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时间:2022-02-26 23:07:11

相关推荐

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一、路由、路由表:

1、路由:

路由就是不同网段的用户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的转发从而跨网段进行通信的一个过程。通俗的说,路由就是一个过程。那么能够通过路由器产生、实现这个过程的方法、方式或是说前提,又分为: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2、路由表:

路由表在路由器中用于记载不同的路由条目。通俗来说就是路由器的地图手册,依靠它来找路。

二、直连路由:

当直接相连的路由器接口都是开启状态且都配有IP地址,路由器就会在路由表中自动生成这个路由条目,自动产生路由,使得路由器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注意:直连路由产生的路由条目虽然不能直接实现跨网段通信,但它却是跨网段通信的基础。

三、静态路由:

1、概念:

通过纯手工配置在路由器上产生路由条目,进而产生路由,实现路由器跨网段连通。

2、适用环境:

适用于网络结构简单稳定的小型网络环境。

3、静态路由的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分为出接口做法、下一跳做法以及出接口加下一跳做法。

出接口做法:

就是配置目标网段地址后,将要发出的数据从哪一个接口发出去的接口编码给配置下来。通俗的讲就是让路由器明白我要将数据发到哪个地址去,我下一步具体该做什么。适用于点对点型网络结构。

参考命令:

ip route-static 目标网段地址 具体出去的接口编码

补充:每个路由器都只能完成它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你不可能隔着好几个路由器直接把数据向目标地址发过去,除非你修一条新的路。所以你这个路由器完成了任务后,其他的就该传给下一个路由器去做,直到传到目标地址,然后目标地址还要能够将把数据传回来,有去有回才能叫做连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该只是给开头的路由器配置路由条目,还要保证中间的路由器也能找到路,以及目标路由器能将数据传回来。

下一跳做法:

与出接口做法不同的是,不是配置数据从哪一个接口出去,而是配置数据下一个会到达的接口的IP地址。通俗的讲就是配置目标网段地址后,把路线中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IP给配置出来。适用于非点对点型网络结构。

参考命令:

ip route-static 目标网段地址 下一跳接口ip地址

出接口加下一跳做法:

故名思意,就是将出接口和下一跳做法和起来用,注意这里的合起来用不是让你一条路由上配出接口,一条路由上配下一跳,而是我在配路由时,配完目标地址后,把出接口编号和下一跳接口的IP地址都配上。适用于所有结构。

参考命令:

ip route-static 目标地址 出接口编码 下一跳接口ip地址

4、优先级与开销值:

优先级: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条线路的优先顺序的,优先值越低代表线路约优,自然在传输时就会走这条线路。优先值范围为0到255。直连路由的优先值默认为0,静态路由的优先值默认为60。

开销值:简单来说就是在优先级相同时,用来比较优先顺序的,同样也是越小越优。在直连和静态路由中一般没有设定开销值。

5、等开销负载均衡: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了两条及以上优先顺序一致的线路,也就是开销值、优先级相同的线路时,那么就可以把这种网络结构称为等开销负载均衡,数据在传输时一段时间从这条走,一段时间从那条走,交替传输。

6、浮动路由:

可以看作是与等开销负载均衡原理相反,我手动改线路的优先级,设计出一条优先级低的主线路和一条优先级高的副线路,当我主线路出问题了,才启用副线路。这种设计一般用于两条线路的传输效率相差较大时使用。

7、静态路由汇总:

当要连接的一个路由器上有很多使用相邻网段的环回接口时,我们可以在路由器上配置一条汇总路由用来标识,就是将目标地址用子网汇总进行汇总,汇总后的母地址就是新的目标地址了,然后再配置路由时就可以用一条路由条目来标识了。这大大减少了路由条目的数量,加快路由器的效率,还能加强网络的稳定性。注意:因为子网汇总的缺陷,使用静态路由汇总后,可能会出现路由黑洞。

8、缺省路由:

简单来说,缺省路由是一条通往全知的一条路由,注意全知的不是它,而是它一般连接着的运营商。缺省路由的目标地址表示为0.0.0.0/0。当你在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了缺省路由后,当这个路由器再遇到一个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它不知道的情况,它就会把这个数据通过缺省路由传给运营商,让运营商去发送。注意:1、缺省路由的边界一般只能有一个而且必须是你这个网络结构的边界。2、当静态路由汇总和缺省路由一起使用时可能会造成路由环路。

9、路由黑洞、路由环路:

路由黑洞:简单来说,就是找不到路,又没有设计缺省路由,就把数据丢弃了。

路由环回:就是形成数据传输回路一直传输,致使设备崩坏。

静态路由汇总和缺省路由形成的路由换回:因为静态路由汇总时,会将一些网络结构中没有的网段给划进来,又设置了缺省路由,于是在向这些网段发数据时,在下一个路由器接收到后,让本该丢弃的数据,一直传输,形成环回。

解决办法:在原本向缺省路由发送这个信息的路由器上设置一个指向NULL0的路由,目标地址就设为该汇总地址。

四、动态路由:

1、概念:

通过配置动态路由协议,让路由器互相转发需要的信息,相互学习,不断完善和构建路由配置,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这个系统。

2、适用情况:

路由器较多、网段较多、网络结构复杂、灵活

2、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

RIP 、OSPF、ISIS、EIGRP、BGP。

3、RIP协议:

(1)特点:

a、内部网关协议 b、距离矢量型协议 c、RIPV1在传递时不携带网络掩码,RIPV2在传递时携带网络掩码 d、基于UDP封装,采用周期性传输机制

(2)工作原理:

周期性发送路由信息,传递路由,周期时间默认为30s;

(3)消息数据包:

request (请求),response(响应)

(4) 消息数据发送目标地址:

RIPV1(255.255.255.255),RIPV2(224.0.0.9)

(5)RIP协议默认优先值:

100(可以修改)

(6)RIP协议cost开销值:

默认值为0,路由信息每传递一次,值增加1,16代表不可达。

(7)RIP协议关键机制:

a.水平分割机制:通过一个接口接收的路由不能再从该接口转发出去b.毒性逆转水平分割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打破水平分割机制将信息发回去。c.RIP协议计时器:思科:更新 (30) 无效(180) 抑制(180) 刷新(240)华为:更新 (30) 无效 (180) 回收(120)

4、ospf协议:

(1)特点:

a、内部网关协议 b、链路状态型协议 c、传递的是LSA(链路状态通告 6种类型LSA 1 2 3 4 5 7) d、基于IP协议封装,协议号为89e、传递网络掩码f、触发更新 + 30分钟的周期更新 g、更新地址:224.0.0.5 224.0.0.6h、支持区域划分 i、比较消耗路由器资源

(2)OSPF区域:

OSPF支持区域的划分目的: 1.限制LSA的传播范围 2.减少LSA的数量OSPF 区域的划分:基于接口(链路)OSPF 区域的标识: 1.十进制数 2.类似于IP地址 A.B.C.D区域分类:1、骨干区域(0区域) 2、非骨干区域 (非0区域)

(3)区域设计原则:

a.OSPF网络中必须存在且唯一的骨干区域(area 0)(单区域可以不为area 0 )b.若存在非骨干区域,非骨干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

(4)OSPF协议开销值计算:

使用参考带宽/链路带宽得到每段链路开销值,路由开销值为整条路径开销值之和。

(5)Router-id路由器标识符:

在整个OSPF网络中标识本路由器的唯一性。 选取方式:1.手工指定最优先2.选择最大环回接口IP地址 3.选择最大物理接口IP地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