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河豚毒素剧毒无比 为何人们依旧喜欢吃

河豚毒素剧毒无比 为何人们依旧喜欢吃

时间:2021-09-02 18:28:07

相关推荐

河豚毒素剧毒无比 为何人们依旧喜欢吃

有人说中国人是舌尖上的民族,在中国暂时还没有中国人不吃的食物,有的人甚至为了吃甘愿冒着死亡的危险。看看古人对吃的态度,就知道,在美食面前,生命轻如鸿毛。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谚则有“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无味”之说。

河鲀,俗称河豚,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阳春三月,是河鲀鱼的产卵季节,此时的河鲀鱼皮下脂肪含量最高,肉质鲜美。于是每到清明节前后,河鲀鱼便会“游”上餐桌。此时正值河鲀鱼毒性最强时节,也是河鲀鱼中毒的高发季节!

古今中外因食用河鲀而中毒死亡者不在少数,我国每年均有吃河鲀丧命的报道见诸报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饕餮食客依旧前仆后继地“以身试毒”。切勿“贪一时口福,冒死食河鲀!”

捕捞上来的河豚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是鲀鱼类(俗称河豚鱼)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其分子式为C11H17O8N3,分子量为319。该毒素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8μg/kg,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河鲀毒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中毒后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河豚毒素纯品的国际市场价每克可达21万美元,具有极高商业价值。

日本人的吃法

河鲀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鲀毒素引起的。野生河鲀含毒器官多,而且多分布在隐蔽部位。河鲀毒素含量高低次序为: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肌肉。河鲀的卵巢和肝脏为河鲀内脏中的二大剧毒脏器,其含毒量的多少,常随季节上的变化而有差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到6~7月后,产卵期已过,卵巢萎缩,毒性亦减弱。肝脏和卵巢相同,普遍亦为春季毒性较强。多数品种的新鲜洗净的鱼肉可视为无毒,但河鲀死后内脏中的河鲀毒素可渗入肌肉,此时鱼肉也含有少量河鲀毒素。此外,不同种类,其含毒量也不一致,而且即使同一种,有时含毒也不一致,一般雌的比雄的毒性强。

河鲀毒素中毒的发病一般很急,症状严重,一般进食后半个小时至4个小时内就会发病。

河鲀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砒霜)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一只河鲀体内所含的毒素,估计足以杀死三十个成年人。其毒素主要有河鲀毒和河鲀酸两种,它首先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其次进入血液后迅速发生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抑制作用,使人呕吐、神经麻痹、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毒性较强的河豚

对付河鲀毒素国内外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但河鲀毒素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因此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去医院,用催吐、洗胃去除毒素,解毒一般采用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如果中毒后无法立刻赶到医院,可用肥皂水灌胃,进行催吐洗胃,并导尿。民间一些偏方验方只能解除轻微的河鲀毒素,请勿轻易尝试。

中国人吃河豚的方法

有的人认为只要去掉河鲀鱼有毒的头、内脏、皮,或者经过盐腌晒干、高温蒸煮后就会无毒,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河鲀毒素作为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化学性质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调手段包括盐腌或日晒等都难以破坏。

即便将河鲀在130℃高温下炖11个小时,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况且一般家庭烹饪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和温度。所以,普通民众最好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鲀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