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浅议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议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1-10-16 04:11:50

相关推荐

浅议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议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无锡市堰桥中学 石武贤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产生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早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长进。”这是对学习中问题意识非常科学的阐述;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大都听之任之,没有问题意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缺少创新精神。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发展

1.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根本标志在于调动其自身的潜能,而潜能的开发又要来自潜意识的积累或者说潜意识信息的储备。当潜意识信息中包含足够的问题意识时,就能产生伟大的问题。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看到苹果成熟落地,产生疑问,最终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1.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教学观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而探究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否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出疑问,寻求正确的答案。注入式教学着重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不要求学生思考,更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说只要学生答,不要学生问。记住那些结论就可以了。探究式教学则要求学生积极思维,产生疑问,寻求答案。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提问,而且还要启发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主动积极的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智能得到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1.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一个一系列生理心理特点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它包括能力、智力、气质和性格等特征。有的学生有好问的天性,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思维特点经常发问,独立思考,自由想象,试图从多个层面去认识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敢于怀疑,勇于挑战权威的学习风格,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1.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知识质量和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结构的两大基础,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会在一种强烈的焦虑、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去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或者扩充相关知识,并进行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了知识的质量。在强烈探究心理的促使下,又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完善思维结构。

1.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自我提问、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创新、自我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问题——探索——解决”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强化自主意识,必然会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1.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特定情景之下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学生主体意识之间产生矛盾,并且认识主体根据其现有的认知水平又暂时不能解决此矛盾时产生的。意识到问题必然是在对原有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问题的产生必然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对原有的知识有了新的体验,相应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拓展,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加高明,认识结构进一步完善。

2.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2.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氛围活泼不足严肃有余,学生一进教室就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这将严重制约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欲让学生的问题进课堂,就需要教学民主,废除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也敢说,畅所欲言,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下基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平等交流。正确的给予肯定,及时表扬,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的自我体验。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或者很简单,也应及时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共同研究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悟自明。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其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没有问题是不爱学习的表现。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错了没关系,答不好不要紧。学生创新的智慧火花,经常闪现在幼稚可笑的发问中。

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发掘这一“宝藏”。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真正的让学生学会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想的问题愈多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愈多愈好。这已经成为我们不成文的课堂评价标准。把学习与思考、探索与研究、发现与创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不敢问到发现许多问题升华到能提出优质问题,产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感,体会到读书自得其乐的情感体验。在进行《原子结构》一节教学时,学生阅读课本以后,就提出原子这么小的半径是怎么测定的?中子、质子、电子的质量又是怎么测定的?中子、质子、电子它们能否再分?电子在原子中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很显然本节没有明确答复。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为打开科学之门奠定了基础。

2.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一些矛盾,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解决,开始积极的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就象投入池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打开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最佳思维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去。如笔者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从物质得氧失氧、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电子的得失三个不同层面设计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深入而深化,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答疑。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创设一种驱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如笔者在讲授《分子》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提问:50+50=?话音刚落,学生哄堂大笑,我却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接着让学生做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的实验,经观察体积小于100ml。学生在惊讶之余,纷纷提出疑问:“教师50ml水与50ml水混合,体积是多少?”我答“100ml”。学生又问“哪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是为什么呢?”对此,我再点拨一句:“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再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很自然解决学生的疑问。

2.3把课堂教学伸向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亲身体验到化学世界的奇妙,认识到化学科学的用处,了解化学应用中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以活生生的化学事实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产生问题意识,特别是将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置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之中,必将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发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例如在《原电池》教学中提到:手电需要电池,计算器、电子手表、音乐贺卡需要电池,汽车摩托车发动也需要电池……电池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如此之密,学生先是惊讶后情绪激昂。必会产生这些电池是怎样构成的,其化学原理是什么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带着问题从实验与教材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发展学生知能。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在问题意识引导下的“教学相长”必将大有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7期

金伯明:《化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10

d=doc]uploadfiles/125103946829.doc[/uploa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