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精选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0-06-13 03:44:32

相关推荐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精选

《游荡的影子》是一本由(法国)帕斯卡·基尼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一):有些生涩

读起来有些篇章特别费力,也许是翻译的人想要保持原著的风格,但是这样的话,很不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原著应该写的是极好的,思想的自由,用笔的随意。只可惜,没能读到原著。。。。。。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二):亘对

呃,好理想国啊,看完第一句就是。

通篇碎碎念,一唱三叹。

(洞穴中木偶飘摇的影子在后壁游移。)

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西亚格吕斯败于日耳曼人头领克洛维之手,面对着刽子手的利剑,退后到牢狱的阴影里,说出一句咒语般的谜语:“哪些影子在哪里?”

……

结尾却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西亚格吕斯的书记官索菲尤斯——罗马帝国最后的影子,在帝国灭亡后的命运,直至寿终正寝……亘对着柏拉图的火葬堆,厄洛斯正缓缓睁开他的双眼。

还是比较喜欢《罗马阳台·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三):谷崎润一郎的冥想

帕斯卡.基尼亚尔在第十五章中说到谷崎润一郎.

"他喜欢茶叶在它热的流质世界展开的那种半明半暗,卷着的萧萧叶片在与水混为一体之前呈丝状展开在水中的那些颜色,渐渐地藏在瓷杯底部的那种淡红色的,

并且从某些方面看像是秋天般的残留物.

他惋惜不如钢笔声音响的毛笔;失去光泽的金属物品;不透明的水晶和模糊的玉;砖头上的烟炙条纹;木头上的油漆斑;恶劣气候的迹象;折断的树枝,皱纹,散开的滚边,笨重的胸脯;小鸟留在栏杆上的残余物;一支为晚餐而点燃的蜡烛的或是一盏挂在木头门上的灯笼的安静而不充分的微光;更为低而迟疑的声音,陪着香烟的星火,目光落在香烟上;随着人们变老,被吃过的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的越来越不使人痴迷的感觉."

秋天某刻的伪善嫁接于落叶的脉络,时光也因此变得晦涩难懂了. 谷崎润一郎是聪明的,他怀念艺术,并且深谙其与物化的现实在形而上层面的原始关系.不难看出,谷崎润一郎反对的东西其实很少,但未必不是更有力: 非纯粹,污物,渺小,无助,拙劣,呆板,衰老,以及,无力去爱.

或许只是产生于社会时代的更迭,但这仍是谷崎润一郎最美的文字. 在弥漫着浓郁玫瑰花香的画室,在波斯毡子作面的无靠背长沙发上,在堆满精致的烟卷的茶几,在飞鸟掠过的丝绸长帘,哪怕是躲在刹那晃过丝毫不温情的日式屏风后面. 他仍能被感受,并且力求一种本身只能是静止的艺术手段,像徐徐地解开每一个梦里出现的扣子.

他试图以一种看似古老的方式,达成空间上的某种背离.

也许一切还表面得多,但是你必须跟随他在某个不恰当的时刻戛然而止.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四):游荡在精神的隐秘空间

【读品】罗豫/文

多才多艺的法国人似乎对散文、日记、笔记等限制较少的文体情有独衷。大散文家蒙田在这方面可谓独领风骚数百年。谈历史、谈人生、谈道德,深入浅出又引证丰富,后人少有可与比肩者。但蒙田耐心虽好,却不免唠叨。中译本三大卷的《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读来虽收获丰富,投入的力气可实在不小。

获2002年龚古尔文学奖的《游荡的影子》,却走向了笔记体的另一个极端。形式依旧自由散漫,作者帕斯卡·基尼亚尔却惜墨如金,整本书谈人生、谈阅读、谈艺术,却处处是玄乎其玄的格言警句。在一个阅读像过山车一样追求速度和快感的时代,这样慢工细活的文字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刻意与大众口味背道而驰,也往往是有实力的作家才敢走的钢丝。

不过如果从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来看,基尼亚尔在形式上对通俗口味的反叛算是十分温和了。书中到处是深奥的哲理思辩和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批判。9·11事件中,纽约世贸大楼被炸,基尼亚尔说:“两座比巴别塔还要高的塔就像巴米扬的巨大石佛一样倒塌。”全球化并不像一些人梦想的那样将带领人类走向大同。全人类的精神不可能想通,这是被语言注定的宿命。然而作为阅读者和写作者的基尼亚尔,也因自己的身份而注定要延续这一宿命,“挖掘事件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不管巴别塔故事的下文如何,“使用语言的这些动物,他们的命运不会总是处于催眠状态中。”

全球化带来的同质性消解着语言的复杂性,而一旦语言的复杂性不复存在,人类的精神也将变得呆板缓慢。从这一意义上讲,语言的同质化,或曰巴别塔的修建,与其说是让人类更接近上帝,毋宁说是让人类逐渐丧失自己的艺术能力。“艺术不认识进步。神奇事物不认识时间。”一步步把人类团结起来,去追求理想或接近上帝,这在艺术家们看来常常显得可笑而邪恶。

全球化的驱动力是商业的扩张。商业在“向最为贫穷的人的眼睛传染欲望,使他们在幻影中破产。”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攀比成风……二十世纪经济繁荣的景象似乎隐隐暗示:欲望的火焰一旦燃起,非烧得满目焦土不会熄灭。而丧失了精神丰富性的人类,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火焰的幻境中快乐地死去。

当然,基尼亚尔“立”的一面也很明确。书中引述的不少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最终都投入了自在自得的私人精神生活——阅读。“人充其量只需每天一碗汤,一个墙角,一点阳光和一本书就够了。”人类何去何从或许不是大多数人有能力思考的事,商业极权也非匹夫之勇所能对抗,但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私秘精神空间,让灵魂在其中自由来回。

《游荡的影子》读后感(五):法式行走

《时代》周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法国文化之死》的文章,从文学、音乐和艺术等数方面,剖析了严肃高雅的法兰西式的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的没落。作者不无暗指地谈到,法国以文学大国自居,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没法企及的整整1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不过,最后一位——2000年的高行健——使用汉语写作。当然这篇文章引来的口水是相当可观的,不说法国人自己不爽,即使是英国人也觉得有些看不过去,《卫报》很快发表评论文章提出,如果说法式文化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式微,那么这也不单单是这一家豪门所面临的问题,要知道所有的主流文化都在走下坡路。撇开这场由美国人挑起的口水战背后的是非长短,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却很值得探讨:所谓“没落”很大程度上乃因为没法被最广大的受众接纳。就拿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来说,它所授予的那些作家和作品,很有可能是诺贝尔奖评委们不予考虑的。

2002年,54岁的帕斯卡·基尼亚尔凭借《游荡的影子》获取了龚古尔奖颁发的10欧元,一部据说是充斥着“最不合时宜的思想”的小说风光无限地占据了媒体头条,被国人传阅、颂读、视为瑰宝,这种事情,也只有在法国才会发生。

在我看来,基尼亚尔可能是一个有着“语言优美强迫症”的写作者,他的很多字句宛如落日时分海平面上跃然一簇的绿光,美得诡异,却又稍纵即逝。有一阵子,我见人就说:“你去读读《罗马阳台》。”那是他2000年左右的作品,灵动飘忽地呈现了一位17世纪色情版画画家的传记,那种笔法为生平所未见。事实上,尤瑟纳尔之后,我还没有遇见过这么让自己倾心的作家。如果要选用一个词来描述对他文字的感觉,那么只可能是两个字:自由。《游荡的影子》像一场语言实验,在各种边界条件下进行,作者所做的,只不过忠实地记录下了很多数据。它甚至放弃了讲故事。一旦步入其中,捡起来将会是大把大把、思想密集的片段。然后,就要开始跳跃和游走,跟随一种不讲道理的讲述、一种毫无征兆的爆发,宛如爱情,宛如生病。即使在佩索阿的惶然之都和卡尔维诺的不可见之城,都未必让你那么失魂落魄。所以,评论会这么说:“同时是最谦逊和最傲慢的作家,当他走在前面的时候,决不会想到停下来。”

这世上永远有人去做那种基础性实验,缺乏实用,然而那些成果的光辉,或会于现有价值发生动摇乃至坍塌之际凸现。

但他大胆实验的同时又相当谨慎,任何片段内都含有强烈的自圆其说和自成体系,也许经过了很长的深思熟虑才能写下一行而已,想来和他的哲学出身有关。基尼亚尔在这本书中所寄托的,不是其他,正是一种对思想和思维的执着。躲在自己的法国传统里做着隐士,用文字理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种努力,在他那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他在某个访谈中提到:“我想要的,仅仅是,尽可能地保持为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我觉得适当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在那篇《法国文化之死》里面有提到让-保罗·萨特,用的还是必恭必敬的语气,但不会提到帕斯卡·基尼亚尔,尽管他们中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也听过他给这部片子做的配乐。事实上,美国人很可能忽略的一点是:像基尼亚尔那样的法国人恃才放旷我行我素,在技巧和审美上走得比较远,不经意就把当下和时代抛在后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