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吴侬软语自成调

吴侬软语自成调

时间:2023-02-09 10:37:24

相关推荐

吴侬软语自成调

吴侬软语自成调

陈岳琴 0206

岁末年初,吟诵界哀声一片。一位位吟诵老者,如一棵棵参天古树,再也经受不起风霜雨雪,轰然倒地。国家级非遗常州吟诵代表之一周有光老先生携112岁高龄,于1月14日仙逝;唐调吟诵家,无锡国专的秀木,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于1月22日紧跟而去,享年93岁;唐音吟诵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诗词学家霍松林老先生,于2月1日去世,享年96岁。2月12日,原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诗社社长、湘派吟诵代表性之一易海云老先生也随风而去,享年83岁。

他们的接踵而去,让我们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古诗文吟诵,这个被历史尘封了一个多世纪的绝学。

其中,吴语吟诵,无疑是吟诵界的佼佼者。

这不仅因为常州吟诵已入国家级非遗,而且

因为在环太湖的无锡国专,传下了大名顶顶

的唐文治先生吟诵调,简称“唐调吟诵”。

(一)常州吟诵

常州吟诵,是常州的传统音乐形式,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话吟诵。是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它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常州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吴语的音韵特色,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古时期南方诗歌的演唱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常州吟诵属于吴地吟唱流传下来的一脉,迄今为止,已有三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考察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吴地吟唱(吴吟),肇始于战国时代,经唐宋发展,明清走向繁盛。

常州古属吴地,吴地的概念最先源于春秋后

期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在

今天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

区,狭义上的吴地一般就是指的苏南(苏锡

常)、浙北(杭嘉湖)。如《战国策·秦策

二》中就有“诚思则将‘吴吟’”的描述,可以算

是运用吴语吟诵的最早记载。[1]

秦汉以后,“诗”、“歌”虽然分家,但吟诵作

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仍以其独具的魅

力被传承了下来。即便在魏晋南北朝的“清商

乐”中,也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吴吟、越唱的影

响。至唐、宋二代,有关“吴吟”的描写更不

乏见于文人诗作:如《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

吟》(李白);“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

暖寒杯”(白居易《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

句》);“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贯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名垂小篆矜垂

露,诗作吴吟对绮霞”(徐铉《送应之道人归

江西》);“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陈师

道《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

字》);“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

翁”(秦观《题汤泉二首》)等,其流行的程

度可见一斑。明清以降,常州读书之风炽

盛,文人名士辈出,为东南之冠,有“常州星

象聚文昌”(袁枚)的美誉。

由于吟诵历来为前人惯用的读书方式,而读

书风盛又带动了常州吟诵风盛,故“吴吟”传

统在当地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这种影响一直

延续到了近代,直到“五四”运动前,吟诵不

仅是当地文人在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文时的

通用方式,也是少儿学习诗词古文必不可少

的入门工具。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白话文、新体诗

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旧体诗的历史地位,传统

的吟诵艺术渐趋衰微,吟诵日见稀少,以

至于吟诵成为了少数文人学士掌握的“绝

学”。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采集、收录的情况

看,吟诵者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界,所吟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历史的传承,与社会

上零星分散的艺人或爱好者(仅吟“绝句”)

相比,其掌握的吟诵音调要丰富得多。

常州吟诵的基本内容相当丰富和全面,主要

有吟诗的音调(包括吟七律、七绝、五律、

五绝等“近体诗”的音调和吟“诗经”、“乐

府”、“楚辞”、杂言诗等“古体诗”的音调)

吟词的音调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调等。

(二)唐调吟诵

唐文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唐文治不但精通经学、文学,还擅长吟诵

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读文法”,他的学生称其

为“唐调”。上世纪40年代,上海大中华唱片

公司请唐文治录制了10张唱片,皆为古诗文

诵读,上海图书馆仍存有这套唱片。

上海交大、无锡国专的校友陈以鸿回忆

“唐调的最大特色,是它

的音乐性。 ”这种吟诵法带有唱腔,音调高低

起伏,语音长短相间,但又不同于“吟唱”,仍属于朗诵范围。

唐文治先生在担任无锡国专校长期间,育才

无数。

在无锡国专期间,唐文治先生亲自授课,吟

诵不绝,他的学生都曾有幸耳濡唐调读书

法,包括章太炎、冯其庸、

范敬宜、钱仲联、朱东润、钱伟长、钱穆等

就连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也曾在无锡国专任教。

根据相关资料,唐文治先生的吟诵调传子传自安徽桐城派文人刘大魁、姚鼐、曾国藩等。

“无锡国专,”

全称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原名无锡

国学专修馆,于19冬创建于惠山之

麓,1928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9年

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我国著名教育学

家唐文治任校长,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

国学精英的摇篮。其办学宗旨为:研究本国

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

文化有所贡献。抗战期间迁徙于长沙、桂林

上海等地,其中以桂林时间最长并学校

处于鼎盛期。1949年4月,无锡解放,经苏

南行政公署批准改名中国文学院,1950年秋

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1952年,苏南文化

教育学院和东吴大学、江南大学数理学院合并

在东吴大学旧址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同

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苏州大

学。学校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

这是我国所仅有的。无锡国专学术空气浓

厚,不同流派老师荟萃一堂,被学林传为美

谈。

(三)吴吟越歌

吴语属于中国八大方言体系之一

广义的吴语区包括

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以及主要通行于中

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南部的

部分县、江西东北部的上饶、福建的浦城

县。

安徽南部的部分县、江西东北部的上饶、

福建的浦城县。

狭义的吴語区包括苏南的

苏州、无锡、常州和浙北的湖州,嘉兴,即

环太湖流域,它们是吴语区的核心。

由于历史的兴废更替,沧海桑田,如今的核

心吴语区实际已经经历了多次语音的冲击与

融合。

“汉族以及汉语大致在秦汉时期形成

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汉族统一后的

语言——“雅言”逐渐成为了汉语的正统。

西晋末年,匈奴等五胡在晋室内乱之

时攻陷洛阳,史称“五胡乱华”。中原汉人

纷纷南渡,越过淮河或更越过长江。这些

侨民主要落户在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浙

江等省,晋室也迁至现在的南京。这些中

原士族同时也把洛音带到了江淮一带

与当地土著的吴语产生交融。而此时的中

国北方则是一片种族混乱屠杀的状况,直至

最终形成汉胡混血政权。中国就这样一分

为二,形成了长达近300年的南北朝对

峙,中原汉语也“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以

南京为中心的东晋南朝作为汉人的正统王

朝,传承了中原的优秀文化,繁盛一时

史称“六朝文化”,而当时“南染吴越”的金

陵音成为中国的官话。”“隋唐的首都都在

关中西安一带,故而华夏正朔再次北归。

金陵音与长安音则形成南北两大正统音

系,最终长安音占据了上风。”“唐末

北方战火纷飞,大量中原居民南迁,经历

五代,宋一统天下。因宋都在开封,所以

开封音就成为宋元明所称“宋音”、“雅

言”或“中州音”。随后金灭北宋,宋迁至

杭州,即南宋。大量的中原人迁至杭州、

南京、扬州一带。南京、扬州作为吴语的

北缘,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中原音,并逐渐

脱离吴语,慢慢形成了后来的“下江官

话”。”“随后蒙古灭南宋,建立元

朝。蒙古人对中国北方实行种族灭绝式的

屠杀,以至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几

乎成为无人区,黄河中游的“中原音”也完

全覆灭。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彻头彻尾的亡国,南宋的军队和政权被

蒙古人一直追杀到广东崖山,然后南宋丢

失了全部的陆地,几十万南宋军队在海上

与蒙古人决战并全军覆没,最终大臣背着

还是小孩的南宋皇帝跳海自尽。所谓“崖

山之后,再无中国”。”“

元朝国祚不到百年,朱元璋就“驱除胡

虏,恢复中华”,大明朝横空出世。因蒙古

人的屠杀,到明初中国的人口极度不平

衡。于是朱元璋就从因位于山区而得以保

存人口的山西迁移大量人口至河南、河

北、山东等省,从江南迁移民众至江淮

并从湖广调人填四川。

此时环视中国,河洛早不是那个河洛,齐

鲁早不是那个齐鲁,燕赵早不是那个燕

赵,整个北方都不同程度的被胡化,而尤

以元大都(今北京)附近为最,最后一个

汉人的首都杭州也相当程度的被越人和吴

语所同化。只剩下南京、扬州、镇江一带

才保留了一些相对纯正的中原人的血脉和

语音。”

(引自张胡子:普通话,一部残酷血腥的

千年汉族血泪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