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原创]淮海战役问题分歧之我见

[原创]淮海战役问题分歧之我见

时间:2020-02-25 03:14:11

相关推荐

[原创]淮海战役问题分歧之我见

淮海战役问题分歧之我见

一、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

这是一个既有结论又没有答案的话题。之所以这么说,是缘于淮海战役的复杂性。

首先,淮海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比较共性的结论。辽沈、平津战役是在我军具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有整体计划的准备之战。而淮海战役是在华东野战军组织的所谓“小淮海”战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军处于劣势条件下的缺乏战前整体构想的边战边丰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危险性之大,变数性之快,战役强度之高,堪称有史以来军事战争的头把交椅。

其次,淮海战役不是由一个野战军独立完成的,也不是由一个人集权统一完成的,这些因素都给战役结论增添了争议和神秘色彩。

我们知道,淮海战役是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协调完成的,缺乏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淮海战役的历史使命。其明确的权利机构“总前委”也有五人组成,突出任何一方的指挥作用都会严重的损伤另一方面利益。更可况这样一个规模的战役不可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完成,这也是官方一直以来没有突出任何一个总前委成员指挥地位的原因吧。我觉得这个结论是客观的,公正的。

第三,电文的歧义和历史发展背景下的弄神论把争议推向波峰。

我们来看有关电文:

四八年十一月 十六日中央发出命令,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全文如下:

由刘陈邓粟谭组成总前委统筹一切〔1〕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刘陈邓,并粟陈张〔2〕,告谭王,韦吉〔3〕,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苏北工委,华北局:

(一)各电均悉,处置甚妥。(二)若华野于歼灭黄兵 团〔4〕后,能接着歼灭邱李〔5〕几个师,将该两敌打得不能动弹,则于大局极为有利。(三)若中原于攻克宿县后能续歼固镇一带之敌,并以一部进驻蒙城,则可能推迟黄维〔6〕向宿县进攻时间,并威胁蚌埠。(四)李延年〔7〕现在蚌埠充六兵团司令官,辖九十六军、九十九军。据李称三十九军(即原驻烟台,后运锦西,现运浦口之八军王伯勋〔8〕部两个师)十六日可到蚌埠、凤阳。请刘陈邓加以注意。由锦西南运之五十四军(阙汉骞〔9〕四个师)是否亦 将加至蚌浦线〔10〕,则尚待侦查,假定该部亦到,则南线将有黄维、刘汝明〔11〕、李延年、王伯勋、阙汉骞等 部共计二十五个师,是一个大敌,必须妥筹对策。(五)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 整时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 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 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中央军委 十六日十八时。

这几句电文等说明了什么呢?

其一,为统一指挥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

其二,总前委有五人组成,即刘陈邓粟谭,其中刘陈邓为常委,可临机处置一切。

其三,说明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而问题就出在这句上,因为这句话表达不够明朗,容易造成表意的模糊。

我们先从标点符号上解读电文意:这句电文是以逗号为主的句子,明确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意在说明两个野战军合作后,不能有两个前委书记,邓成为了合并后华野和中野的临时性前委书记。(没有强调军事问题,是因为陈毅是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是华野代司令员,合并后陈毅的华野司令员无疑被刘伯承取代。而陈邓之间职务有交叉现象,这就有必要把职务明确一些,结果是邓任总前委书记,负责两个野战军的临时党政职务,这个职务毫无疑问的不是管制前委成员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上面的解释未免有些牵强化,所以一些人认为,突出邓小平同志总前委书记职务,意在突出其在总前委中的地位,是五人中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淮海战役领导核心。我的理解是这个总前委书记应该是淮海战役中两大野战军的组织协调者,后勤保障者,军事的参谋者,前线最终的决策者。当他的军事权利缩小时,有力于军事,当他的权利膨胀时,对军事不利。比如中野在解决黄维兵团时言三天解决战斗,结果是十多天也解决不了,这个估计恐怕令人生疑。难道刘伯承的战术估计这么低下,他不知道中原野战军在经历大别上之后的实力吗?陈毅也不知道吗?粟裕在歼灭实力远不如黄维的黄百韬时,用了那么多的炮火,还打了十几天呢,怎么会把黄维当做软柿子捏呢。令人难以置信,纯军事专业人员做出这样的判断实在是弱智。我看还是政治上轻敌,头脑发热造成的吧。

其四,领导人职务在历史进程作用中的复杂化很难让人说得明白,但领导人作用排序应该比较有说服力。电文中领导人排序是刘陈邓,从组织机构看刘的作用第一,陈的作用第二,邓的作用第三。邓是淮海战役的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这没错,但其作用应该在刘陈之后比较客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邓小平长期担任中原局书记、野战军政委和前指书记,功劳岂不在刘伯承之上。而客观事实却是刘在军事指挥,邓不过是辅助而已。淮海战役恐怕也不会例外吧。现在网上炒作的有很多人都是一些造神论者,都是邓小平复职、升职后为追求其政治元素而搞的巴结行为吧,就像林彪巴结毛泽东一样,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

第四,粟裕在淮海战役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特别是粟裕的粉丝们,因为他们的结论是粟裕建议了淮海战役,指挥了淮海战役,他们说,华野歼敌80%以上。毛主席说,粟裕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而我的结论是:粟裕是淮海战役的建议者、最主要参谋者,主要指挥者,淮海战役第一功毫不为过。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粟裕建议的小淮海,就没有后来的大淮海;没有粟裕全身心的对淮海战役全过程的关注,淮海战役不会如此的淋漓顺畅;没有粟裕直接指挥淮海一二三阶段就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战役战术成果。仅凭这一战,粟裕就可以名垂青史。但由于关于淮海战役的一些资料还不透明,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一些过头的评价和言论,一些缩水的历史事实与真相大失水准,给军事爱好者带来了许多凭空的猜忌和任意妄为,这对粟裕本人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希望军迷们平心待之,还原一个真实的粟裕。

第五,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战略调控,刘伯承坐镇淮海。

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是毛主席,这话应该不会有人质疑,这是宏观的。但战场的具体指挥又是谁来完成的呢?

第一阶段:中间突破,歼灭黄百韬兵团,切断徐蚌线(1948年11月6日至11月22日)。粟裕是战场的主角,因为粟裕负责歼灭黄百韬兵团。刘伯承看似是战场上的配角,负责远调张淦、黄维兵团,一个引向大洪山,一个引向伏牛山,使其不能参与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但刘伯承率领中野主力顺利占领宿县,把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这是一招绝妙的出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意料之外的战役效果的好棋,亦堪称主角。而陈毅邓小平绝对是配角部分。

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11月23日至12月15日)。刘伯承是战场的主角,粟裕也可谓是主角。因为刘伯承负责歼灭黄维兵团的战役指挥,粟裕负责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合围。一个承前,一个启后,二者缺一不可。陈邓也是出力的。

第三阶段:进行战场休整,全歼杜聿明集团(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由于黄维兵团的覆灭,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战役局势已经倾向我方,这个阶段可谓无悬念矣。把粟裕看做战场的主角也罢,不谈其功也罢,均无伤大雅了。这就好似网友谈到第二野战军西南战役歼敌90万众一样,认为水分太大,其实歼灭杜聿明集团30万众也是水分了,别看他是国民党的精锐集团,此时也只有简单的抵抗、逃跑和乖乖的缴械投降。

正是中野刘伯承的加入,才使得决战大淮海的弈棋更加的稳重起来,更加的成熟起来,也令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更加的放心起来,从而导致战役速度更加的迅速起来。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前线战役指挥主要是刘伯承、粟裕。注意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其细节是:

1、淮海战役军事领导人排序粟裕为第四号,在邓小平之后,这是整体观。

2、若只谈第一阶段,粟裕可排一号。不仅建议所谓的淮海战役,还在中野的配合下,成功指挥了这个阶段,这是历史的事实。

3、从成立总前委开始,前线战役指挥从华野粟裕转移向中野指挥部,是总前委常委依据战场势态,建议并得到军委批准后歼灭黄维兵团的。这与军委和粟裕的初衷是不同的,是总前委常委在发生作用,而且正是这个决定,使得第三阶段可谓兵不血刃的歼灭杜聿明30万人,功之大可谓功人而非功狗。而能看出这步棋的在前委常委中刘伯承的机会最大论是令人信服的。粟裕不过是完成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具体功课而已,当然这个功课并不轻松。

二、辨析几个疑点

1、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使用了华野部队,并不是说粟裕指挥了歼灭黄维兵团

许多网友总是在强调,中野兵力薄弱,无力单独歼灭黄维兵团,是华野增援后打下的,功劳为华野的,粟裕的。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粟裕按着总前委指示也好,军委电示也罢,援兵中野的部队都是二野在指挥,具体战斗的功劳可以划给华野部队,但指挥之功与粟裕关系不大。

2、刘伯承元帅曾说:“淮海战役这个仗,主要是三野打的。”

这是刘帅如实的叙述,真男人,真伟人。但打仗和指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刘帅没有说淮海战役是粟裕指挥的,也从没有说过是自己指挥的。相反,邓小平说毛说过“我把指挥权交给你”的话,粟裕好像也说过“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话。陈毅不贪功,把功劳归结于人民战争,说淮海战役是人民小车推出来的。言语目标虽有些模糊,但却道出了人民战争的基本规律,功劳大家有,只是大与小,淡化英雄义,何必多计较。从这点看来,刘陈的人品还是值得称道的。

3、淮海战役华野歼敌80%以上说,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

很多人认为,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歼敌44万余人,占整个战役的80%以上,这些战绩都是在粟裕指挥下取得的,他是淮海战役真正意义上的指挥者。我想这也是一个偷换概念上的错觉。正因为华野歼敌占整个战役的80%以上,刘帅才得出“淮海战役这个仗,主要是三野打的”这个结论。因为当时华东野战军占淮海战役我军参战兵力总数的70%。在加上装备的优势,歼敌80%左右又何来称道,理所当然才对。活做得多,但和军事指挥是两回事。

4、淮海战役电文结论

文:“……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一句的微妙之举大加渲染。一说中野当时通讯工具确实不好,是陈邓怕因通讯问题影响战役指挥,故请军委多直接指挥。二说中野当时在通讯上没有大的问题,是陈邓底气不足,怕战役问题,故借此来推卸责任。三说通过电文整理分析,前委常委没有对粟裕部实施军事指挥,反倒是粟裕对全局进行了军事指导。凡此种种,颇有一些真理。对此种说法我认为:

面对大规模的战役,对问题想的多些未必是坏事,陈邓既然答应了军委负责指挥之责,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军委多直接指挥亦是必要的,这也是对战役谨慎负责任的表现,不要老在文字上打圈圈,更何况陈毅还是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华野有事,陈毅也跑不到哪里去。别老拿陈邓的弱项说事。

至于电文嘛,我是这样理解的。可以这样说,淮海战役有两个总指挥部,一个是军委,一个是前委;另外还有两个前线指挥部,一个是华野指挥部,一个是中野指挥部;中野指挥部即总前委指挥部,中野电文即总前委电文。

从洪小夏教授《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不是总前委》一文中,“中央军委每一封给中野的电报,均同时转发华野。同样,给华野的电报也都转发中野。显然是军委让两个野战军相互知照中央的指示(同样,两大野战军各自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也均转发给另一个野战军以便相互知照)。”我们可以看到,两大野战军指挥员也好,总前委也好,他们发出的所谓淮海战役军事指挥构想都是通过军委的指令下达的,这说明淮海战役虽然紧张,还远没有达到所谓的来不及请示就必须行动的地步,他们在策划淮海战役的时候,不过是策划两大野战军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上做什么,至于怎么做那就是野司首长的事情了,粟裕不可能在刘陈邓面前指手画脚,反之亦然。倘若有什么大的,好的、高明的想法,电建军委并同时发给对方就可以了。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粟裕很明智,也很负责任。淮海战役是他建议发起的,那他就责无旁贷的为淮海战役尽心尽力,谋人谋己。既然战役的实力是以华野为主,那他就必须多干活,多流血流汗。这些粟裕都做到了。因此我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是华野部队的直接指挥者,是整个战役的参谋者,是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之一。

另外,在发起淮海战役过程中,粟裕是建议者,同时得到了中野首长的认可。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如何下好棋子,从电文中看,陈邓还是有建议的,刘也有建议,并亲自指挥攻克宿县,达到了切断敌中枢的作用,仅此一战就功劳巨大。在第二阶段歼敌对象上,前委常委是出了力的。他们的观点是与粟裕和军委不同的,最后实施了前委常委的计划,为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怎么能说刘陈邓没起作用呢?刘陈邓的作用就是前委常委的作用。即刘陈邓中野指挥部就是前委常委指挥部,还非得署名前委常委啊,太机械点了吧!

5、总前委成立滞后的原因

有一位网上能者说,总前委成立滞后,其成员构成也不利于战役指挥。事情真的如其说言吗?我看未必。

前面说过,粟裕所谓的淮海战役是“彼淮海”而非“此淮海”,其战役规模虽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济南战役或豫东战役级别,10万人左右。这个规模的战役按着华野当时的实力,只要中野配合作战,华野自己就能独立完成,根本没有成立前委的必要。不知道是粟裕担心挑不起这副重担也好,有意拉中野下水也好,诚心诚意合作杀敌也好,反正一句“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是出了名的。可战争就是这么充满变数,中野切断宿县中枢,局势立马明朗起来,明明是非战略决战,却硬生生的把一个“彼淮海”推向了两党的战略决战。既然剑已出鞘,人马上弦,退就是彻底的失败,不如前进拼杀,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这才下定决心,不惜牺牲20万人代价换取战略决战。为了便利军事指挥和战役的胜利,统筹两大野战军的协调一致,这才成立了总前委机构。难不成让刘陈邓告诉粟郎你怎么打黄百韬不成,那粟裕可真成了茄子了,还配当威名赫赫的常胜将军吗?

6、淮海战役中,为什么粟裕的电文与建议那么多?刘陈邓自惭形秽。

我们常说什么条件打什么仗,什么区域打什么仗,要因时因地因人因装备打仗。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具备了在中原打比较大的仗的条件,为了对革命战争负责,粟裕献策献力,打了一些比较大的歼灭战,获取了颇有价值的战争经验。他把这些经验运用于本地区的作战,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想法,并取得了军委和毛主席的逐步认可,成为了令人称道的中华战神。而反观刘陈邓的中原野战军,由于挺进大别上的重要原因,其部队人数一般保持在12万人左右,没有重武器,不可能与敌人硬拼,也拼不起。他们的作战思路就是用这12万人怎么去消灭当前当地之敌,配合友军作战,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一般情况下不越级思维,这就显得与粟裕相比好似仰望高山一般。而粟裕由于战争经验与利益的驱使,思考的面更为广泛一些,这也导致了粟裕解放后越过国防部的职权范围挨批的事情的发生,也算是一个悲剧和教训吧。

7、粟裕决战江北的战略构想胜过刘帅的战略思维?

有人说这是粟裕解放战争中的最大战略贡献。而刘伯承在解放战争中没有什么战略贡献,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个千里跃进大别上,这还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亦不尽然。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亦有一系列的战略构思。比如:人地论,经略中原三部曲,中原逐鹿,洞悉长江防线等。一个个计划得很具体,特别是中原逐鹿,很近似“决战江北”的构想,只不过没有粟裕的提法大气而已。所以说,各有各的有略,不可一概而论。

总之,粟裕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无疑的。不然他不会在新四军中脱颖而出,也不会在解放军中以副职身份干正职的工作,更不会打出那么多规模巨大的歼灭战。主席的提携,诗帅的信任,刘帅的褒奖,林彪得羡慕,无不说明粟郎的才气。短处是有的,谁人没有短处呢!也别总拿粟裕的短处说事,那不客观。

本文完成于3月6-7日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转自铁血社区 /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