一年才14岁的她跟随母亲搭乘蒋纬国的专机飞抵上海。然而,抵沪三天,她却始终没有见到父亲,这天,父亲的好友,中央航空公司主任邓士章突然来到家中与母亲见面,随后一家人又匆匆赶往机场。那时的张素久只知道,她们一家要去北平接父亲。张素久从抗战时期就和父母住在一起,也由此见证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所经历的那段惊心动魄的国共往事。

张治中最小的女儿张素久

在清华读书时的张素久

1949年4月24日,张治中家人乘坐的飞机,从当时的国统区上海起飞,降落在解放区北平。在西郊机场,周恩来亲自陪同张治中接机。

张素久:本来我父亲还不走,等我父亲,可是后来蒋纬国说,这个南京要失守了,不是大军要渡江了吗,而且跟我母亲说,和平代表团不回南京了,和平代表团要回上海,当然我母亲就坐他那架飞机回上海了。

爱家的张治中

张治中19岁的时候,与同村姑娘洪希厚结为夫妻,在张素久的印象中,父亲和母亲感情深厚,只要不打仗,他们总是在一起。

张素久:我父亲是很关心孩子,很爱孩子的,虽然他忙得很,我们小时候都是阿姨带的,可是每顿吃饭的时候,要在一起。每次一开始,(父亲)就要先给那个姥姥搛菜,然后再给我妈妈搛菜。

张素久:我父亲办公,我母亲陪他,她就做针线,那我父亲也觉得很好,有一个伴在那里陪着,可是也不发言,也不乱发言,也不会乱看他的东西。他们是指腹为婚的,一直厮守这么多年,而且我母亲没有念过书,那时候在农村不识字,就是大字都不识的,而且我父亲很端正很漂亮,可是我母亲也不是很漂亮的,后来不是当了官了嘛,国民党姨太太也很多,那就有人也劝他,就说你要不交个女朋友也行,他说如果我丢弃了我母亲的话,那我就没有脸回去见我的父老乡亲了。

张治中字文白,祖籍安徽,黄埔系干将,1924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蒋介石听闻张治中善于用兵,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便邀请他到黄埔出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长,授衔上校。他先是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又在抗战中参与淞沪会战等。对于一手提拔自己的蒋介石,张治中常心怀感恩,在担任其侍从室主任的多年间,张治中一直尽力尽心的为蒋排忧解难,因此还被人笑话,说他是蒋的灶下婢。但张治中曾说,在蒋的面前,肯说话和敢说话的人很少,而在军人当中,我算是最肯也是最敢说话的一个了。对于这位不时犯上的下属,蒋介石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愈加器重。

时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副总队长、代总队长的张治中

张素久:他完全是个军人,特别注意风纪,特别注意,坐着也要特别正,走路也特别正,都是特别正的,都是穿军服,我就记得那时候重庆特别的热,大家都穿短袖衬衫了,可是他还是穿军服,军服是很热的,回来以后全身都汗湿透了,里头的衬衫都湿透了。整编的几个军队,我父亲管了去打仗,可是打完仗以后父亲就把军队权交出去了。他打完仗就交回去,他不要军队,不搞山头,他不搞独立王国,他要搞是很可以搞的,很多人都欠他,他做了十年军校教育长,国民党的所有的官,都是军校出来的,所以老蒋很了解他。知道他不会反他,所以还是很信任他。

一心专事军事教育的张治中,逐步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重臣,但张治中一直追随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与蒋的政治态度并不完全一致,1924年张治中与周恩来一见如故,甚至一度申请加入共产党,但因两党有约,中共不吸收国民党高级干部入党,而未能如愿。时值国共合作肇始,军校中左右两派斗争激烈,作为国民党要员的张治中,因言辞激进,思想左倾,而被右派视为红色教官。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此后十年间,张治中一直周旋于国共之间,试图促成和谈。他既不愿站在国民党立场反共,也不愿站在共产党立场反蒋。内心无法纠结,为了不参与剿共,张治中自请担任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一职,一干就是十年,也由此成了国军将领中唯一没和共产党打过仗的和平将军。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随着中共影响力日益扩大,权衡时局的利弊后,蒋介石发起了和平攻势,他三电毛泽东,邀他前往重庆谈判,此时张治中也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乘专机去延安,迎接毛泽东一行。到达重庆后,面对蒋介石安排的住处,周恩来提出了一个要求。

张素久:周总理就跟我父亲说,是不是能够住你家,我父亲当时也很惊讶,也没想到,周总理这么一说,那我父亲当然说好了,我父母就搬走了,就把整个小楼留给毛主席在那里吃饭什么的,周总理是很细致的想到这些,好像说对我父亲的信任,在我们家住不会有什么窃听。

当时11岁的张素久和哥哥张一纯正在附近读书,所以并未搬出家中。张素久也因此见到了一位在家中待了40多天的特殊客人毛泽东。

张素久:有一次我在院子里,他正好送客人出来,还跑来很快我握握手,他握手的时候,我觉得他的手好大,我觉得他很和蔼,很好,个子很高。我们家的张立钧参谋,副官、秘书就指派他们详细地了解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在延安抽什么烟,坐什么椅子,睡什么床,吃什么饭,反正所有的生活细节(都了解)。

毛泽东的到来也令桂园附近的空气高度紧张,据工作人员说,一些国民党特务潜伏桂园附近,有的化装成小贩,有的打扮成人力车夫,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张治中抽调了自己属下的政治部特务营手枪排进驻桂园。经过四十天的紧张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承认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次日,在张治中亲自护送下,毛泽东安全回到延安。1946年1月,周恩来、马歇尔、张治中组成最高军事三人小组来到延安考察,在当晚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对毛泽东说,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掉写上一句,张治中三到延安,毛泽东笑说,你将来也许还要到延安,张治中说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你们就搬到南京去,延安这地方不会有来的机会了。

张素久:周总理跟邓颖超就到我们家来跟我父亲说就是说,你去新疆了,你看看新疆监狱里头还有我们一些同志,不知道现在情况都怎么样了。

1944年11月新疆伊宁地区发生了革命暴动,消灭了国民党驻军,先后占领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新疆局势大乱,一时失控。蒋介石急派张治中飞往迪化,谋求和平处理问题。当时张素久跟随父亲一同前往,令她惊讶的是,一到新疆父亲竟然办起了舞会。张素久:因为对于蒋先生来说,新疆那边不是要闹独立吗,这是大事情,他不能让新疆闹独立,新疆关在监狱里的这些共产党的人,比较起来还是个小事情,所以不要新疆闹独立,也只好靠我父亲去解决,所以我觉得他是从这方面,就一个人让你做什么事,那你的要求也得答应下,那他得靠我父亲新疆的事情。

张素久:开舞会,两百人的大舞会,请他们苏联的人来跳舞、吃饭,反正也搞这些关系,一方面就是说讲一讲中国的,跟他们一方面一个外交的干涉,一方面也拉一点友情,他们都穿着大裙子,苏联人,都跳一跳,还有新疆人也都,舞会嘛大家都跳。

此次新疆事变有不少苏联人参与,并提供武器装备,有意将这块土地分裂出去,而早在赴疆之前,张治中就断言新疆问题不仅是民族问题更是外交问题,他希望苏方能够出面调停。同时当着三区代表,张治中检讨了历代政府对待新疆的政策,并提出各民族都是兄弟,兄弟有事我们自己商量。三区代表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最终国民政府与三区代表签订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条款,新疆局面得以稳定。而在两个多月的电文往返后,蒋介石勉强同意了张治中要求释放共产党的请求。1946年7月八辆大汽车载着131位中共党员回到延安,周恩来后来说,当年释放在新疆的共产党人是文白先生做的一件好事,这在国共关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此时国内形势急遽恶化,6月底国民党已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双十协定》被彻底撕毁,张治中期待的和平再次落空。张素久发现父亲变得越来越沉默,外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张素久:他有这个特点,烦恼的时候就会到一个清静的地方,把脑子清一清什么的,我父亲认为共产党、国民党都是中国人,是大哥二哥问题,是一家子的问题,跟小日本跟其他国家不一样,所以大哥国民党没管好国家,让二哥来管。两党斗争可是牺牲的是老百姓,他想的是老百姓,所以他就觉得两党是否能够谈好,可以一块来建设国家,让国家能够富强起来,人民生活可以改善,在他的一生里头,他看到农村比较贫困,所以他就希望能够这样,就是这种思想带到他这一生里头,不断地和谈。

张治中成国共和谈代表

人生随之改变

1949年4月和谈的机会终于降临,代总统李宗仁决定,派张治中出任代表团长与共产党和谈,张治中明白蒋介石虽已于年初下野,但仍是实权掌控者,为了便于李宗仁放手促进和平,张治中动了劝蒋介石出国的打算,不料被蒋断然拒绝。他说逼我下野可以,要逼我亡命就不行,我可以不做总统,但做个老百姓总可以自由。面对李宗仁的委派,张治中也几经犹豫,想到自己二十多年来对和平的一片痴心,他又不禁对和谈燃起了万一的希望,最终决定试一试。临去北平之前,张治中再次前往溪口密会蒋介石,在这最后一次会面里,两人谈了什么,无人知晓。1949年4月1日张治中飞抵北平,经过20多天的艰苦谈判终于形成了《国内和平协定》,但是李宗仁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而张治中的人生也随着谈判破裂彻底改变。

电视剧《北平和谈》片段:

和谈既然破裂了,我们自无继续留在北平的必要,代表团既然是南京政府所派遣,任务结束了,理应回南京复命。

西安事变的时候,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现在不能对不住你了。

和谈破灭后,张治中决定回南京复命,周恩来一方面担心代表团回去后国民党的特务会对他们不利,另一方面认为随着形势的转移,和谈仍存在可能,他极力劝张治中留在北平,张治中矛盾不己。

最终在与家人团聚后,张治中留在了北平,1949年6月,张治中发表《对时局的声明》一文,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此时已在台北的蒋介石,看到这段文字后,长叹一声,别人背叛了我,犹可说,文白竟然如此。

张素久:他思想斗争挺厉害的,他觉得应该回去,可是这边又觉得已经大势已去了。他也想过这个,也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了,我也不会再是国民党了,也不会是共产党了,当然也不会留下了,甚至我不回台湾,我也可以去苏联去哪里。

张治中投共后成高官 多次为两岸关系穿针引线

新政权成立后,张治中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要职,对于张治中的生活,周恩来十分照顾,他们在新开路的一处四合院里安了家,并自己盖了栋小楼,除去按照三级行政级别所发的五百元工资外,每个月周恩来还另外补贴张治中五百元,每逢国家重大活动,张家也都在受邀之列。周总理整个都是一个非常和蔼的,非常细致的,父亲告诉周总理说,我女儿生孩子了,他就说我来看看,我那个时候还坐月子呢,女儿是包了一个大毛巾,然后系了个带子,结果他还拉了这个带子,他说你这个带子是不是紧了一点,就是这种小事情特别关心。

张素久:那时候有一个对台办,周总理是主任,我父亲是副主任什么之类的,一直在做这个海峡两岸的沟通,我父亲觉得还是蛮有信心的,希望能够和平解放这些的,所以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一直还有联络,这样,所以他也知道,他那些朋友,包括蒋先生,包括陈诚,他们原来都在大陆,习惯吃大陆的吃食。他都是通过香港带到台湾去,虽然分开了两个地方,可是还是不断的,在关心那边的人,他还是有一个中国统一的这样一个想法,希望那些国民党的那些老人,还是能够回来。

张治中文革被抄家怒评:

文革比军阀混战还乱

1950年初,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张治中以到广州接返国的女儿为名,乘船去广东番禺小岛,与国民党代表蒋经国、陈诚进行密谈,此后,他一直与蒋介石、陈诚保持通信往来,然而随着文革的到来,双方联络被迫中止,1966年8月起,红卫兵以“除四害”为名,到处展开打、砸、抢,张治中的家也未能幸免。

张治中质问领头的红卫兵,你们凭什么来抄家?红卫兵指着他说,你是谁?张治中气愤地说,你要问我是谁,你可以去问毛主席,之后红卫兵多次前来查抄,逼着张治中交代“反动历史”,在最艰难的时刻,周恩来特派解放军站岗,张家得以保护起来,虽然躲过一劫,但这动荡失序的现状,令张治中即反感,又不解,他对张一纯说,“文化大革命”比军阀混战还乱。眼看着自己熟识的一大批开国功臣被打倒,张治中忍不住数次给毛泽东写信,但都被周恩来压了下来,当时已从清华毕业,在天津任教的张素久,经常回家看望父亲,然而子女的开导,并没有疏解他心中的郁结,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被苦闷的情绪所吞噬。

张素久:我跟父亲一块,陪他从北戴河回来,刚到家,刚到家就红卫兵敲门就进来了,他是顺着敲门的,他也不知道我父亲是谁,他就进来,大声地喊,然后就破四旧,看见瓶子什么的,就跟着砸掉。我父亲对毛主席非常尊敬,1958年的时候,毛主席特别只请我父亲,跟他视察大江南北,在沿路我父亲看到不管走到哪里,老百姓都特别拥护毛主席,所以我父亲认为人民群众,都特别热爱毛主席,所以他就不太相信,谁会反毛主席,谁会反共产党,所以他就觉得有点不太理解,是否有这个必要,搞这种斗争。

在生命的最后3年,张治中每天都会向张一纯打听文革的情况,问谁被打倒了,谁又被抄家了,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因病去世,享年79岁,他身在台湾的长子,知道父亲去世,也没能见上一面。1981年,张素久去了美国,如今已是南加州著名的爱国侨胞领袖,她成立了安徽张治中文化教育基金会,致力关爱抗战老兵。

张治中文化教育基金会活动照

4月

时隔70多年

张素久和当年在新疆被释放的共产党员后代

再次重聚

看到他们,张素久觉得父亲仿佛从未离开。

点个赞给小凤君加个鸡腿!

让凤凰卫视的节目更好玩儿

独家猛料 深度时评主播风采 凤迷社群

凤凰私享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