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作弊:阳光青春下的影子

作弊:阳光青春下的影子

时间:2019-12-21 08:23:13

相关推荐

作弊:阳光青春下的影子

最近影院上映了一部电影《天才枪手》,电影是讲一个作弊的故事,看完之后勾起了一些学生青春时代的回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注:本文不是影评,无剧透。)

故事与心理

学生时期,总有人作弊,也有人从不作弊。

我就属于从不作弊那一类。还在读小学时,有一次我无意发现同桌的女生在偷偷抄我的练习作业,突然就很生气,我快速盖上了练习本,并抄起本子敲了她的头一下。没想到她就哭了起来,说让我放学等着,要回家叫她妈妈来教训我。我似乎觉得打人也不对,只是当时感觉不爽,一下冲动的反射性反应。所以,放学后我也就一直等在教室没走,但却也迟迟没等来任何人。

小学的事大部分都很模糊,这件事倒是一直还记得挺清晰。抄作业本质也是一种作弊,作为被抄者,无意发觉后,有一种不爽感,一种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被人偷窃的感觉。但那时太小,我仅仅是本能的觉得不对,做出本能的保护反应。

到了中学后,我的成绩属于好的那一类,但我也和一些成绩属于差的那一类同学玩得挺好。有时,成绩差的同学会找你帮忙作弊来通过考试,平时关系也挺好,该如何办?好吧,那时我并没有形成很强的关于原则性的认识,只是本能觉得不愿意主动提供帮助。但又要考虑关系情面,觉得可以不去主动遮挡或保护,只是被动的方便下抄袭者。

为什么有人要作弊,而那时我为什么从未想过要去作弊?也许是因为那时我已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去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那时我的同桌是第一名,激发了我很强的竞争欲望。我想我应该有机会超过她,但我想没人能通过抄袭一个人来超越一个人。

当完成了超越,成为了第一名,也就更失去了靠作弊去获得更好成绩的根源,反而更可能成为被作弊的目标,就像电影里的故事一样。看完电影,我就在反思关于作弊的心理,背后可能有三个因子在共同发挥作用吧:道德、伦理与利益。

道德与伦理

万维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分析两个英语单词:Moral 和 Ethic,那篇文章的标题就叫《道德与道德》,因为这两个词翻译成中文都可以叫“道德”。

牛津词典上,是这么分别解释两个词的:

Moral: based on your own sense of what is right and fair, not on legal rights.(基于你自己感觉什么是对的,公平的,而非基于合法权利)

Ethic: a system of moral principles or rules of behaviour.(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体系)

所以,在万维钢的文章里说:

Ethic 的严格的译法应该是“伦理”,或者“职业道德” —— 它说的是外部社会对你的行为规范。它往往能够形成一套明确条文的规章制度。

Moral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我想在多大程度上做个好人?我认为怎么做才是正义/公平的。

遵守 ethic,可能完全是出于害怕被惩罚,是被动的;而一个有 moral 的人,这是真诚的,主动的选择。

道德(moral)是个人的品质,而学校规章制度则是学生需要遵守的伦理(ethic),利益就像电影里赤裸裸的金钱或者更复杂的人情关系,而作弊引入利益后就是对道德与伦理的挑战。

在普通的班级考试中帮助同学作个弊似乎利益也不大,也几乎没伤害到谁。但像高考这样涉及利益重大的考试,不仅在扭曲学生,甚至也在扭曲他们的家长与老师们。

年,湖北钟祥发生令人匪疑所思的“家长围攻监考老师”事件。学生高考作弊,被现场抓住。然后,作弊学生的家长们,居然恼羞成怒,开始殴打老师,把 54 名监考老师逼进了阶梯教室。家长们用石头砸破教室的玻璃,然后一边砸着防盗门,一边高喊:我们要公平,不让作弊不公平。

为什么会这样?钟祥县过去几年高考作弊泛滥,家长们开始砸越来越大的价钱帮子女作弊。当作弊已经成为常态,被抓,就是不正常的了。大家都作弊,你凭什么抓我?我投的巨资打了水漂,谁赔给我?不作弊,不公平!

作弊,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但似乎面对的自我道德(moral)拷问并不怎么有力。即使在像高考这样的考试中,因为有几百万考生,一个人作弊获得的利益全归自身所有,但产生的伤害 —— 对其他几百万考生的不公平,会被这么多人分担,因而作弊者会感觉对每个人的损失可忽略不计,所以在自我道德上的冲击感也可忽略不计了。

换一种极限思维来考虑下这个场景,假如只有你们同学两人参加的高考,最终只会录取一人。你会去帮助另一人作弊吗?这样的帮助只会伤害自己的利益。而作弊者,在获得利益时,也会直接伤害到另一人,这时带来的道德冲击感还可以忽略不计么?

作弊,教给我们的一课是,面对多大的利益,你的道德防线才会崩溃?

标准与原因

人们为什么要作弊?

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在分析会计舞弊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舞弊三角”。阿伯雷齐特认为,舞弊产生的原因有 3 个:

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这 3 个要素就和热度、燃料、氧气这 3 个要素促成燃烧一样,促成了舞弊的形成。

压力来自标准考核与衡量,作弊提供了机会,而自我合理化是对道德防线的突破。“我只是想通过这次艰难的考试”,“我不想再让我父母失望了”,这些借口攻克了道德关卡,为自己的作弊提供了合理化理由。

当某一事物成为评价人的唯一标准时,作弊的动机就非常充足。

而考试分数在学生时代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了评价的唯一标准。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里,如果能通过作弊提高分数,就有机会上更好的大学,将来毕业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人本是多维的,充满多样性,但社会上很多领域都用一个唯一的标准制度来衡量这个领域内的所有人,当考试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论文成为科学工作者的唯一标准,盈利成为上市公司的唯一标准的时候,在强大的压力下,作弊的动机就非常充足。

利益与道德伦理之间是人生中一场永恒的战争,而作弊只不过是人生路上这场战争中的一次战斗而已。

...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原句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这样说的:“你对生活保持诚实,但假如生活却在欺骗你呢?”。

话外之音:面对这样的生活,你要作弊吗?

此刻瞬间

说回电影,今年在影院看过的三部非美电影《天才枪手》、《看不见的客人》和《摔跤吧,爸爸》都很好呢。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瞬息之间,一切都变了。

133 ·阳光的青春下,总有阴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阳光和影子

阳光和影子

2019-02-25

我阳光 影子

我阳光 影子

2019-04-09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2022-01-15

阳光下的影子作文

阳光下的影子作文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