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怎么理解?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怎么理解?

时间:2023-12-25 17:37:36

相关推荐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怎么理解?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理解的含义:“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不偏于一方,取“野”与“史”之中道才可以称之为君子。”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就是质朴,没有修饰;文就是文饰,有修饰;野就是野蛮,粗野。史就是浮夸,脱离现实。彬彬就是不“野”不“史”,质与文都适中融洽的样子。

“野”大家容易理解,“史”可能困难一点,我们可以从诸葛亮关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论述中找到答案,孔明曰:“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这里,孔明说的小人之儒就是“史”,雕虫小技、诗词歌赋、下笔千言却言之无物,脱离现实,到了日常生活什么也干不了,不是书呆子,就是浮夸之人。

孔子这句话揭示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要求人们在低俗与浮夸之间取得平衡,做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低俗是不及,浮夸是过。只有不庸俗不浮夸的人才是自尊自爱的标准人——君子。

那么,怎么把握这个“文质彬彬”的中庸之道呢?

一、庸俗文化伤害人的天真淳朴

我在《漫谈读书》连载文章里说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现象就是:人受的教育越多就越温和、有礼貌、有教养,同时也越胆小、怕死、甚至虚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谦谦君子。但人们心底里真正欣赏的,甚至爱的却是那些勇敢的人,即使有些粗鲁,如施瓦辛格扮演的角色、中国武侠等。

这是一个与人性有关的悖论。人们接受的教育越多,勇气就越小,莫名其妙的理智会变成行动的障碍,人生真挚和美好的东西会越来越萎缩。

这里解释一下这段话。其实,这就是质与文的关系。“质”是人类原始朴素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粗野的属性。“文”则指接受文化的教育,学了一堆社会上的知识和礼仪。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

“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人被所谓的文化知识洗脑后,渐渐地失去了原来朴素天真的本质,显得虚假而虚伪。比如今天追逐金钱的人,他们表面衣冠楚楚,文雅有礼貌,但心里是只认钱不认人的,冷漠而虚伪。

人们为什么表面上似乎喜欢虚假的“文明人”呢?因为大家都带着假面具生活,隐藏真面目,相互防范,保持距离,相安无事。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人心隔肚皮的生活。而人们为什么心底里又喜欢那些粗鲁的、劫富济贫的、能打能杀的武人呢?

根源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质朴”的本性,这个本性被遮蔽压抑在假面具的后面,时刻都在发出声音和诉求,这些粗鲁的“英雄”恰恰符合了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真性情,于是,共鸣产生了。

就个人修养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保持自己的天真和质朴非常重要,但要用文化来修正粗鲁的部分,否则就流于粗俗;同时,离开本性过分地用文化修饰自己,一大堆的繁文缛节则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虚伪的酸文人或书呆子。

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天真淳朴的本性。

二、一个文质彬彬君子的外在表现

那么,“文质彬彬”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大家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文人的样子,不是。那么是不是一看就令人肃然起敬的所谓“圣贤气象”呢?也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他的样子就是普通人,平常人。让我们走近我们智慧的祖先,一看究竟吧!

《论语》为孔子弟子所作,真实地记录了圣人孔子的思想和言谈举止。孔子满腹经纶,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学问并不是一般文人所理解的那样刻板而严肃,而是活活泼泼的日常道理。所以孔子在平时是率性而为的,他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1、当赞则赞

他赞美学生颜回让人感觉是好像在赞美自己的老师。

2、当哭则哭

颜回死,孔子哭;子路死,孔子哭。

3、当唱则唱

《述而篇》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说,孔子如果发现别人唱得好,就请他再唱一遍,自己跟着唱。又据《阳货篇》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4、当骂则骂

比如,有个叫原壤的人坐姿不文明,孔子用拐杖敲打他的腿骂道:“老而不死,是为贼。”;他骂子路:“野哉,由也!”。

5、孔子爱喝酒

《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6、孔子还很喜欢开玩笑

他跟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搞得子游很紧张,孔子笑道:“戏言尔!”。

7、孔子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

不怕得罪人,所谓“以直报怨”。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于是让人传话说自己病了,而他却立即弹起了琴,明确告诉孺悲,我没病,就是不想见你。

大家看,是不是很好玩。是不是与你想象中道貌岸然的孔子不一样?不要把圣人想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人也是人,只是学问修养境界太高而已。

孔子除了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一回到家里,他足不出户,默默修心,邻居把他当成了哑巴。我们来看,如果孔子上不了朝堂议事,这说明他什么也不懂,那就是“野”;如果他在家里与种地的邻居口若悬河地胡吹乱侃那些高深的东西,那就是“史”。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义道德,这是他的“文”,三天没吃饭,被人家骂为“丧家之犬”还乐呵呵地说“是啊,是啊。”这就是他的“质”。如果孔子打肿脸充胖子虚伪地辩解那就是虚伪和虚荣了,就是“史”。今天的中国人这个毛病很严重,虚荣,虚伪,要面子,现实而不真实,缺的就是纯真的“质”。

我们再来看孟子,他这个人特牛,个性鲜明,脾气很大,动不动“天下舍我其谁”。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一副得理不让人的样子。他随心所欲,自信满满,有一次学生彭更认为孟子从这国吃到那国,白吃白喝很过分。孟子说:如果我说的不合理,当然不能白吃白喝,但如果合理,他们把天下让给我也不过分。

他总是这样咄咄逼人,即使面对的是一国之君也如此。他逼得梁惠王尴尬地“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学问浩大,这是“文”,但面对学生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时,他坦言:“难言也。”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老子在图书馆一辈子,经天纬地,孔子对他非常崇拜,这就是“文”。同时,他天真快乐得像个孩子,这就是“质”。文质彬彬!许由,尧帝有事就向他请教,这就是“文”。但当尧帝要把天下让给他的时候,他就溜走了,因为他要无忧无虑地生活,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鬼谷子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奇人,这些学生纵横捭阖把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见鬼谷子之“文”。而他本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逍遥于天地之间,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颜回深得孔子学问的精髓,这就是“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如愚”就是“质”。文质彬彬!

王通的学生李靖、房玄龄、 魏徵等等,哪一个不是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这是“文”。而他却隐在乡下做教书匠,这就是“质”。文质彬彬!周颠,每逢朱元璋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就突然出现教他怎么办,这是“文”。一旦朱元璋想留他在身边,他就装疯卖傻地跑了,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庄子写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精彩文章,这是“文”。同时,他嘻嘻哈哈混迹于市井,宁可在泥水里打滚也不去做宰相,这就是“质”。文质彬彬!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这是“文”。他平常不修边幅,率性而为,喝酒又唱又跳,狂狷而放肆,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陶渊明、王羲之、朱敦儒等等古人都是学富五车,文采飞扬之人,这是“文”。他们纵情饮酒,放浪形骸是“质”。文质彬彬!

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什么呢?那就是凡是真正的大学问的智者都是“文”“质”彬彬的。还有就是除了孔子、王阳明之外,其他都是隐士,远离官场和世俗,而孔子心里也一直渴望做一个隐士,想“乘桴浮于海”。王阳明晚年差不多就是一个隐士。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这些隐士所创,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隐士文化,所谓高手在民间也。

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一旦把学问打通,达到一以贯之的智者高度就回到了过去没有学问时的状态,似乎和没有文化的普通人一样。不做作、不刻意,率性而为,体现出来的是率真和若愚。他们和普通人的内在区别在于致良知,知天命,不妄为,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返璞归真,回归婴儿,是一种自然流露,是学问到了最高处的表现。

所以大家不要把他们想象成一本正经的学者样子。至于朱熹和吕祖谦在《近思录》谈到“圣贤气象”一节云:“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这其实是朱熹对他们内在的人格风范发出的感慨,并非说他们外表行为看上去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

三、当下难觅“文质彬彬”之人

今天这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民间有没有我不知道),抛头露面、招摇过市、讲课讲学的专家教授往往都是衣冠楚楚,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地“端着”,其实他们只有“文”没有“质”,流于“史”,即肤浅、浮躁而虚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接触到学问的根本,还处于似懂非懂阶段,他们自己心里也没谱,担心你当真一追问,他们就完了。

所以他们往往喜欢卖弄,故弄玄虚,其实都是学问不到家的表现。

按照王小波和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的观点,专家教授并不是知识分子,他们只是从老师或书本批发了一点知识,然后零售的人。他们与茶馆里的说书人一样,靠背书养活自己而已。

王小波的说法得到了学问大师梁漱溟的验证,梁漱溟说,哲学家是不可能教出来的,也是不可能学出来的,他是由自身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国学是哲学,是学问,不是知识。所以很多所谓的“国学大师”其实都是不知究竟的人,他们只是背书而已。

民国的大师走了,现代的大学问家也走了,最后一个把学问打通的人就是南怀瑾先生,你看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文”。平常喜欢开开玩笑,发发脾气,训训人,活活泼泼的,嬉笑怒骂都来,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当初,南怀瑾在台湾住在很脏乱的贫民区,一面做学问,一面带两个孩子。经常等米下锅,给三四个老太太讲佛经,谁知道他是个大学问家?后来到大学讲课也是这样,讲了几天就跑了。名声显赫后还是这样,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耍耍拳术的一个老头,这就是平常心,平常人。很多攻击他的人都是没有真学问的人,他们不是“文”就是“质”,不是“野”就是“史”。

有人说,现在有的学者还是很有水平的,其实所谓水平不过是知识而已,知识就是书本知识,通过看书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这与智慧和快乐有什么关系?中国教育的失败就在这里,大学教育只是职业培训而已。教授如此,学生也如此,只是一群有知识没学问,有聪明没智慧,有烦恼没快乐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启发智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快乐。

至于那些到处搞培训,口若悬河讲课的“成功学大师”、“灵性大师”更是胸无点墨,靠忽悠和骗人为生,他们衣着光鲜,头发光溜,一副有学问的派头,其实都是骗术高手,学问草包。你们不相信可以追问他们几个问题,你看他怎么胡扯。

四、衡量一个人学问到不到家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他是否快乐

看过一些书的朋友应该发现,古今中外的智者都是嘻嘻哈哈,活活泼泼,随心所欲的。你看,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冷水泡饭,头垫着手臂睡觉,乐在其中;孟子享受着人生三乐;颜回身处陋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心不改其乐;老子骑着老牛,乐呵呵地走向漫无边际的沙漠。

庄子上顿不接下顿,心却如大鹏展翅,乐;王阳明不修边幅,衣衫不整,乐;周颠疯疯癫癫的,乐;释迦摩尼王子不做,上街要饭化缘,乐;苏格拉底整年赤着脚在大街上讨论真理,乐。这些圣人智者都是大修行人,他们不是为别人的评价活着的,所以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

王阳明说,即使天下人误解他、骂他也无所谓。这一切的根子就是他们是大智慧、去人欲、无所求。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他们已经觉悟,知天命,获得了究竟的快乐,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刻意一本正经一脸严肃地端着。

今天的知识型学者的样子就像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而古代智慧型的智者就像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有知识的学者或老学究是可以通过外表看出来,但文质彬彬的智者是无法通过外表看出来的,他们已经返璞归真,与平常人一样。

除了谈学问时认真以外,其他日常生活中看上去都是马马虎虎,糊里糊涂,笑口常开的。即使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但你是看不出来。除非你有缘接触他们,他们的智慧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那么你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而且终身受益。

现在文人学者的问题就是被社会风气污染,名利心重,有所求怎么可能没有烦恼?他们汲汲皇皇于世俗的名利,热衷于开会研讨,办班赚钱,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怎么有时间做学问?不知学问根本的人怎么可能快乐?自己烦恼一大堆怎么可能给别人快乐?所以他们是很可怜的,大家不要指望从他们身上获得智慧和快乐,他们所说的东西都是背书而已,自己也做不到。

大家知识不够多看经典就可以了,境界不够多思考多感悟就可以了,不要浪费钱财和时间在他们的身上。

现在人们很虚荣,要得到别人的追捧,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被别人忽略,他们就会很难受。接下来更难受的是,还要装作不在乎。累不累啊!生活本来就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修身养性,从容过生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