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女儿15岁 跟我说不想上学了 学生不想读书了怎么开导?

女儿15岁 跟我说不想上学了 学生不想读书了怎么开导?

时间:2019-01-31 13:00:20

相关推荐

女儿15岁 跟我说不想上学了 学生不想读书了怎么开导?

学生不想读书了怎么开导?

1、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2、不要打骂

切忌孩子一说出来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动手,或者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要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彻底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上学这件事越来越厌恶,所以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3、理解孩子的压力

就像上班一样,大人偶尔也会产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况孩子呢,再说现在学习任务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与孩子谈话时,尽量与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了孩子自己将来能更加轻松优秀。

4、与老师交流

除此以外,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可能会隐瞒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学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彻底打开孩子的心结,才能让孩子重燃学习的热情。

学生不想读书的表现:

1、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算再好的老师都无济于事。

2、因为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旷课甚至逃学,而这种情况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3、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好,被老师批评后就会顶撞老师。

4、因为没有学习的兴趣,上课就会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5、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迟迟不愿写,等到快交作业的时候敷衍了事。

6、成绩较差、讨厌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讨厌学习,越讨厌学习就会成绩差,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7、一看书就犯困、看不进去。

8、怕考试或无故缺考。

9、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

10、不喜欢讨论学习、不愿大人过问、对父母的询问沉默或烦躁或转移话题。

15岁的孩子不爱上学该怎么鼓励

孩子厌学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青青春期孩子不想上学家长怎么劝导,仅供参考。

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更看重别人的关心和关爱,这是要在第一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的,越早的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另外,让孩子看到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对他来说也是学习应对问题的机会。

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

现在的孩子都是遇强则强的性格, 家长 父母越是对孩子责备,孩子会越是反抗叛逆,与父母对着干,而最坏的结果可能是离家出走。所以父母心态一定要静下来,好好的和孩子谈一谈。

中家长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目标

虽然大多数初中生智力在正常范围,但智力和能力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也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制订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与其他 孩子攀比。

要根据初中生的长处和不足,制订适合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他”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树顶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已经受损,目标就更 要低起点,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转变视角,放弃居高临下的态度

针对多次受过家长批评的孩子,家长再次和孩子沟通会产生很大的困难。所以家长可转变视角,多表扬孩子,不论孩子在家里或在学校有任何好的行为,都夸奖一番,以便于孩子更多得做出好的表现。

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说:“今天我在路上碰到了你班主任,他说你最近上课特别认真,作业也完成得特别好,我们真为你高兴。"这样孩子就会受到鼓舞,以后会做得更好。同时还会把了的具体学习情况告诉家长。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青春期孩子不想上学家长怎么劝导。

汗一个,有你们这样回答的吗……

1.问清楚原因,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所有的错都怪在孩子身上。

2.在和孩子交谈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他的不回答或是沉默就大发雷霆。更不要说三句话不到就转变态度。

3.上学不能逼着去,指不定哪天就逃学了。

4.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平等,孩子的人生不是大人能够控制的产品。

5.千万注意不要使用暴力,说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其实也同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注:我也是一名学生,也有过不爱上学的经历,还是家长要注意语气。我不爱上学那阵子我妈说的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刚好我发烧去输液,她都是骂骂咧咧的说着拽着我去的。后来她跟我说了声对不起就完事了。我也知道孩子不能对父母有太多的不满,毕竟是为了我们好,但是说的太难听就容易在心里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定要注意语气,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以一种命令的口吻来和孩子交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