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1-12-11 00:48:26

相关推荐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是一本由黄静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读后感(一):父母的格局读后感

本周阅读的是一本育儿类的书籍,黄静洁的《父母的格局》,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个人蛮喜欢中信出版社的选书,质量是真的好) 不同于市场上其他育儿类的书满满都是心灵鸡汤,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颇深,常常将自己代入其中,第一次做妈妈,没有任何经验和实习经历,常常被孩子生活中的各种“不听话”气的要爆炸,恨不得痛打一顿,或者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措施,之后又陷入无限后悔中。 纵观全书,不可否认在孩子的教育上我确实一塌糊涂,究其根本是我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自己身上的焦虑总是投射到孩子身上,实际我比谁都清楚打骂都是“速成法”只会让孩子跟我的距离越来越远。 书里有一句话感触很深:在孩子变得更棒以前,父母必须先做得更棒。 管理孩子其实就是修炼,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他的不完美,多陪伴,多引导,不注重体罚,孩子需要慢养,无法速成,因材施教,无法复制,毕竟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书里精英阶层的育儿理念,加上丰富的资源,造就开阔的视野,虽然难以照搬,但是可以选择吸收,例如生活中各种夏令营活动,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但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舍不得或者各种担心孩子一个人出门,无法放手,诸如我类…… 放手这个问题确实是中国父母的很大问题…… ps:先成人再成材,虽然没有让他改变世界的格局,但是希望他成为一个不给社会添负担的人。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读后感(二):做好这10点你也可以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

①不要总是替孩子做选择,尽量与孩子一起经历选择过程,让这个过程变成化学式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而不是两股力量的物理对抗。 ②为孩子找到一个延伸家庭,可以是父母信任的朋友或孩子同学的家庭。两个家庭可以经常一起活动,或者轮流由一方家长带领双方孩子外出活动。因为每个家庭的DNA是不同的,当一个孩子带着自己家的DNA进入另一个家庭,他会慢慢把自己家的DNA与延伸家庭的DNA混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自己。这种两个家庭互相融入、互相借力、易子而教的方式,能让孩子学会有距离感的尊重、有分寸感的依赖和有自律的交往。 ③忠于孩子的灵性,帮他找到天赋所在的特长,让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挥洒热情而不是消耗热情。 ④不要把孩子送进一个对他的弱项有高要求的学校,比如孩子英语不好就不要去国际学校,再有名的学校,如果不适合孩子,反而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甚至损害对学习的热情。 ⑤少让孩子死读书,多带孩子出去体验生活,帮助他建立各种鉴赏力、兴趣和技能,孩子体验得越多,情感就越丰富,阅历就越厚实,创造力就越活跃。 ⑥不要贬低孩子,以学习优势来带动学习成效,一旦有一两个学习项目孩子觉得得心应手了,他会把这种成功的感觉嫁接到其他学习项目上,由此带出学习的集团效应。 ⑦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琐碎,都不要错过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因为缺席对孩子就意味着放弃。 ⑧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他交朋友,热爱他所热爱的,欣赏他所欣赏的,如果能每天与孩子聊两句天,每周陪孩子做两件他喜欢的事儿,你在孩子面前自然就有了话语权。 ⑨崇拜你,孩子才会尊重你,做好一件你能做到最好的事,那是你与孩子聊天的资本。 ⑩做一个家庭的CEO而不是保姆,协调、组织、驱动每一个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让所有人都自带能量地高效运转。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读后感(三):你觉得泛泛的书,其实里面有大智慧

作者注有公号“父母堂”,对外销售课程和育儿产品。

全书用自己与儿子们的故事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三种力量的魔力——从内部驱动的力量。

促使第三种力量迸发的有延伸家庭、伙伴、父母以外的亲人、庆祝日、阅读(故事)、挫折、精神榜样、自我醒悟、(特殊经历的)人生导师、兴趣和热爱、实践(体验)。

作者特别强调自我体验和经历,她不会和孩子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讲道理,她往往会选择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经历——比如不穿衣服会感冒(她真的就由着孩子不穿外套出门);她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和伙伴的纠纷;她甚至对孩子玩游戏她都没有严词阻拦。她总是用润物无声的智慧化解孩子的疑团和谜团,她给孩子设置一个个启动理性机制的氛围和环境,她打造出一个个让孩子自我醒悟的场景和人脉,她总是能巧妙的借力打力,而自己做着谋士般的“旁观者”。

这是需要很大的育儿智慧、胸怀、定力、信心的。

这些从哪里来呢?

作者在最后告诉他们自从自己决定“好好育儿”以后,她读了大量地(一切)的中外育儿相关的书籍;和所有有孩子的父母深度结交、探讨、学习;把学到的理论在育儿实践里加以应用和诠释,得出自己的一套育儿经验和理念。

学习能力是可以迁徙的,在事业上顽强、有学习能力的人,真的干一行像一行——更何况Jane妈咪如此热爱自己的事业(儿教分享)。她能成功真的是能力使然。

Jane妈咪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关于和孩子们的有意义的日常体验,她充分地去发挥孩子的自我驱动能力:让他们去体验错误,从错误中完成自我醒悟和蜕变,从体验中去领略生活真谛,为人处事的能力。同时她也不忽视自己事业的发展,为孩子身体力行做好努力生活和学习的榜样。

在育儿过程中,她不但自己摸索一条“中西合璧”式育儿理念,同时还认识到自己孩子好并不是好,让全中国全世界的孩子好起来,让自己的孩子生活中美好的世界组成里,那才是真的好。

我想父母最大的格局莫过于此,把对孩子的小爱,转变成对所有为人父母和所有的孩子的大爱,为他人服务和献身,让自己属于世界,世界也就属于了我们啊!

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样格局的母亲,孩子自然不会差。

所有美好、有价值、有灵魂的东西都该如此:由心而生,由内至外。

我也要像这样的母亲学习,以她为榜样努力和成长!(育儿育己遇天下)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读后感(四):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大概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想过自己要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也想过,也不外乎就是勇敢、善良、大方、自信这类大而空的词汇。也不是不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捏圆搓扁搭好架子就能按想象中生长,所以,“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应该算是一个伪命题。

但是,《父母的格局》这本书让我有了不一样思考。这本书的作者是黄静洁,她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亲子教育专家,也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的夫人。作者养育了两个孩子,这本书主要就是作者教育两个孩子的心得和成长故事集合。通常来说,我不太喜欢看个人养娃心得体会,因为不知道是妈妈教育有方,还是运气爆棚抽中了一个好教的孩子。再直白一点,就是心得体会没有可复制性,普通人难以操作。尽管如此,我还是把这本书看下去了,因为有一些观点很受益。

首先,是作者提出来的“格局养育”观。在书的序里面,黄静洁抛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但这个生命应该属于更大的世界。只有当孩子被世界需要,孩子的人生才会更精彩。“格局养育”就是给予孩子榜样、视野、信念和内在的力量,让孩子去参与和改变未来的世界。父母的格局是要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事无巨细的“直升机”父母,而是允许孩子试错,信任孩子,尊重并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样孩子才能软硬实力兼备。

其次,书中给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第三种力量”。第一种力量是亲情;第二种力量是知识;而第三种力量则是将亲情和知识转为内动力的转换器。这种力量可能来源于邻居、熟人、长辈、同伴、人生导师等等,这种力量在平时生活中微小不可见,若能善用这种力量转变为孩子的内驱动力,那影响将会是一生。

最后,“闲暇教育”也是很特别的说法。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玩了,因为他们的空余生活填满了各种培训班。黄静洁觉得,孩子的空闲时间应该去玩,去看闲书、和同伴一起玩、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参加夏令营,这样可以发展情商建设,接触生活和社会,培养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作者举了自己和孩子去非洲参加的一次公益式旅行,在非洲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肯尼亚,背水是女人和女儿的事情,一桶水重40斤,一天来回五趟,每趟步行2小时,当地的女孩子因此无法去上学。孩子震撼于非洲的缺水和取水的困难,亲自背水了一趟以后,自然而然地明白爱护水资源不浪费水资源的重要性。而孩子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公益组织如何开展工作。比如说,学校接雨水进行净化,女学生放学时可以带一桶回家,这是吸引当地家长把女孩送来上学原因之一。再深入一点,孩子们还会学习新概念:如何让村庄具备可持续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的父母拥有可以来的生活来源,他们才不会逼女孩子们弃学早婚。

这本书举的很多例子在我看来都是“鸡娃先鸡自己”。假如父母没有一定的格局,那就难以培养出一个热情拥抱世界的孩子。这个格局不需要花大钱,但需要见识和胸怀,外加对孩子耐心和指引,这些不贵,但却又很贵。

《父母的格局(升级版)》读后感(五):读罢。

樊登读书推荐,阅读时长正好1个月[汗](我简直太懒了)。4星半,虽然相比于作者养育孩子的客观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但主观思想对我目前的养育观正面影响颇深,希望不仅深、还要远[允悲]……

划重点:1、试错,让孩子在错误多待一会儿。2、父母对孩子信任度的大小,决定了孩子的能力大小。

【由内而生的力量】3、人文、艺术、音乐和运动的熏陶,是决定孩子成人后能够营建自我幸福感的重要部分。当孩子在独处时仍能感受快乐,那他一定在拥有广泛兴趣的同时还有自己的修养专注点。这些非常个性化的熏陶只有在幼年时不经意地点滴积累才可能渗透到血液中,并让它们沉淀到气质修养之中。

4、社会责任感。一个有志向为社会带来改变的人,他的梦想和追求会更远大,而且更具有自我激励的动力。

5、年幼的孩子不会因为被告知自己落后了就会向往学习。

6、我们是孩子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7、不惜一切机会鼓励孩子对一切美好事物、美好情感进行赞美。

8、每个人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情感的能力,大部分是从父母身边学来的。

9、孩子渴望父母与他一起玩,是因为想得到父母对他的认同。

10、“不生气”盒子。

11、自主掌握的时间。

12、闲暇里的教育关乎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感,个人的爱好和人生的追求—第三种力量。

13、以孩子的学习优势来带动他的学习成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