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自制游戏编程器 怎么用c语言编写程序 – 游戏开发 – 前端

自制游戏编程器 怎么用c语言编写程序 – 游戏开发 – 前端

时间:2024-02-24 16:55:50

相关推荐

自制游戏编程器 怎么用c语言编写程序 – 游戏开发 – 前端

1.首先,下载GTK,这个可以直接到CSDN上下载打包好的GTK-bundle包,地址/download/qq_34816564/10925737,一个zip压缩包,如下,直接添加bin目录到环境变量中就可以使用:

2.环境变量添加完成后,打开cmd窗口,输入命令“pkg-config –cflags gtk+-3.0”,如果出现以下输出,则说明配置成功:

这时大家也可以查看一下GTK自带的示例,输入命令“gtk3-demo”即可,这里会列出所有示例,双击就可以查看,如下:

3.最后就是在CodeBlocks中配置GTK实现C语言编写GUI桌面程序了,这里主要是引入GTK头文件和GTK库,主要步骤及截图如下:

首先引入GTK头文件,打开CodeBlocks,依次点击“Settings”->”Compiler…”,在编译器中添加一行命令“`pkg-config –cflags gtk+-3.0`”,如下:

接着引入GTK库,在链接器中添加一行命令“`pkg-config –libs gtk+-3.0`”就行,如下:

最后,就可以直接使用C语言编写桌面GUI程序了,测试代码如下,非常简单:

运行这个程序,截图如下,就是一个简单窗口,不再是一个黑框框啦:

至此,这里就介绍完了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桌面GUI程序。总的来说,整个过程不难,只要你熟悉一下上面的配置过程,很快就能在本地搭建好开发环境,当然,这只是C语言一个非常小的应用,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和示例,网上也有相关资料和教程,介绍的非常丰富详细,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吧,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补充。

有哪些模拟类游戏比较好玩?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模拟游戏在游戏世界也是比较多人去体验的,下面偶就说一些模拟的游戏。

一.料理模拟器

料理模拟器是一款于6月6日发行的模拟游戏,玩家们可以在一个厨房里打造出客人们喜欢的料理,这游戏做得非常真实,画质也是非常的棒,有大量的厨具、食材、菜谱等,对于一个不会做饭的人来说去玩这款游戏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包括切菜等动作都很逼真,如果你不会做饭的话这款游戏就可以帮你改变哦。是不是很神奇呢!下面是这款游戏的配置要求

最低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10

CPU:i5 3550/FX-8350

内存:6G

显卡:GTX 660Ti 3GB/R9 270X 4G

储存空间:需要6GB可用空间

二.小偷模拟器

这款游戏于11月10日正式发行,是一款模拟类型游戏玩家们在游戏中扮演一位小偷,在夜间潜入别人家里偷东西,要偷足够的钱的物品后才可以开车逃离,这款游戏阴险的潜入,逼真的开锁,画质也很不错,可以偷的物品有电视机,花瓶等值钱物品,如果潜入中不小心被主人发现,那主人就回立刻报警,警报就回响起,警察回过来抓你,如果你顺利开锁开始潜入了,偷到值钱的东西后就可以开车到指定的地方去卖钱,如果想体验一下小偷的感觉这款游戏就是不错的选择。玩法多种多样,另外现实中千万不要模仿。下面是这款游戏的配置要求。

最低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10

CPU:Intel core i5

内存:8G

显卡:GTX750

储存空间:需要5GB可用空间

三.动物园之星

这款游戏于11月5日正式发行,玩家们将扮演一名动物园的管理,可以建造动物们的栖息地,动物模型也是栩栩如生,玩家要打造动物居住环境,也要吸引游客来观光,动物也会生孩子,所以玩家也需要注意这一点,这游戏的画质以及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了,各种野生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都由玩家自己饲养,很适合无聊的时候玩上几个小时,下面是动物园之星的配置要求

最低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10

CPU:Intel i5-2500/AMD FX-6350

内存:8GB

显卡:GTX 770 2GB/AMDradeon R9 270x 2GB

储存空间:需要16GB可用空间

四.孢子

这款游戏是于9月7日,是一款不错的老游戏,同样也是模拟游戏,玩家将扮演一个单细胞逐步进化成太空文明的角色,这款游戏虽然画质什么的有点跟不上时代,但是玩过的玩家自然就懂得了孢子这款游戏到现在也是神作一般的存在,游戏由5个阶段:细胞,生物,部落,文明,太空。太空是最后一个阶段了,玩家要从几十亿年的单细胞生物开始逐步发展的。是一款无聊时一玩就可以快乐的游戏。下面是这款游戏的配置要求。

最低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XP windows7 windowa10

CPU:pentium4 2.0GHz

内存:512MB

显卡:128MB显存即可支持SM2.0

硬盘:需要可用空间6GB

以上就是偶总结的模拟类型游戏,都是很不错的游戏,喜欢的可以去试试看,偶的回答希望你能满意。

开发芯片投资动辄几百上千亿?

偶是真君,偶来详细回答。

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前述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混成集成电路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的特色是赢者通吃,像Intel这样的巨头,巅峰时期的利润可以高达60%。那么,相对应动辄几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实际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先来看看制造过程

芯片制作完整过程包括芯片设计、晶片制作、封装制作、成本测试等几个环节,其中晶片制作过程尤为的复杂。 精密的芯片其制造过程非常的复杂首先是芯片设计,根据设计的需求,生成的“图样”。

1、芯片的原料晶圆

晶圆的成分是硅,硅是由石英沙所精练出来的,晶圆便是硅元素加以纯化(99.999%),接着是将些纯硅制成硅晶棒,成为制造集成电路的石英半导体的材料,将其切片就是芯片制作具体需要的晶圆。晶圆越薄,生产的成本越低,但对工艺就要求的越高。

2、晶圆涂膜

晶圆涂膜能抵抗氧化以及耐温能力,其材料为光阻的一种。

3、晶圆光刻显影、蚀刻

该过程使用了对紫外光敏感的化学物质,即遇紫外光则变软。通过控制遮光物的位置可以得到芯片的外形。在硅晶片涂上光致抗蚀剂,使得其遇紫外光就会溶解。这时可以用上第一份遮光物,使得紫外光直射的部分被溶解,这溶解部分接着可用溶剂将其冲走。这样剩下的部分就与遮光物的形状一样了,而这效果正是大家所要的。这样就得到大家所需要的二氧化硅层。

4、搀加杂质

将晶圆中植入离子,生成相应的P、N类半导体。具体工艺是是从硅片上暴露的区域开始,放入化学离子混合液中。

这一工艺将改变搀杂区的导电方式,使每个晶体管可以通、断、或携带数据。简单的芯片可以只用一层,但复杂的芯片通常有很多层,这时候将这一流程不断的重复,不同层可通过开启窗口联接起来。这一点类似多层PCB板的制作制作原理。 更为复杂的芯片可能需要多个二氧化硅层,这时候通过重复光刻以及上面流程来实现,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

5、晶圆测试

经过上面的几道工艺之后,晶圆上就形成了一个个格状的晶粒。通过针测的方式对每个晶粒进行电气特性检测。一般每个芯片的拥有的晶粒数量是庞大的,组织一次针测试模式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要求了在生产的时候尽量是同等芯片规格构造的型号的大批量的生产。数量越大相对成本就会越低,这也是为什么主流芯片器件造价低的一个因素。

6、封装

将制造完成晶圆固定,绑定引脚,按照需求去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封装形式,这就是同种芯片内核可以有不同的封装形式的原因。比如:DIP、QFP、PLCC、QFN 等等。这里主要是由用户的应用习惯、应用环境、市场形式等外围因素来决定的。

7、测试、包装

经过上述工艺流程以后,芯片制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这一步骤是将芯片进行测试、剔除不良品,以及包装。

芯片的硬件成本构成

芯片的成本包括芯片的硬件成本和芯片的设计成本。

芯片硬件成本包括晶片成本+掩膜成本+测试成本+封装成本四部分(像ARM阵营的IC设计公司要支付给ARM设计研发费以及每一片芯片的版税,但笔者这里主要描述自主CPU和Intel这样的巨头,将购买IP的成本省去),而且还要除去那些测试封装废片。

用公式表达为:

芯片硬件成本=(晶片成本+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掩膜成本)/ 最终成品率

(对上述名称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方便普通群众理解,懂行的可以跳过)

从二氧化硅到市场上出售的芯片,要经过制取工业硅、制取电子硅、再进行切割打磨制取晶圆。晶圆是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片成本可以理解为每一片芯片所用的材料(硅片)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产量足够大,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亿为单位量产来计算的话,晶片成本占比最高。不过也有例外,在接下来的封装成本中介绍奇葩的例子。

封装是将基片、内核、散热片堆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家日常见到的CPU,封装成本就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资金。在产量巨大的一般情况下,封装成本一般占硬件成本的5%-25%左右,不过IBM的有些芯片封装成本占总成本一半左右,据说最高的曾达到过70%。

测试可以鉴别出每一颗处理器的关键特性,比如最高频率、功耗、发热量等,并决定处理器的等级,比如将一堆芯片分门别类为: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后Intel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开出不同的售价。不过,如果芯片产量足够大的话,测试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掩膜成本就是采用不同的制程工艺所需要的成本,像40/28nm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低——40nm低功耗工艺的掩膜成本为200万美元;28nm SOI工艺为400万美元;28nm HKMG成本为600万美元。

不过,在先进的制程工艺问世之初,耗费则颇为不菲——在刚出现14nm制程时,其掩膜成本为3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台积电、三星掌握14/16nm制程,现在的价格应该不会这么贵);而Intel正在研发的10nm制程。根据Intel官方估算,掩膜成本至少需要10亿美元。

不过如果芯片以亿为单位量产的话(貌似苹果每年手机+平板的出货量上亿),即便掩膜成本高达10亿美元,分摊到每一片芯片上,其成本也就10美元。而这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为何像苹果这样的巨头采用台积电、三星最先进,也是最贵的制程工艺,依旧能赚大钱,这就是为什么IC设计具有赢者通吃的特性。

像代工厂要进行的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等步骤需要的成本,以及光刻机、刻蚀机、减薄机、划片机、装片机、引线键合机、倒装机等制造设备折旧成本都被算进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掩膜成本中,就没有必要另行计算了。

晶片的成本

由于在将晶圆加工、切割成晶片的时候,并不是能保证100%利用率的,因而存在一个成品率的问题,所以晶片的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

晶片的成本=晶圆的成本/(每片晶圆的晶片数*晶片成品率)

由于晶圆是圆形的,而晶片是矩形的,必然导致一些边角料会被浪费掉,所以每个晶圆能够切割出的晶片数就不能简单的用晶圆的面积除以晶片的面积,而是要采用以下公式:

每个晶圆的晶片数=(晶圆的面积/晶片的面积)-(晶圆的周长/(2*晶片面积)的开方数)

晶片的成品率和工艺复杂度、单位面积的缺陷数息息相关,晶片的成品率用公司表达为:

晶片的成品率=(1+B*晶片成本/A)的(-A次方)

A是工艺复杂度,比如某采用40nm低功耗工艺的自主CPU-X的复杂度为2~3之间;

B是单位面积的缺陷数,采用40nm制程的自主CPU-X的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值为0.4~0.6之间。

假设自主CPU-X的长约为15.8mm,宽约为12.8mm,(长宽比为37:30,控制一个四核芯片的长宽比在这个比例可不容易)面积约为200平方毫米(为方便计算把零头去掉了)。

一个12寸的晶圆有7万平方毫米左右,于是一个晶圆可以放299个自主CPU-X,晶片成品率的公式中,将a=3,b=0.5带入进行计算,晶片成品率为49%,也就是说一个12寸晶圆可以搞出146个好芯片,而一片十二寸晶圆的价格为4000美元,分摊到每一片晶片上,成本为28美元。

芯片硬件成本计算

封装和测试的成本这个没有具体的公式,只是测试的价格大致和针脚数的二次方成正比,封装的成本大致和针脚乘功耗的三次方成正比。如果CPU-X采用40nm低功耗工艺的自主芯片,其测试成本约为2美元,封装成本约为6美元。

因40nm低功耗工艺掩膜成本为200万美元,如果该自主CPU-X的销量达到10万片,则掩膜成本为20美元,将测试成本=2美元,封装成本=6美元,晶片成本=28美元代入公式,则芯片硬件成本=(20+2+6)/0.49+28=85美元

自主CPU-X的硬件成本为85美元。

如果自主CPU-Y采用28nm SOI工艺,芯片面积估算为140平方毫米,则可以切割出495个CPU,由于28nm和40nm工艺一样,都属于非常成熟的技术,切割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晶圆价格可以依旧以4000万美元计算,晶片成品率同样以49%的来计算,一个12寸晶圆可以切割出242片晶片,每一片晶片的成本为16美元。

如果自主CPU-X产量为10万,则掩膜成本为40美元,按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晶片成品率为49%来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为122美元。

如果该自主芯片产量为100万,则掩膜成本为4美元,按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来,最终良品率为49%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为30美元。

如果该自主芯片产量为1000万,则掩膜成本为0.4美元,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来,最终良品率为49%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21美元。

显而易见,在相同的产量下,使用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会使芯片硬件成本有所增加,但只要产量足够大,原本高昂的成本就可以被巨大的数量平摊,芯片的成本就可以大幅降低。

芯片的定价

硬件成本比较好明确,但设计成本就比较复杂了。这当中既包括工程师的工资、EDA等开发工具的费用、设备费用、场地费用等等。

另外,还有一大块是IP费用——如果是自主CPU到还好(某自主微结构可以做的不含第三方IP),如果是ARM阵营IC设计公司,需要大量外购IP,这些IP价格昂贵,因此不太好将国内外各家IC设计公司在设计上的成本具体统一量化。

按国际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设计公司的定价策略8:20定价法,也就是硬件成本为8的情况下,定价为20,自主CPU-X在产量为10万片的情况下售价为212美元。

别觉得这个定价高,其实已经很低了,Intel一般定价策略为8:35,AMD历史上曾达到过8:50.

在产量为10万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用8:20定价法,其售价为305美元;

在产量为100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用8:20定价法,其售价为75美元;

在产量为1000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用8:20定价法,其售价为52.5美元。

由此可见,要降低CPU的成本/售价,产量至关重要,而这也是Intel、苹果能采用相对而昂贵的制程工艺,又能攫取超额利润的关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