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的制作方法

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10-10 13:42:04

相关推荐

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的制作方法

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涉及IT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键盘器乐的琴键排列均为一字排开的直线设计,键盘界面长,体积大,指法要求严格,指、腕、臂动作繁复,易生疲劳;且无法在一个可触控的电子显示屏幕上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触控式琴键,五指定位弹奏,易学有趣的新型键盘琴结构的虚拟的操作显示界面。

本发明由触控屏幕1、琴键组合体、功能选择键组及其功能状态显示屏72等要素组成。触控屏幕1作为外化内部电路功能的显示设备,具有触碰感应的虚拟操作功能。显示的虚拟操作界面中的琴键外形或方或圆,大小与人手指头的接触面相当,它们依托其载体触控屏幕1并显露其上。琴键组合体分别由低音琴键组、中音琴键组、和弦琴键组和高音琴键组组成。低音琴键组和中音琴键组分左右两个相对独立的音域区间分列于以触控屏幕1中央划分开去的两侧。左右两个音域区间中又自下而上地划分为四个分区区域,各个琴键就安排其中。位于左音域区间的低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即低音键“1”键2;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g,即低音键“5”键6;a,即低音键“6”键7;b,即低音键“7”键8;c,即低音键“1”键2与d,即低音键“2”键3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9;d,即低音键“2”键3与e,即低音键“3”键4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0;f,即低音键“4”键5与g,即低音键“5”键6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1;g,即低音键“5”键6与a,即低音键“6”键7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2;a,即低音键“6”键7与b,即低音键“7”键8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3。

位于右音域区间的中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1,即中音键“1”键14;d1,即中音键“2”键15;e1,即中音键的“3”键16;f1,即中音键“4”键17;g1,即中音键“5”键18;a1,即中音键“6”键19;b1,即中音键“7”键20;c1,即中音键“1”键14与d1,即中音键“2”键15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1;d1,即中音键“2”键15与e1,即中音键“3”键16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2;f1,即中音键“4”键17与g1,即中音键“5”键18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3;g1,即中音键“5”键18与a1,即中音键“6”键19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4;a1,即中音键“6”键19与b1,即中音键“7”键20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5。

位于触控屏幕1左右两音域区间的低音组琴键和中音组琴键共有二十四个,每个琴键都按着各自对应处的位置在分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分区之间平行相处,其区域大小或间距以能包容其中的琴键既能各自活动自如、又互不扰动、同时顺应手指的自然操作便捷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弹奏时,手形处于自然松驰状态,手指微屈,其指头可轻松自然地触及到对应的区域中的琴键位置。

设若五根手指分别表示的手指音序编号为:大拇指为“1”,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那么,具体五个手指的基本定位方位指向的分区中的键位音序号依次为——位于触控屏幕1左侧的左音域区间:

左一分区位于左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即低音键“1”键2,它与左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左食指、左中指、左无名指和左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左三分区——隔着左手掌虎口跨过的左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和g,即低音键“5”键6;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左食指对应的d,即低音键“2”键3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低音半音键12,紧邻g,即低音键“5”键6,设定由左小指就近触击;

左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低音半音键位,位列于左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低音半音键9,低音半音键10,c,低音半音键11,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左食指、左中指和左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左四分区设有三个键:b,即低音键“6”键7,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左无名指上弹;a,即低音键“7”键8,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由左中指弹击;低音半音键13,紧邻a,即低音键“6”键7,由左小指触及。

同理,右一分区位于触控屏幕1右侧的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1,即中音键“1”键14,它与右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右食指、右中指、右无名指和右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右三分区——隔着右手掌虎口跨过的右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位和g1,即中音键“5”键18位;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右食指对应的d1,即中音键“2”键15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中音半音键24,紧邻g1,即中音键“5”键18,设定由右小指就近触击。

右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中音半音键位,位列于右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中音半音键21,中音半音键22,中音半音键23,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右食指、右中指和右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右四分区设有三个键位:b1,即中音键“6”键19,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右无名指上弹;a1,即中音键“7”键20,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的上方,由右中指弹击;中音半音键25,紧邻a1,即中音键“6”键19位,由右小指触及。

在触控屏幕1左右音域区间的一分区下面设有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由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左一分区设有:C基调选择控制键26;D基调选择控制键27;E基调选择控制键28;F基调选择控制键29;右一分区设有:G基调选择控制键30;A基调选择控制键31和B基调选择控制键32;基调升调选择控制键33和基调降调选择控制键34,设在便于触及的左右一分区交汇的中央,即c,低音键“1”键2和c1,中音键“1”键14的中间;其大小与彼此的间距以不妨碍左大拇指操作低音“1”键2和右大拇指操作中音“1”键14为合宜。

在触控屏幕1内部电路中制有一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与中央处理器35等控制和音频电路配合,使得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实现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左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上面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左五分区,它上面一字排开设有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右至左的排列顺序为:和弦键C,即“1”37;和弦键D,即“2”38;和弦键E,即“3”39;和弦键F,即“4”40;和弦键G,即,“5”41;和弦键A,即“6”42;和弦键B,即“7”43。

和弦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和弦半音键44,位于和弦键C,即“1”37和和弦键D,即“2”38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5,位于和弦键D,即“2”38和和弦键E,即“3”39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6,位于和弦键F,即“4”40和和弦键G,即“5”41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7,位于和弦键G,即“5”41和和弦键A,即“6”42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8,位于和弦键A,即“6”42和和弦键“7”43之间的上方;各个和弦键与各个和弦半音键的大小、比例与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和音频电路在内的电子琴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右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之上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右五分区,它上面有一字排开的高音旋律琴键组,高音旋律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为高音键c2,即“1”49;高音键d2,即“2”50;高音键e2,即“3”51;高音键f2,即“4”52;高音键g2,即“5”53;高音键a2,即“6”54;高音键b2,即“7”55。

高音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高音半音键56,位于高音键c2,即“1”49和高音键d2,即“2”50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7,位于高音键d2,即“2”50和高音键e2,即“3”51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琴键58,位于高音键f2,即“4”52和高音键g2,即“5”53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9,位于高音键g2,即“5”53和高音键a2,即“6”54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60,位于高音键a2,即“6”54和高音键b2,即“7”55之间的上方;各个高音键与各个高音半音键的大小、比例和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高音旋律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和音频电路在内的电子琴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左右音域区间的交汇处的各分区的中央部位,设有一组功能选择键,具体的位序如下:左右二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三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弦关闭键61;双指和弦选择键63;单指和弦选择键62挨近左侧的低音半音键9,双指和弦选择键63靠近右侧的中音半音键21;和弦关闭键61位于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双指和弦选择键63的中间。

左右三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两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节奏选择键64;音色选择键65;节奏选择键64邻近左侧的d,即基准定位低音键“2”键3;音色选择键65挨着右侧的d1,即基准定位中音键“2”键15。

左右四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六个功能键,从左至右,即: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启动键68;节拍器启动键69;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两键,位于b,即低音键“7”键8的右侧;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位于b1,即中音键“7”键20的左侧;节奏启动键68与节拍器启动键69位于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和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之间;上述功能选择键的功能实现,离不开琴内部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的配备。

在触控屏幕1的上中部位置即第五分区的中上部,安有一块功能状态显示屏72;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具体位置处在左右五分区的交汇中心,即超低音和弦伴奏键组和高音旋律弹奏键组之间,亦即和弦键C“1”37与高音键c2“1”49之间;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功能实现,也须要琴内部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电路的整体配备。

本发明琴键平面触控,虚拟操作,具有五指定位,指法简单,精巧便携,易于普及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准键位与手指定位操作方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原理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由触控屏幕1、琴键组合体、功能选择键组及其功能状态显示屏72等要素组成。触控屏幕1作为外化内部电路功能的显示设备,具有触碰感应的虚拟操作功能。显示的虚拟操作界面中的琴键外形或方或圆,大小与人手指头的接触面相当,它们依托其载体触控屏幕1并显露其上。琴键组合体分别由低音琴键组、中音琴键组、和弦琴键组和高音琴键组组成。低音琴键组和中音琴键组分左右两个相对独立的音域区间分列于以触控屏幕1中央划分开去的两侧。左右两个音域区间中又自下而上地划分为四个分区区域,各个琴键就安排其中。位于左音域区间的低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即低音键“1”键2;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g,即低音键“5”键6;a,即低音键“6”键7;b,即低音键“7”键8;c,即低音键“1”键2与d,即低音键“2”键3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9;d,即低音键“2”键3与e,即低音键“3”键4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0;f,即低音键“4”键5与g,即低音键“5”键6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1;g,即低音键“5”键6与a,即低音键“6”键7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2;a,即低音键“6”键7与b,即低音键“7”键8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3。

位于右音域区间的中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1,即中音键“1”键14;d1,即中音键“2”键15;e1,即中音键的“3”键16;f1,即中音键“4”键17;g1,即中音键“5”键18;a1,即中音键“6”键19;b1,即中音键“7”键20;c1,即中音键“1”键14与d1,即中音键“2”键15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1;d1,即中音键“2”键15与e1,即中音键“3”键16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2;f1,即中音键“4”键17与g1,即中音键“5”键18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3;g1,即中音键“5”键18与a1,即中音键“6”键19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4;a1,即中音键“6”键19与b1,即中音键“7”键20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5。

位于触控屏幕1左右两音域区间的低音组琴键和中音组琴键共有二十四个,每个琴键都按着各自对应处的位置在分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分区之间平行相处,其区域大小或间距以能包容其中的琴键既能各自活动自如、又互不扰动、同时顺应手指的自然操作便捷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弹奏时,手形处于自然松驰状态,手指微屈,其指头可轻松自然地触及到对应的区域中的琴键位置。

设若五根手指分别表示的手指音序编号为:大拇指为“1”,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那么,具体五个手指的基本定位方位指向的分区中的键位音序号依次为——位于触控屏幕1左侧的左音域区间:

左一分区位于左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即低音键“1”键2,它与左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左食指、左中指、左无名指和左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左三分区——隔着左手掌虎口跨过的左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和g,即低音键“5”键6;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左食指对应的d,即低音键“2”键3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低音半音键12,紧邻g,即低音键“5”键6,设定由左小指就近触击;

左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低音半音键位,位列于左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低音半音键9,低音半音键10,c,低音半音键11,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左食指、左中指和左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左四分区设有三个键:b,即低音键“6”键7,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左无名指上弹;a,即低音键“7”键8,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由左中指弹击;低音半音键13,紧邻a,即低音键“6”键7,由左小指触及。

同理,右一分区位于触控屏幕1右侧的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1,即中音键“1”键14,它与右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右食指、右中指、右无名指和右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右三分区——隔着右手掌虎口跨过的右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位和g1,即中音键“5”键18位;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右食指对应的d1,即中音键“2”键(15)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中音半音键24,紧邻g1,即中音键“5”键18,设定由右小指就近触击。

右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中音半音键位,位列于右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中音半音键21,中音半音键22,中音半音键23,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右食指、右中指和右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右四分区设有三个键位:b1,即中音键“6”键19,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右无名指上弹;a1,即中音键“7”键20,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的上方,由右中指弹击;中音半音键25,紧邻a1,即中音键“6”键19位,由右小指触及。

在触控屏幕1左右音域区间的一分区下面设有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由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左一分区设有:C基调选择控制键26;D基调选择控制键27;E基调选择控制键28;F基调选择控制键29;右一分区设有:G基调选择控制键30;A基调选择控制键31和B基调选择控制键32;基调升调选择控制键33和基调降调选择控制键34,设在便于触及的左右一分区交汇的中央,即c,低音键“1”键2和c1,中音键“1”键14的中间;其大小与彼此的间距以不妨碍左大拇指操作低音“1”键2和右大拇指操作中音“1”键14为合宜。

在触控屏幕1的内部电路中制有一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与中央处理器35等控制和音频电路配合,使得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实现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左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上面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左五分区,它上面一字排开设有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右至左的排列顺序为:和弦键C,即“1”37;和弦键D,即“2”38;和弦键E,即“3”39;和弦键F,即“4”40;和弦键G,即,“5”41;和弦键A,即“6”42;和弦键B,即“7”43。

和弦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和弦半音键44,位于和弦键C,即“1”37和和弦键D,即“2”38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5,位于和弦键D,即“2”38和和弦键E,即“3”39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6,位于和弦键F,即“4”40和和弦键G,即“5”41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7,位于和弦键G,即“5”41和和弦键A,即“6”42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琴键48,位于和弦键A,即“6”42和和弦键“7”43之间的上方;各个和弦键与各个和弦半音键的大小、比例与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和音频电路在内的电子琴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右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之上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右五分区,它上面有一字排开的高音旋律琴键组,高音旋律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为高音键c2,即“1”49;高音键d2,即“2”50;高音键e2,即“3”51;高音键f2,即“4”52;高音键g2,即“5”53;高音键a2,即“6”54;高音键b2,即“7”55。

高音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高音半音键56,位于高音键c2,即“1”49和高音键d2,即“2”50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7,位于高音键d2,即“2”50和高音键e2,即“3”51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琴键58,位于高音键f2,即“4”52和高音键g2,即“5”53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9,位于高音键g2,即“5”53和高音键a2,即“6”54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60,位于高音键a2,即“6”54和高音键b2,即“7”55之间的上方;各个高音键与各个高音半音键的大小、比例和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高音旋律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和音频电路在内琴的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在触控屏幕1的左右音域区间的交汇处的各分区的中央部位,设有一组功能选择键,具体的位序如下:左右二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三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弦关闭键61;双指和弦选择键63;单指和弦选择键62挨近左侧的低音半音键9,双指和弦选择键63靠近右侧的中音半音键21;和弦关闭键61位于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双指和弦选择键63的中间。

左右三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两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节奏选择键64;音色选择键65;节奏选择键64邻近左侧的d,即基准定位低音键“2”键3;音色选择键65挨着右侧的d1,即基准定位中音键“2”键15。

左右四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六个功能键,从左至右,即: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启动键68;节拍器启动键69;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两键,位于b,即低音键“7”键8的右侧;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位于b1,即中音键“7”键20的左侧;节奏启动键68与节拍器启动键69位于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和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之间;上述功能选择键的功能实现,离不开琴内部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的配备。

在触控屏幕1的上中部位置即第五分区的中上部,安有一块功能状态显示屏72;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具体位置处在左右五分区的交汇中心,即超低音和弦伴奏键组和高音旋律弹奏键组之间,亦即和弦键C“1”37与高音键c2“1”49之间;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功能实现,也须要琴内部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电路的整体配备。

技术特征:

1.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它由触控屏幕(1)、琴键组合体、功能选择键组及其功能状态显示屏(72)等要素组成,其特征在于,触控屏幕(1)作为外化内部电路功能的显示设备,具有触碰感应的虚拟操作功能;显示的虚拟操作界面中的琴键外形或方或圆,大小与人手指头的接触面相当,它们依托其载体触控屏幕(1)并显露其上;琴键组合体分别由低音琴键组、中音琴键组、和弦琴键组和高音琴键组组成,低音琴键组和中音琴键组分左右两个相对独立的音域区间分列于以触控屏幕(1)中央划分开去的两侧;左右两个音域区间中又自下而上地划分为四个基本分区区域,各个琴键就安排其中;位于左音域区间的低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低音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即低音键“1”键(2);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g,即低音键“5”键(6);a,即低音键“6”键(7);b,即低音键“7”键(8);c,即低音键“1”键(2)与d,即低音键“2”键(3)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9);d,即低音键“2”键(3)与e,即低音键“3”键(4)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0);f,即低音键“4”键(5)与g,即低音键“5”键(6)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1);g,即低音键“5”键(6)与a,即低音键“6”键(7)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2);a,即低音键“6”键(7)与b,即低音键“7”键(8)之间的琴键为低音半音键(13);

位于右音域区间的中音琴键组由七个音阶琴键和其五个中音半音的音阶琴键共十二个组成,其每个对应标注的音名及音阶序号的琴键依次表述为:c1,即中音键“1”键(14);d1,即中音键“2”键(15);e1,即中音键的“3”键(16);f1,即中音键“4”键(17);g1,即中音键“5”键(18);a1,即中音键“6”键(19);b1,即中音键“7”键(20);c1,即中音键“1”键(14)与d1,即中音键“2”键(15)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1);d1,即中音键“2”键(15)与e1,即中音键“3”键(16)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2);f1,即中音键“4”键(17)与g1,即中音键“5”键(18)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3);g1,即中音键“5”键(18)与a1,即中音键“6”键(19)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4);a1,即中音键“6”键(19)与b1,即中音键“7”键(20)之间的琴键为中音半音键(25);

位于触控屏幕(1)左右两音域区间的低音组琴键和中音组琴键共有二十四个,每个琴键都按着各自对应处的位置在分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分区之间平行相处,其区域大小或间距以能包容其中的琴键既能各自活动自如、又互不扰动、同时顺应手指的自然操作便捷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弹奏时,手形处于自然松驰状态,手指微屈,其指头可轻松自然地触及到对应的区域中的琴键位置;

设若五根手指分别表示的手指音序编号为:大拇指为“1”,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那么,具体五个手指的基本定位方位指向的分区中的键位音序号依次为——位于触控屏幕(1)左侧的左音域区间:

左一分区位于左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即低音键“1”键(2),它与左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左食指、左中指、左无名指和左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左三分区——隔着左手掌虎口跨过的左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和g,即低音键“5”键(6);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左食指对应的d,即低音键“2”键(3)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低音半音键(12),紧邻g,即低音键“5”键(6),设定由左小指就近触击;

左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半音键位,位列于左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即低音键“2”键(3);e,即低音键“3”键(4);f,即低音键“4”键(5)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低音半音键(9);低音半音键(10);c,低音半音键(11),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左食指、左中指和左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左四分区设有三个键:b,即低音键“6”键(7),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左无名指上弹;a,即低音键“7”键(8),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由左中指弹击;半音键(13),紧邻a,即低音键“6”键(7),由左小指触及;

同理,右一分区位于触控屏幕(1)右侧的音域区间的最下方,设有一个键位:c1,即中音键“1”键(14),它与右大拇指的指位对应;

右食指、右中指、右无名指和右小指依次分别对应右三分区——隔着右手掌虎口跨过的右二分区——一字排开的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位和g1,即中音键“5”键(18)位;以上五键定义为基准本位键;其中,右食指对应的d1,即中音键“2”键(15)为基准定位键,以确定其它手指头的基本定位;

中音半音键(24),紧邻g1,即中音键“5”键(18),设定由右小指就近触击;

右二分区中排列有三个半音的键位,位列于右三分区的几个基准本位键——d1,即中音键“2”键(15)位;e1,即中音键“3”键(16)位;f1,即中音键“4”键(17)——的下方,具体排列顺序如此:中音半音键(21),中音半音键(22),中音半音键(23),它们分别由就近对应的右食指、右中指和右无名指向下弹指触击;

右四分区设有三个键位:b1,即中音键“6”键(19),挨近基准本位键“4”键的上方,由右无名指上弹;a1,即中音键“7”键(20),靠近基准本位键“3”键的上方,由右中指弹击;半音键(25),紧邻a1,即中音键“6”键(19)位,由右小指触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左右音域区间的一分区下面设有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由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左一分区设有:C基调选择控制键(26);D基调选择控制键(27);E基调选择控制键(28);F基调选择控制键(29);右一分区设有:G基调选择控制键(30);A基调选择控制键(31)和B基调选择控制键(32);基调升调选择控制键(33)和基调降调选择控制键(34),设在便于触及的左右一分区交汇的中央,即C,低音键“1”键(2)和C1,中音键“1”键(14)的中间;其大小与彼此的间距以不妨碍左大拇指操作低音键“1”键(2)和右大拇指操作中音键“1”键(14)为合宜。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内部电路中制有一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与中央处理器(35)等控制和音频电路配合,使得基调选择控制键和基调升、降调选择控制键实现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的左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上面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左五分区,它上面一字排开设有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右至左的排列顺序为:和弦键C,即“1”(37);和弦键D,即“2”(38);和弦键E,即“3”(39);和弦键F,即“4”(40);和弦键G,即“5”(41);和弦键A,即“6”(42);和弦键B,即“7”(43);

和弦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和弦半音键(44),位于和弦键C,即“1”(37)和和弦键D,即“2”(38)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5),位于和弦键D,即“2”(38)和和弦键E,即“3”(39)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6),位于和弦键F,即“4”(40)和和弦键G,即“5”(41)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7),位于和弦键G,即“5”(41)和和弦键A,即“6”(42)之间的上方;和弦半音键(48),位于和弦键A,即“6”(42)和和弦键B,即“7”(43)之间的上方;各个和弦键与各个和弦半音键的大小、比例与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超低音和弦伴奏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和音频电路在内的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的右音域区间的四分区之上设有一个第五分区,即右五分区,它上面有一字排开的高音旋律琴键组,高音旋律琴键组的主键共有七个,从左至右的排列顺序为高音键c2,即“1”(49):高音键d2,即“2”(50);高音键e2,即“3”(51)高音键f2,即“4”(52)高音键g2,即“5”(53)高音键a2,即“6”(54)高音键b2,即“7”(55);

高音半音琴键共有五个,依次排列次序为:高音半音键(56),位于高音键c2,即“1”(49)和高音键d2,即“2”(50)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7),位于高音键d2,即“2”(50)和高音键e2,即“3”(51)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琴键(58),位于高音键f2,即“4”(52)和高音键g2,即“5”(53)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59),位于高音键g2,即“5”(53)和高音键a2,即“6”(54)之间的上方;高音半音键(60),位于高音键a2,即“6”(54)和高音键b2,即“7”(55)之间的上方;各个高音键与各个高音半音键的大小、比例和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操作方便、互不干涉,又不超出所在分区区域的界线为适宜;

高音旋律琴键组所对应的内部电路亦与包括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和音频电路在内的触控屏幕(1)内整体电路配合,方能发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的左右音域区间的交汇处的各分区的中央部位,设有一组功能选择键,具体的位序如下:左右二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三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弦关闭键(61);双指和弦选择键(63);单指和弦选择键(62)挨近左侧的低音半音键(9),双指和弦选择键(63)靠近右侧的中音半音键(21);和弦关闭键(61)位于单指和弦选择键(62)和双指和弦选择键(63)的中间;

左右三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两个功能选择键,从左至右,即:节奏选择键(64);音色选择键(65);节奏选择键(64)邻近左侧的d,即基准定位低音键“2”键(3);音色选择键(65)挨着右侧的d1,即基准定位中音键“2”键(15);

左右四分区交汇的中部设有六个功能键,从左至右,即: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启动键(68);节拍器启动键(69);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它们分上下排列,各占二分之一标准键位大小的位置;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两键,位于b,即低音键“7”键(8)的右侧;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位于b1,即中音键“7”键(20)的左侧;节奏启动键(68)与节拍器启动键(69)位于节奏快键(66)、节奏慢键(67)和声调上升调整键(70)、声调下降调整键(71)之间;

上述功能选择键的功能实现,离不开琴内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控制电路的配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在触控屏幕(1)的上中部位置即第五分区的中上部,安有一块功能状态显示屏(72);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具体位置处在左右五分区的交汇中心,即超低音和弦伴奏键组和高音旋律弹奏键组之间,亦即和弦键D“1”(37)与高音键d2“1”(49)之间;功能状态显示屏(72)的功能实现,也须要琴内的中央处理器(35)和基调切换集成电路(36)等电路的整体配备。

技术总结

应用在触控屏上的五指琴结构的显示和虚拟操作界面,它由触控屏幕1、琴键组合体、功能选择键组及其功能状态显示屏72等要素组成。触控屏幕1作为外化内部电路功能的显示设备,具有触碰感应的虚拟操作功能。显示的虚拟操作界面中的琴键外形或方或圆,大小与人手指头的接触面相当,它们依托其载体触控屏幕1并显露其上分列触控屏幕1左右两侧的两个音域区间中又自下而上地划分为四个基本分区区域,各个琴键就安排其中。而左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其音序编号“1、2、3、4、5”,则依次对应着基准本位键。其他音键则由就近的基准本位键所对应的手指触及。本发明琴键平面触控,虚拟操作,具有五指定位,指法简单,精巧便携,易于普及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田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珉

技术研发日:.03.19

技术公布日:.09.2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