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3-01-13 09:56:17

相关推荐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女诗人

在市图书馆里纠结了好久才决定借这本书的。前些天,看了宋佳主演的《萧红》,觉得很不错,就借了这本书来读读。整本书基本都是叙事体的,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对话,但是人物性格刻画的非常详细。从小主人公的远近邻居开始说起,每个人的人物性格都表现的很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生活的愚昧,思想的落后,和对女性的严重迫害。

书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老胡家跳大神和“团圆媳妇”的段落,胡家的两个儿媳妇轮番的给婆婆跳大神,团圆媳妇来了之后,百般的折磨这个12岁的小女孩,烫脚心,扎手指,基本都是古代的酷刑,把这可怜的孩子折磨的半死,又找来了跳大神的招魂,左邻右舍都给了“偏方,”似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跳大神是可以救命的,不用去医院,多么愚昧和落后。因果报应,可怜的女孩死了,她的婆婆哭瞎了眼睛,无论她是心疼为这团圆媳妇花掉的5000多吊钱还是心疼这可怜的孩子,反正她是得到了报应!有二爷是个强调存在感的人!你若是给他好东西,他不会要,你若不给他,他可就要骂街了,60多岁的老年人虽有可怜的地方,也不失可爱!

结尾以冯歪嘴子的小孩子咧嘴一笑,也许作者就是想预示,美好的未来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有感

在电影《黄金年代》初识萧红,真是奇女子一枚。她的所作所为早已冲破当时的封建旧制度,就放现在来说思想也特别超前。她一路坎坷,经历过三个男人,生过两个孩子。她的生命里是满满的寂寞和悲凉。就连她的文字里也充满了冷漠。《呼兰河传》虽说是一部小说,但更像是萧红本人的童年回忆录,在那个凄苦和困难的年代,却能找寻到原本的天真和烂漫。

前二章都在讲述呼兰河这个县城的风土,环境,人文。平平淡淡的语言,扎扎实实的描写,却无处不透露着这个小镇多么的荒凉和凄寂,人们是多么的麻木和愚昧。单单街上一口黑泥潭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人们麻木到没有人想着去填补这个坑,人们愚昧到用黑泥潭来掩盖瘟猪肉的来源。扎彩铺的人面们,男的女的,随手一拿便是,各式各样的小物件也都很灵巧精致,然而这却是用于驱神赶鬼。乡愚,无知,尤其在这方面更加凸显。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小团圆媳妇,重章描述了团圆媳妇的悲剧。一个生活及其节俭,对待自己都十分吝啬的家庭,却能在驱神赶鬼上挥霍到家败,跳大神,抽帖,柴火洗澡,替身等等,简直玩出新花样,愚昧的相邻们还竟出偏方帮助胡家人去折腾团圆媳妇。然而只有“我”和祖父是不一样的,“我”能直言不讳地指出团圆媳妇没有病,祖父可惜团圆媳妇。在这里,又读出了一丝关于女性的,无任何地位的悲凉。老爷庙的老爷都是威风凌凌的,娘娘庙的娘娘是温婉的,能顶嘴的就有悖于娘娘,打水比男人还好的也有悖于娘娘。冯歪嘴子的媳妇也是这个封建社会下的牺牲品。

我能感受最大的荒凉就是人们的麻木。受到压迫的人也往往是制造压迫的人。人们从没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长久以来重复着前人所立的规则,并且还一味得觉着这是传统,优良的传统,从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受这苦,可能觉得人就是要受些苦的,然后又将这种苦去压迫别人。瞎子一般,看不到太阳,偶尔却能感受温暖的快乐,聋子一样,听不到风雨,偶尔却能感受风霜的刺骨。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人生何如——读萧红《呼兰河传》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这句话大概便概括了书中呼兰县的生活。孩提时的萧红便孤独地生长在这里,这个封闭、原始、荒凉的东北小城,这个仅有屈指可数的街道、深深浅浅的泥坑、种种匪夷所思的习俗和淳朴无知的居民的东北小城。聊以慰藉的,也许仅有祖父的疼爱与一个宽广的园子。

坦白讲我不喜欢书中的任何一个主人公。教给“我”《千家诗》的祖父,却毫无掌家之才而使家境开始走下坡路;无事生非、多嘴多舌的街坊邻居,尤其是用迷信逼死小团圆媳妇的老胡家更是让我无比反感;至于“我”,也就是一个熊孩子而已,实在引不起我半分兴趣。难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通读全书,唯一的感受也许就是——冷。

呼兰河在呼兰县的南边,有些夜晚人们会在河上放起河灯。月光与灯光辉映的夜晚,本该是多么浪漫的景象。但这种浪漫,对于这个太过荒凉粗糙的小城而言,只能徒添凄凉,而这里的主旋律,始终是跳大神时大神与二神疯癫与严肃的对答,街头巷尾没完没了的蜚短流长,加上磨坊里只有单音的打梆声。

呼兰县的跳大神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滑稽戏,而是一场阴森可怖的闹剧。这场闹剧,逼死了天真无邪的小团圆媳妇,把韶华的欢声笑语全换做骇人的山谷回音。然而仅有些这是不够的,呼兰县太小了,小到让人觉得无聊。于是非要平白无故地生出是非,今天编排上吊,明天编排跳井,如此才有新的闹剧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一些有幸生活在闹剧之外的人,则麻木地过着这座小城里的无聊生活。譬如一家卖粉条的,住着摇摇欲坠的屋子,也从来没想过去修;吃着腌臜无比的粉条,吃不死也就一天天地吃着。邻近的磨坊里则有彻夜打梆子的,每到深夜,总是越敲越响,越敲越凄凉,似乎夜里的寒风才使人从麻木中清醒几分,痛苦几分。“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连这句“为什么”都没有加上问号,大概她最清楚,这里的人们不会去追问也不想去追问这个“为什么”吧。

活在一群麻木无知的人中间而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对萧红而言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可这种痛苦并未因其离开呼兰县而消失,反而某种程度上成了她后来颠沛流离生活的开端。《呼兰河传》说是写于萧红晚年,其实这晚年不过才29岁,而她自己也在32岁时便病重而逝,草草走完了这一生。

我们能用什么来凭吊呢?戴望舒写道:“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仅此而已。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读《呼兰河传》笔记

这几天看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

前两章尽是对呼兰河这个东北小城的风俗的描写,什么道路规划呀,放河灯、跳大神、看大戏、逛庙会等,说实话,开始的我真是一头雾水,小说何曾时候长这样子?这不是散文么?怪不得说“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好在后面好像有那么点“小说样”了。

作品是以萧红回忆童年,以童真的视角讲述的,然而却在童真中透露出冷静的观察。童年萧红不停地说“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同样荒凉的还有呼兰河城里人物的亲疏冷漠,唯一可慰藉的大概只有祖父的疼爱和好玩的后园。小城的百姓是那么麻木无知、封闭愚昧,没有人清醒着,作者的祖父似乎是一个善良的人,可是他无所为,且并非无能为。似乎清醒的只有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作者了。老胡家那刚过门的小团圆媳妇,“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明明是把小女孩虐待得生理、心理都有了伤,却迷信认为是着了邪、被妖邪上身所控制。平时不舍得多花一吊钱买红花治手疾的人,却不得不为此倾家荡产花掉五千多吊钱。极端的贫困和愚昧真的是无可救药!社会的闭塞注定了民众的愚昧无知,无知者最痴迷所谓神灵鬼怪,越落后的地方越迷信,这可不是信仰。现代社会里的农村至今还有点点丝丝残余,有些地方还很严重。当众赤身裸体浇热水,直至折磨致死,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早熟发育得早、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姑娘,这也成了错误。而这过程中,除了少量片段的恻隐之心之外,就只剩下麻木不仁了。“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人之死只不过提供了一场热闹罢了。

王大姑娘的悲剧和团圆媳妇的死一样,别人的辛酸和悲苦都只是为邻家“杨老太太、周三奶奶等”提供了谈资及笑料。对于穷人而言,似乎可以说食不果腹、自身难保的贫瘠造就了冷漠、麻木不仁;但对于那些“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守候着、等着偷听点什么消息的那些“富足者”,良善也如此欠缺,其根源到底是什么?看戏的不嫌事大。造谣生事的惊讶小孩还没被冻死!我感受到一股比王大姑娘那“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的小孩子所经历的寒冷还要冷上百倍的寒意!“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这不是和“围观砍头”一个性质的么?作者说“呼兰河城里凡是一有跳井投河的,或是上吊的,那看热闹的人就特别多。”哪处不是呢?那个时代,愚昧至斯!最后王大姑娘还是死了,与其说死于饥饿、营养不良,不如说死于“吃人的社会”!

这是一本“小”书,就只是讲述了呼兰河边上院子里几个小人物的些许小事,仅仅只是作者千里之外家乡的点点回忆,然而,看完心里却是沉甸甸的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萧红的作品,对于这个“民国四大才女”的女人,通过《呼兰河传》,至少可以理解许多文学评论家所说的“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读《呼兰河传》有感

,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在各种争议中走红。与我而言,电影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知道和了解了萧红这一特立独行又才华横溢的民国女作家的一生。这种特立独行展现的是民国时期优秀女性在女权尚不自由的束缚环境下的自我激励和勇敢抗争,而才华横溢则展现在萧红的各种作品之中。于是趁着假期,读了一直想看的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

萧红因病去世时年仅31岁,因此,创作《呼兰河传》时萧红已经病重,《呼兰河传》可以看做是萧红的生命尽头的作品。书中,呼兰河是萧红的家乡,萧红以一个孩童的视角还原和记录了自己在呼兰河的童年生活,通过围绕展开几个人的故事描绘了整个村庄的基本样貌。由于是孩童视角,整个描述力求朴实,却通过童真的笔触把很多大人习以为常的东西表述出来,更显荒唐蒙昧、残忍野蛮,让人心酸不已,尤其是读到为医治团圆媳妇而“跳大神”,用开水淋团圆媳妇时我的头皮都阵阵发麻,不禁发问,这是为什么?蒙昧的根源又是什么。在那个人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的年代,生命是如此的卑微。现在,很多以民国为背景的电视剧都缺少基本的对历史的尊重,将民国时期的市井生活的向阳面做了太过的展示与美化。真实的民国市井又是怎样的呢?《呼兰河传》给了一个客观的展示:蒙昧的,残忍的,可怕的。

生于这样蒙昧、残忍而可怕时代的才女,注定是孤独、痛苦而不被理解的,于是,我们从萧红的历史上可以看到,她特立独行的离开哈尔滨到北平念书,又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日本,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她的作品,也就多了一点悲凉,对生的坚强和对死的挣扎。对死的挣扎在《呼兰河传》中描写团圆媳妇的一章得到了最大的呐喊,每一个读到这部分的人应该都不忍卒读,同时恨透愚昧;对生的坚强又体现在全书后半部分中冯歪嘴子的故事上,作为书的结尾,让人也不至于太过绝望吧!当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留下两个孩子,大家都说他完了,等着看热闹的时候,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坚强地活着,带着两个孩子。

而全书描写的更多的平凡人,是麻木的。一部分,例如那几个住她家房子的漏粉的、养猪的、拉磨的、以及拉胡琴唱秦腔的闲散杂人: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了,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凉。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另一部分,例如东二道大街两边的住户,对大街上的一个坑人的大泥坑,没有人去想着要填平。因为它的存在让邻人平时有东家长西家短内容可消遣,同时给大家吃瘟猪肉打上一个良好的借口——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这部分人,是有意的麻木,认为麻木是他们还有消遣还能吃上瘟猪肉的原因。所以他们更希望冯歪嘴子在老婆死后也带着两个孩子完蛋,以增加他们的消遣,而对冯歪嘴子勤劳致富表现出露怯的讨伐反映。这样让人绝望的市井才是更广泛更真实的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啊。

整体而言,全书的文字描写是很见功力的,萧红一代才女的称谓名副其实。萧红和鲁迅有实际的师友情谊,文字风格也很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未成熟白话文味道,但那种文字所体现出来的情愫和氛围却是那样的悠长,极富时代特色。随意摘抄都是极美的文字和段落,当中对火烧云的描写读到才发现即是小学课文《火烧云》的来源。萧红的这种才气也体现在她日常的交流中。开头提到的电影命名为《黄金时代》,亦来源于萧红在日本时给萧军的书信,摘抄于后,通过这封信,也可以看出在那样的时代之下,如萧红这类人的痛苦: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却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但又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搜索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日本给萧军的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