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Linux学习笔记(七):文件压缩 打包与备份

Linux学习笔记(七):文件压缩 打包与备份

时间:2022-08-03 23:49:22

相关推荐

Linux学习笔记(七):文件压缩 打包与备份

Linux学习笔记(七):文件压缩、打包与备份

常见的压缩指令gzip, zcat/zmore/zless/zgrepbzip2, bzcat/bzmore/bzless/bzgrepxz, xzcat/xzmore/xzless/xzgrep打包指令:tarXFS文件系统备份与还原XFS备份:xfsdumpXFS还原:xfsrestore光盘写入工具创建镜像文件:mkisofs刻录光盘:cdrecord其他压缩与备份工具dd指令cpio指令

常见的压缩指令

gzip, zcat/zmore/zless/zgrep

gzip指令创建的压缩文件后缀为.gz。gzip同时也可以解压缩由 compress, zip, gzip 等软件压缩的文件。压缩的命令格式为gzip [-cdtv#] filename。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c:将压缩后的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并保留原有文件;-d:用于解压文件(相当于gunzip);-t:检验压缩文件的一致性(看看文件有无错误);-v:显示源文件与压缩文件的压缩比等信息;-#:#为数字,代表压缩等级,-1最快但是压缩比最差,-9最慢但是压缩比最快。默认为-6

默认情况下,gzip将源文件压缩后,源文件就不存在了。如果被压缩的源文件是文本文件,则可以使用 zcat/zmore/zless 指令读取压缩文件。还可以使用 zgrep 指令从压缩文件中查找数据。

[fang@study ~]$ cd /tmp[fang@study tmp]$ cp /etc/services .# 压缩文件[fang@study tmp]$ gzip -v servicesservices:79.7% -- replaced with services.gz# 查看压缩文件[fang@study tmp]$ zcat services.gz# 解压文件[fang@study tmp]$ gzip -d services.gz# 以最佳压缩比压缩,并保留原文件[fang@study tmp]$ gzip -9 -c services > services.gz# 在压缩文件中查找关键词[fang@study tmp]$ zgrep -n 'http' services.gz

bzip2, bzcat/bzmore/bzless/bzgrep

bzip2的目的在于取代gzip并提供更好的压缩比。bzip2指令创建的压缩文件后缀为.bz2。压缩的命令格式为bzip2 [-cdkzv#] filename。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c:将压缩后的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d:解压缩;-k:保留原文件;-z:压缩(默认值);-v:同gzip;-#:同gzip。

bzcat/bzmore/bzless/bzgrep与gzip的情况类似。

xz, xzcat/xzmore/xzless/xzgrep

xz的压缩比相对gzip和bzip2更高,用法也相似。其缺点是压缩时间更长。xz指令创建的压缩文件后缀为.xz。压缩的命令格式为xz [-dtlkc#] filename。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d:解压缩;-t:测试压缩文件的完整性(是否有错误);-l:列出压缩文件的相关信息;-k:保留原文件;-c:将压缩后的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同gzip和bzip2。

打包指令:tar

前面提到的gzip/bzip2/xz只能针对单一文件进行压缩,如果需要将多个文件或目录整合成一个大文件,就需要用到打包指令tar。其指令格式包括:

tar [-z|-j|-J] [cv] [-f 待创建的文件名] filename... # 打包与压缩tar [-z|-j|-J] [tv] [-f 已有的tar文件名]# 查看文件名tar [-z|-j|-J] [xv] [-f 已有的tar文件名] [-C 目录] # 解压缩

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c:创建打包文件(compress);-t:查看打包文件的内容;-x:解压缩。注意c, t, x不能同时出现;-z:利用gzip压缩或解压缩,建议文件名后缀为.tar.gz;-j:利用bzip2压缩或解压缩,建议文件名后缀为.tar.bz2;-J:利用xz压缩或解压缩,建议文件名后缀为.tar.xz;-v:显示压缩或解压过程中正在处理的文件名;-f:后面直接放要处理的文件名;-C:后面接解压缩的文件放置的目录;-p:保留备份数据的原本权限与属性;-P:保留绝对路径(谨慎!还原时会覆盖现有文件);–exclude=FILE:不要将FILE文件打包。

使用tar打包备份文件时,会移除绝对路径中的根目录标志 “/”,这样做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没有移除根目录标志,解压缩后得到的文件名是绝对路径,就会覆盖原有路径下已经存在的文件,从而导致错误和安全问题。

[fang@study ~]$ su -[root@study ~]$ time tar -zpcv -f /root/etc.tar.gz /etc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real0m0.799s# time指令显示其后程序的运行时长[root@study ~]$ time tar -jpcv -f /root/etc.tar.bz2 /etcreal0m1.913s[root@study ~]$ time tar -Jpcv -f /root/etc.tar.xz /etcreal0m9.023s

解压缩

tar解压缩时默认在当前工作目录放置解压后的文件。使用参数-C可以指定解压缩后文件的位置。如果知道压缩包里的文件名,也可以单独解压缩其中的单一文件。指令格式为tar -jxv -f 打包文件名 待解压文件名

[root@study ~]$ tar -jxv -f /root/etc.tar.bz2 -C /tmp # /tmp目录下会出现子目录/etc[root@study ~]$ tar -jtv -f /root/etc.tar.bz2 | grep 'shadow' # 利用grep指令查找文件名----------root/root721-06-17 00:20etc/shadow[root@study ~]$ tar -jxv -f /root/etc.tar.bz2 etc/shadow# 注意不是 /etc/shadow

部分打包

假设我们想打包 /etc和 /root两个目录,但是不想打包 /root/etc*开头的目录,打包后的文件要放在 /root下,路径为 /root/system.tar.bz2,可以使用--exclude选项来实现。

[root@study ~]$ tar -jcv -f /root/system.tar.bz2 --exclude=/root/etc* \# 符号\用于bash换行> --exclude=/root/system.tar.bz2 /etc /root

部分备份

使用--newer--newer-mtime可以备份比某个时刻更新的文件。

[root@study ~]$ find /etc -newer /etc/passwd[root@study ~]$ ls -l /etc/passwd# 查看/etc/passwd的mtime-rw-r--r--.rootroot2092Jun 17 00:20/etc/passwd[root@study ~]$ tar -jcv -f /root/etc.newer.than.passwd.tar.bz2 --newer-mtime="/06/17" /etc/*# 列出压缩包内不以/结尾的文件[root@study ~]$ tar -jtv -f /root/etc.newer.than.passwd.tar.bz2 | grep -v '/$'

XFS文件系统备份与还原

XFS是CentOS 7的默认文件系统。

XFS备份:xfsdump

xfsdump既可以对xfs文件系统进行完整备份,也可以用于在初次备份后进行增量备份。备份的记录文件存放在 /var/lib/xfsdump/inventory 中。需要注意的是:

xfsdump只能备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使用xfsdump必须具备root权限;只能备份xfs文件系统;备份后的数据只能用xfsrestore还原;xfsdump通过UUID来识别备份文档,因此不能备份两个具有相同UUID的文件系统。

备份命令格式为xfsdump [-L S_label] [-M M_label] [-l #] [-f 备份文档] 待备份资料。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L:S_label用于记录每次备份时对文件系统的简易说明;-M:M_label用于纪录每次备份时对存储介质的简易说明;-l:L的小写(level),#为0~9的数字,默认为0,表示完整备份,1~9表示不同level的增量备份;-f:后面接存储备份的文件名或者设备名;-I:大写的 i (inventory),从 /var/lib/xfsdump/inventory 列出目前的备份信息(指令格式为xfsdump -I)。

XFS还原:xfsrestore

xfsdump的恢复使用的是xfsrestore指令。

xfsrestore -I# 查看备份文件xfsrestore [-f 备份文件] [-L S_label] [-s] 待恢复目录# 单一文件全系统恢复xfsrestore [-f 备份文件] -r 待恢复目录# 通过增量备份文件恢复系统xfsrestore [-f 备份文件] -i 待恢复目录# 进入交互模式

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I:大写的 i (inventory),与xfsdump相同,用于查询备份数据;-f:后面接存储备份的文件名或者设备名;-L:后面接用-I查询到的session label;-s:后面接目录名,用于恢复某个文件或目录;-r:如果是一个磁带内有多个文件,需要此选项来完成增量恢复;-i:进入交互模式,适用于高级管理员,一般不会用到。

[root@study ~]$ df -h /bootFilesystem...Mounted on/dev/vda2.../boot# 独立的文件系统,挂载于/boot# 完整备份[root@study ~]$ xfsdump -l 0 -L boot_all -M boot_all -f /srv/boot.dump /boot...[root@study ~]$ ls -l /srv/boot.dump# 查看备份文件属性[root@study ~]$ ls /var/lib/xfsdump/inventory...[root@study ~]$ xfsdump -I# 查看备份信息file system 0:fs id: ..........session 0:mount point: study.centos.fang:/bootdevice: study.centos.fang:/dev/vda2session label: "boot_all"level: 0......xfsdump: Dump status: SUCCESS# 增量备份[root@study ~]$ dd if=/dev/zero of=/boot/testing.img bs=1M count=10 # 使用dd制作一个10M大小的文件[root@study ~]$ xfsdump -l 1 -L boot_l1 -M boot_l1 -f /srv/boot.dump1 /boot...[root@study ~]$ ls -l /srv/boot*-rw-r--r--.1rootroot102872168Jul 18:43/srv/boot.dump-rw-r--r--.1rootroot 10510952Jul 18:45/srv/boot.dump1[root@study ~]$ xfsdump -Ifilesystem 0:fs id: ..........session 0:..........session 1:mount point: study.centos.fang:/bootdevice: study.centos.fang:/dev/vda2session label: "boot_l1"level: 1......# 还原备份[root@study ~]$ xfsrestore -I# 查看备份信息,找出备份文件对应的挂载点和session label...# 还原level 0备份# 方法一:直接覆盖已有文件(谨慎!)[root@study ~]$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boot# 方法二:还原到特定目录下[root@study ~]$ mkdir /tmp/boot[root@study ~]$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tmp/boot# 仅还原备份中的单个文件grub2[root@study ~]$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s grub2 /tmp/boot# 还原level 1备份(需要先还原level 0备份)[root@study ~]$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1 /tmp/boot

光盘写入工具

创建镜像文件:mkisofs

制作一般数据光盘镜像文件的指令为mkisofs。命令格式为mkisofs [-o 镜像文件] [-Jrv] [-V vol] [-m file] 待备份文件。选项与参数包括:

-o:备份要生成的镜像文件;-J:产生较兼容Windows的文件名结构;-r:产生支持UNIX/Linux的文件数据,可记录较多信息;-v:显示创建iso文件的过程信息;-V vol:建立volume,类似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CD卷标;-m file:排除文件file,不备份到镜像中,可用通配符*;-graft-point:定义镜像文件中的目录。

刻录光盘:cdrecord

CentOS 7使用wodim指令刻录光盘,兼容旧版的cdrecord指令。

wodim --devices dev=/dev/sr0 ...# 查询刻录机的bus位置wodim -v dev=/dev/sr0 blank=[fast|all]# 抹除重复读写盘wodim -v dev=/dev/sr0 -format# 格式化DVD+RWwodim -v dev=/dev/sr0 [可选选项功能] file.iso

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devices:扫描磁盘总线并找出可用的刻录机;-v:显示运行过程信息;dev=/dev/sr0:可以找出此光驱的bus地址;blank=[fast|all]:blank为抹除可重复写入的CD/DVD-RW,使用fast较快,all较完整;-format:对光盘进行格式化,仅支持DVD+RW;可选 -data:指定后面的文件以数据格式写入;可选 speed=X:指定刻录速度;可选 -eject:刻录完毕后自动推出光盘;可选 fs=Ym:指定缓冲内存大小,默认为4m。

其他压缩与备份工具

dd指令

dd指令可以读取磁盘设备内容(几乎是直接读取扇区),然后将整个设备备份成一个文件(包括没有用到的扇区,不论是否能识别文件系统)。

dd if="input_file" of="output_file" bs="block_size" count="number"

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if:输入文件或设备名;of:输出文件或设备名;bs:读取block的大小,默认为一个扇区,即512bytes;count:读取bs的数量。

dd可以在旧硬盘分区上将扇区的数据全部复制过来,包括superblock、启动扇区、元数据等等。指令dd if=/dev/sda of=/dev/sdb可以创建两块一模一样的磁盘。/dev/sdb 甚至不需要分区和格式化。

cpio指令

cpio可以备份包括设备文件在内的任何东西,但是需要先配合find等查找文件的指令。

cpio -ovcB > [file|device]# 备份cpio -ivcdu < [file|device]# 还原cpio -ivct > [file|device]# 查看

其选项与参数包括:

-o:备份的输出文件或设备;-B:备份默认的block可以增加到5120bytes,默认为512bytes;-i:从文件或设备中还原数据到系统;-d:还原时自动建立目录;-u:还原时用较新的文件覆盖旧的版本(update);-t:配合-i选项,可以查看使用cpio指令建立的文件或设备的内容;-v:显示备份或还原的过程信息;-c:以较新的portable format方式存储。

# 将/boot下的所有文件备份到/tmp/boot.cpio[root@study ~]$ cd /[root@study /]$ find boot -print# 使用 find /boot 会导致cpio备份绝对路径,还原时会覆盖已有文件(危险!)...[root@study /]$ find boot | cpio -ocvB > /tmp/boot.cpio[root@study /]$ ls -lh /tmp/boot.cpio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